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的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南充1、2号、天津1、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天津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速度慢,降解效果差。对照地膜降解度为0%。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的果枝数13~13.6个,单株结铃数15~15.9个,分别比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多0.8~1.4个和0.2~1.1个。表明降解膜的保温增温效果优于地膜。  相似文献   

2.
毒死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武春媛  陈楠  李勤奋  黄星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89-1994
毒死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其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其残留的有效方法.筛选高效毒死蜱降解菌、构建基因工程菌、提取降解酶,成为国际上解决毒死蜱残留问题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现已富集分离得到50余株毒死蜱高效降解菌及降解酶制剂配方.笔者重点阐述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及途径、毒死蜱降解菌...  相似文献   

3.
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及其潜在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而且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潜在特性。为进一步了解灵芝木质素降解酶作用机制及其表达调控,促进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分别对木质素降解酶组成和生物降解机制、灵芝木质素降解酶表达调控以及灵芝木质素降解酶潜在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并针对灵芝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氧化天然橡胶凝胶与溶胶的热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的凝胶和溶胶的热降解和热氧降解,并用3次样条函数对热重数据进行插值和微分,通过二元线性回归求出了凝胶和溶胶的热降解活化能、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凝胶的起始降解温度、热氧降解温度及活化能高于溶胶的起始降解温度、热氧降解温度及活化能,说明凝胶的热稳定性高于溶胶。  相似文献   

5.
棉秆是新疆最主要的农副产品,提高还田棉秆的降解率是解决棉秆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择2种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较高的菌种,通过与市场上对秸秆降解效果较好的菌剂进行对比验证其降解效果,并以棉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菌种在施加营养液和碱预处理下对棉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嗜热性侧孢霉和白腐真菌对棉秆的降解效果优于现有商品化的复合菌剂.在碱预处理并施加营养液条件下,嗜热性侧孢霉对棉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30.54%;而白腐真菌则对棉秆木质素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能达到29.41%.  相似文献   

6.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影响及降解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降解效果,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代替普通聚乙烯地膜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2种不同配方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为对照,分析不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观测增温保墒效果,明确降解性能。结果表明:2种降解地膜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未产生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和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相同;诱导期为39 d的2018新疆阿拉尔棉花1号降解膜降解率达47.3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降解效果,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代替普通聚乙烯地膜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2种不同配方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为对照,分析不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观测增温保墒效果,明确降解性能。结果表明:2种降解地膜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未产生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和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相同;诱导期为39 d的2018新疆阿拉尔棉花1号降解膜降解率达47.3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旱作区不同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及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在安定区马铃薯生产上的降解情况和增产效果,减少地膜对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安定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选择全生物黑色降解地膜6号、7号、8号、9号、11号,以普通黑色地膜覆盖为对照(CK)进行降解膜的降解特点及对马铃薯的保墒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降解膜的保温保墒效果、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不如黑色全膜覆盖(CK),各处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各处理的降解都没有达到完全崩解期和完全降解期。各处理以降解膜9号处理的产量为最高,为36 261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4 078 kg/hm~2,减产率为10.11%;其次是降解膜6号处理,产量为34 128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6 211 kg/hm~2,减产率为15.40%;最低是降解膜11号处理,产量为27 756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12 583 kg/hm~2,减产率为31.19%。因此,在安定区应继续加大对降解膜的降解机理和对马铃薯增产效果试验研究,减少地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渗水降解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保水升温效果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年降雨量为582 mm且常年气候以春旱年份居多的吉林省长春市郊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普通地膜和露地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大豆出苗期、苗期、花期、结荚期分别测定各土壤耕层含水量和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的力学指标,收获后测定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渗水降解地膜在保持土壤水分的同时可以更有效接纳雨水,土壤耕层含水量显著高于普通地膜;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提高土壤耕层温度作用,而且在大豆生长发育前期,温度较低时,渗水降解地膜的升温效果更优于普通地膜,在温度较高时,渗水降解地膜的调温作用通过膜孔开张进行调节膜内的温度,使渗水降解地膜的温度低于普通地膜,更好地保护大豆根系;渗水降解地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小于普通地膜,且随着时间推进,渗水降解地膜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普通地膜,表明渗水降解地膜随着时间在土壤中逐渐降解;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作用,渗水降解地膜覆盖的大豆长势更优于普通地膜,与露地相比,渗水降解地膜的单株增产为21.56%,普通地膜的株增产为10.98%,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生态降解地膜覆盖棉花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生态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对照,在山西省运城市进行棉田覆膜对比试验,观察生态降解地膜覆盖棉田的适用性和降解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指标、棉花生育进程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降解地膜3号适合棉田使用,对土壤的理化指标和棉花的农艺性状无影响,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毒死蜱降解细菌WJl-063的鉴定及酶促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海南某农药厂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很好降解毒死蜱的菌株WJI-06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酶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菌株能以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且对毒死蜱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胞内酶,其传代降解代谢活性稳定.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测得粗提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044 mg/mL;在pH5.0~8.0范围内,酶活力表现稳定,通过双曲线法认为该酶降解毒死蜱的最适pH值为8.0;毒死蜱降解酶热稳定性差,最适温度为25℃;该酶与毒死蜱底物结合力强,对毒死蜱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米氏常数Km为201.92nmol/L,最大降解速率为399.36nmol/mg·min.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多效唑的降解动态变化,开展了多效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在荔枝和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它在荔枝上得降解半衰期为5.3 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2.0 d。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降解菌及其多元混配在土壤中对氯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真菌黑曲霉、青霉、F8和F31酿酒酵母在土壤中对氯嘧磺隆的降解速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均能加快氯嘧磺隆的降解速度,其降解能力黑曲霉F31青霉F8。黑曲霉分别和青霉、F8、F31混合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并且随着黑曲霉比例的增加,对土壤中除草剂的降解能力明显增强,其中F31和黑曲霉混合后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6.43%。对降解菌进行三元混配后发现,在二元复合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青霉可进一步提高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加快生物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田间降解特性、土壤保温效果以及对烤烟生长发育、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保温效果、烤烟生育期、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方面,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在降解特性方面,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37 d开始裂解,覆膜90 d后的降解率达到67.55%,在土壤表层完全降解需要145 d,在土壤中完全降解需要218 d。生物降解地膜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生态环保效果,降解地膜在湘南烟区的降解特性也基本符合烤烟生长发育需求,但在土壤中完全降解周期稍长,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还需进一步调控与改进。  相似文献   

