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Kegel)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Kegel训练,观察组在Kegel训练基础上采取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国际最新女性性功能评价表(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尿失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促进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强化宣教对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治疗的产妇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在院生物反馈电刺激及Kegel训练,对照组产妇不进行其他干预,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强化宣教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肌力和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慢型肌纤维收缩肌力、快型肌纤维收缩肌力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电位、FSFI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产妇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电位、FSF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及Kegel训练联合强化宣教可有效增强产妇的盆底肌肌肉力量,改善盆底功能和产后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轻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性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治疗,观察组通过对盆底肌肉进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采用SAS.SDS自制性调查问卷进行效果测评。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结束后其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盆底肌肉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7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盆底肌力恢复率为8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2%,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阴道最大收缩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阴道最大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情况,提高阴道最大收缩压,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产后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POP严重程度(POP-Q分期)、性生活质量[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和POP-Q分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POP患者,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和POP-Q分期,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盆底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周玉萍  高霞  岳艳  张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63-1465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及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患者各3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PHEIX神经肌肉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30例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30例,通过《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表及评分表》调查,评估盆底肌康复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盆底肌收缩时间、阴道内压力、性生活满意程度、性感程度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性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功能障碍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06例产后42 d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仅按照专业医师指导在家自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接受为期4周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然后在家接受专业医师指导自行盆底肌训练。随访观察两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变化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情况,采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产后日常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结果:产后6个月,两组I、II类肌纤维肌力和阴道动态压力值较产后42 d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盆底电生理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3、6个月盆腔POP-Q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盆腔POP-Q分级优于产后3个月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产后6个月,两组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后6个月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电生理指标,对预防PFD发生和改善产后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顺产后行产后盆底评估的产妇10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照组予盆底肌锻炼,观察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盆底电生理分析评估盆底情况,同时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估产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在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女性性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尿频次数、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女性性功能在性唤起功能、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满意度、性交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减少产后尿频的发生,并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阴道哑铃训练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产后妇女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经过康复治疗1.5个月,盆底肌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阴道哑铃训练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琼 《中国医疗前沿》2013,(10):105-105,112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的255例产后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250例产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仅用阴道哑铃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盆底肌达Ⅳ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5,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的正规康复训练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应用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医的150例气血虚弱型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为50例,分别给予补中益气汤+盆底凯格尔运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凯格尔运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补中益气汤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结果 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56.00%、88.00%,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与A、B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显著,阴道肌电压变化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君梅 《医学综述》2014,(8):1489-1491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盆底肌肉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采用盆底康复仪评价两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恢复和完全恢复等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生活次数在5次以上的比例、性欲增加的比例、性高潮频率增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交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性感程度自我评分、性感程度他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产后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凯格尔训练方法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表及评分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134例患者(年龄21~42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n=68)及对照组(n=66)。康复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性健康教育及凯格尔训练指导,2~3次/d,每次练习15~30min,持续8周以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及性交痛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康复组在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格尔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该法简单、实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对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产后阴道前壁膨出Ⅰ~Ⅱ度病人60例,根据病人是否自愿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治疗电极放入病人阴道内,作用于盆底肌肉,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并采集盆底肌电值,每周2次,每次30 min,12次为一个疗程,同时联合凯格尔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阴道前壁恢复情况和盆底肌电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60.00%(P < 0.05)。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2组病人间盆底肌表面电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Ⅱ类肌纤维、Ⅰ类肌纤维和肌纤维耐力测试阶段,观察组盆底肌表面电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盆底康复可以提高盆底肌力,在阴道前壁膨出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琰  李勇强  刘风  米慧  米玉 《当代医学》2021,27(6):49-52
目的探讨感觉输入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经阴道生物电刺激治疗及家庭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15 min的感觉输入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和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快速收缩阶段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静息、紧张性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及后静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观察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性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性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输入训练配合经阴道生物电刺激治疗能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快速收缩阶段的盆底肌肌电值,即提高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3例盆底肌力异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Kegel组和阴道哑铃组,每组71例,治疗3个月后检查3组患者盆底肌力。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00,P=1.000)。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2.867,P=0.004;Kegel组:Z=-4.339,P=0.000;阴道哑铃组:Z=-6.959,P=0.000)。治疗3个月后,Kegel组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196,P=0.074);阴道哑铃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显著优于Kegel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哑铃组与Kegel组比较:Z=7.648,P=0.006;阴道哑铃组与对照组比较:Z=21.179,P=0.000)。结论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举元煎颗粒剂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盆底肌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浙江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6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98例及对照组307例,观察组应用举元煎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动态压力的差异,分析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及中医气虚症候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0.34%(1/298)及0.98%(3/307),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8%(19/298)及7.17%(22/307),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动态压力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中医气虚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疲、自汗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气短、乏力及懒言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气虚症候总积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举元煎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地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提高产后PFD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