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吲哚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吲哚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评述了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
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熊果酸衍生物.对熊果酸的3-位、28-位进行结构修饰,通过一系列的酰化反应制备其衍生物,并通过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制备了8个熊果酸衍生物,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结构正确,其中合成的熊果酸钠盐比熊果酸具有更好的水溶性,从而改善了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吲哚席夫碱类衍生物并研究其抗HIV-1活性。以3-吲哚甲醛衍生物为原料,在碱催化下与芳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吲哚席夫碱类化合物,并采用通过 MTT 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在MT-4 细胞内的抗 HIV-1病毒株的活性。 合成了32个吲哚席夫碱类衍生物,其结构均通过1H NMR和MS加以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吲哚席夫碱类化合物对HIV-1均有优秀的抑制活性,并具有广谱的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31 (EC50 = 0.06 mol/L)展现出了最强的抗HIV-1活性,与阳性药物地拉韦啶 (DLV, EC50 = 0.57 mol/L)相当;同时,化合物31具有非常低的毒性,选择指数 (SI)高达2500,明显高于地拉韦啶 (DLV, SI = 1272.9)和依法韦仑 (EFV, SI = 321)。将吲哚和席夫碱两个药效团,能够得到高效、低毒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为今后发展新型的HIV-1抑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5.
6.
为提高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为母核引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酰胺结构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NO供体支链形成酰胺类NO供体型熊果酸衍生物。采用熊果酸为原料,经氧化、亲核取代等多步反应合成8个酰胺类NO供体熊果酸衍生物2、12~18,所有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HR MS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5,(11):2043-2045
以取代的苯甲酸为原料,经氯代反应生成对应的酰氯,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2-苯氨基乙醇反应得到5个新型的具有N-苄基苯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3a~3e),并采用1H 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酰化反应中缚酸剂、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不同取代基的酰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酰化反应的较佳条件是: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 h,酰化反应收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1):2043-2045
以取代的苯甲酸为原料,经氯代反应生成对应的酰氯,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2-苯氨基乙醇反应得到5个新型的具有N-苄基苯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3a3e),并采用1H 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酰化反应中缚酸剂、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不同取代基的酰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酰化反应的较佳条件是: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 h,酰化反应收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5-氯-吲哚-2-羧酸为原料,设计合成7个全新的吲哚-2-碳酰肼衍生物,并通过~1HNMR、~(13)C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对化合物的抗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氯-N′-((5-氟-1H-吲哚)-3-亚甲基)-1H-吲哚-2-碳酰肼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IC_(50)值为7.72μmol/L,同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呈浓度依赖方式诱导HCT11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以4-苄氧基苯肼盐酸盐及6-氧代庚酸乙酯为原料,经Fischer吲哚环合、还原、酰胺化及水解等步骤得到7个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采用人肝癌Hep G2细胞来评价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降糖活性。其中,4-(5-苄氧基-1-(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2-甲基-2,3-二氢-吲哚-3-基)丁酸的降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二甲双胍,但略微弱于先导化合物GY3。为后续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从烟酸出发合成 2 氯烟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实验表明 ,这些方法原料易得 ,产物的收率高 ,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吗啉芳酸衍生物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芳酸酯为起始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得到确证。结论:所设计的合成技术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三聚氯氰、脂肪胺、二乙醇胺、氯磺酸为原料,分三步合成了含有三嗪结构的吗啉衍生物,所得产物纯度好,收率高。并用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仪)、ESI-MS(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所合成的产物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14.
Melanoma is the deadliest form of skin cancer and accounts for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all skin cancer deaths. Especially at an advanced stage, its treatment is challenging, and survival rates are very low. In previous studies, we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s of Onosma paniculata as well as a synthetic derivative of the most active constituent showed promising results in metastatic melanoma cell line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address the question whether we can generate further derivatives with optimized activity by synthesis. Therefore, we prepared 31, mainly novel shikonin derivatives and screened them in different melanoma cell lines (WM9, WM164, and MUG-Mel2 cells) using the XTT viability assay. We identified (R)-1-(1,4-dihydro-5,8-dihydroxy-1,4-dioxonaphthalen-2-yl)-4-methylpent-3-enyl 2-cyclopropyl-2-oxoacetate as a novel derivative with even higher activity. Furthermore, pharma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cluding the ApoToxGloTM Triplex assay, LDH assay, and cell cycle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this compound induced apoptosis and reduced cells in the G1 phase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of cells in the G2/M phase. Moreover, it showed hardly any effects on the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However, it also exhibited cytotoxicity against non-tumorigenic cells. Nevertheless, in summary, we could show that shikonin derivatives might be promising drug leads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noma.  相似文献   

15.
黄志平  周蕾  张鸣 《广东化工》2009,36(12):63-64
酒石酸衍生物在对映体拆分和不对称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酒石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与苯甲醛缩合,氯化铝锂还原,对甲苯磺酰氯酰化,与哌啶亲核取代反应和脱保护五步反应得到1,4-二哌啶基-2,3-丁二醇。该化合物与氢化铝锂络合用于制备手性还原剂。  相似文献   

16.
以4-苯甲氧基苯肼盐酸盐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了9个新型吲哚-3-羧酸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和ESI-MS表征确认。初步葡萄糖消耗活性试验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均对Hep G2细胞有一定的促葡萄糖消耗活性,其中化合物2-甲基-1-(4-甲氧基苯磺酰基)-5-苄氧基-吲哚-3-丙酸、2-甲基-1-(4-甲基苯磺酰基)-5-苄氧基-吲哚-3-丙酸及2-甲基-1-(4-硝基苯磺酰基)-5-苄氧基-吲哚-3-丁酸的促葡萄糖消耗活性强于先导化合物GY3与阳性对照二甲双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提取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用中草药夏枯草为原料,建立了夏枯草中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以9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85℃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和1h,夏枯草与乙醇的最佳固液比(质量:体积)为(1:8)~(1:10)。提取物浓缩后的浸膏用石油醚洗涤3次,每次加入量约为浸膏量的8倍,洗涤后的浸膏用乙醇溶解,最后用活性炭脱色2次,重结晶得到白色熊果酸晶体,熔点为280~284℃,采用红外光谱法和HPLC对晶体进行了表征,产品的纯度达91.2%。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牟利辉 《广东化工》2005,32(3):49-50,68
对苦丁茶的提取方法进行考查,并对各种苦丁茶中的熊果酸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考查结果表明:以乙醚为溶剂,索氏提取3.5h为宜,此法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冬青科苦丁茶熊果酸含量较高,而木樨科苦丁茶不含熊果酸,且熊果酸的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中的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小胜 《广州化工》2007,35(4):48-50
用5%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显色,在波长54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南苦丁茶中的熊果酸含量。回归方程为Y=0.04473X 0.08073,相关系数r=0.9983。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2.01%(n=5)。本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