15.
烯啶虫胺水解和土壤降解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烯啶虫胺在农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影响水解和土壤降解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水解是碱性水解,pH值是影响其水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高pH和高温加快其降解速率,温度为25℃时,pH=9、7时,半衰期分别为24 d、大于180 d;pH=9,温度为50、15℃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53.3 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烯啶虫胺土壤降解的重要因素,未灭菌的土壤中,其降解速率比灭菌组明显加快,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保护土壤中微生物的措施均能够加快土壤中烯啶虫胺降解。  相似文献   

16.
玉米茎腐病菌致病因子对玉米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gramimearum和Pythumaphanidermatum)在玉米活体内和活体外均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出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进行致病性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壁降解酶能降解玉米根细胞壁,毒素能损伤玉米胚根细胞膜及亚细胞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富集驯化培养方法,从哈尔滨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2株能彻底降解氧化乐果的菌株.氧化乐果浓度为100 mg·L-1时,两株菌在1 d内可完成降解,氧化乐果浓度为400 mg·L-1时,两株菌在3 d内可完成降解,浓度在1 000 mg·L-1时7 d内可完成降解,浓度达2 000 mg·L-1时7 d内降解率可分别达到75.28%和72.42%;当农药浓度较高时,菌株生长速度表现为延后.降解谱实验表明:菌株具有较宽的有机磷农药降解谱;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16S同源性分析发现,这两株菌与假单胞菌属和气球菌属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海南芒果园使用量大,环境风险高。然而,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尚不明确。为此,采集海南芒果典型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效唑的本底降解特征,分析了土著微生物、外源铁还原菌、土壤持水量等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51~114 d,属中等降解或较难降解农药。其中,乐东土壤中的t1/2最大,残留风险最高。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在乐东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和添加外源铁还原菌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微弱,而在东方土壤和昌江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可使多效唑的降解速率下降67.47%~69.12%,t1/2延长2.4~3.0倍,表明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样,添加外源铁还原菌也抑制了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使t1/2延长2~4倍,表明胞外电子传递不但未能氧化还原降解多效唑,甚至可能影响土著微生物对多效唑的降解活性。不同土壤持水量的多效唑t1/2表现为:60%持水量>30%持水量>100%持水量,表明适度的持水量可加速多效唑在土壤中的降解。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因子,其中,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2个关键土壤因子,较低的土壤pH或较高的CEC更有利于多效唑的降解。研究结果可为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的风险预防和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成干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鲜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3.02%~54.33%,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17.12%~100%,氯菊酯的降解率在17.57%~18.09%,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2.93%~87.23%,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7.33%~100%。不同菊酯类农药在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水金龟的降解率最大。  相似文献   

20.
降解地膜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田间滴灌条件下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和水、热效应以及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解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降解速度明显快于中、后期, 覆盖150 d降解至5级, 质量损失率51.37%;降解地膜具有普通地膜相当的保墒增温作用, 且克服了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对雨水的阻碍作用, 能促进雨水入渗吸收, 0~2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1.08%~3.90%, 21~4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0.91%~2.13%;6月末地膜裂解后, 土壤温度低于普通地膜, 避免高温对根系的伤害, 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降解地膜处理产量比普通地膜低0.34%, 差异不显著;比不覆膜(CK)增产17.37%, 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