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志新 《福建教育》2022,(17):47-51
<正>如果把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比成一串珍贵的珍珠项链,那么每一段历史都是其中一粒闪闪发光的明珠,而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则是其中熠熠生辉的那一粒。如果没有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当下的和平与安宁。如今,炮火已熄灭,销烟已散尽,生活在盛世的学生如何才能真切地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如何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觉得,共读红色经典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这既是提高学生阅读量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需要。红色经典《小英雄雨来》一书的共读交流活动,教师通过营造共读气氛、回顾故事情节、感受英雄形象、传承红色精神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共读交流活动邀请家长、教师进入课堂,突破了传统阅读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共读的社会力量、教育力量,营造了浓郁的共读氛围,使共读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西教育》2023,(5):21-22
<正>赣州市赣县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探索出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6+1”模式,构建起“五红”培根铸魂育人体系。“6+1”模式以“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强调知行合一。“知”即采取读、写、演、唱、绘、寻等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表现为诵读红色经典、书写红色作品、演绎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描绘红色画卷、追寻红色足迹和践行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4.
所谓“红色经典论断”,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伟大导师著作的一些论述。实践表明,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论断”,使其明确“红色经典论断”的价值指向,对探讨相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班级共读是落实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重要抓手。班级共读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基于问题,积极应对,探究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应针对班级共读问题,灵活筹措书籍,让学生有足够的书读;打造好阅读教室,用环境引领学生阅读;优化三种课型,让共读增效提能。  相似文献   

6.
胡小望 《江西教育》2023,(22):73-75
<正>时值春夏之交,南昌市小学、初中、高中以《红楼梦》作为共读书目开展了经典共读活动。三个学段的师生走进经典,或导读引领,或对话交流,或分享心得,用书籍点亮生活,用经典抚慰躁动的心。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密码,是中国文学的珠穆朗玛峰,是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国人相伴一生的枕边书。走进《红楼梦》这样一本大书,我们见天地、见人性、见自我,赏不同人生风景,观世间复杂人性,丰富人生经验,增长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样态多元的先进历史文化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对少年儿童的品德培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功能。通过将红色精神融入家长学校的课程培训内容、红色经典文学融入亲子共读活动、红色歌曲融入家校节庆活动、红色之旅融入家校研学活动等可行性实践路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育人合力,有助于消解社会不良亚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增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校正如火如荼开展“家校共读共育”活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家校共读“三读”活动中,在交流读书心得中增厚彼此情谊。师生读书兴味长,亲子共读美时光;自信展露真笑颜,家校合力架桥梁。“书香”飘溢在家与校之间,“共爱”充盈于每个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引导队员们了解革命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少工委联合教育局关工委开展了“红色宣讲”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中的红色经典 所谓红色经典,这里是指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讴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经典作品。顾名思义,红色经典具有“红色”和“经典”的双重属性,既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超越时代、内涵普适、植根民族文化等特质。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09,(7):28-29
重庆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红色城市”。在这座城市,总会不自觉地哼几首红歌,背几篇经典,讲几个故事。2008年6月开始,重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三大活动已然成为重庆的一大社会风气,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三位一体”的群众性活动成为了一项惠及人民、振兴重庆的塑魂工程,起到了提振精气神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正在“席卷”着这座城市,“红色文化”在这座城市扎根发芽、成长壮大。一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在文字的记录中,重温重庆“红色文化”所走过的路……  相似文献   

12.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作品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对国人起到的精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自1988年“重写文学史”讨论开始,对“红色经典”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学术研究的一席重地。论文对“重写文学史”讨论之后的“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研究从角度的变化和方法的多元化做一总体概述(对文革“样板戏”的研究将另文概述),以期对今后“红色经典”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万安县沙坪中心小学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目标,链接红色资源,擦亮思政底色,积极构建红色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作品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将其选编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其深厚的教学意涵和精神价值。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作品的选编情况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阅读体验、探索“红色经典”作品课外阅读教学、立足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经典”作品教学,将“红色经典”教育渗透每一名学生的心中,使他们自觉承担、继承、发展红色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经典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音乐艺术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并走向胜利的历史回响,具有深刻的革命精神内涵。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引领人生方向、构建人生价值、培养人生动力。高职“声乐”课程从优化经典红色歌曲融入教学的衔接、经典红色歌曲教学改革、课内外双重育人模式和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提升经典红色歌曲在“声乐”课中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经典红色歌曲演唱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以课堂为“主阵地”活用、渗透红色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教师需要从四个方面恰当融入红色文化,强化思政课的学科育人:师生共读,领会红色精神;活用支架,培养红色情感;开拓空间,激活红色基因;抓住时机,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8.
郑白 《生活教育》2012,(3):45-46
读书要读经典,要从培养孩子吟诵经典的成就感、愉悦感入手,使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刚刚过去的十一,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天安门盛大的阅兵庆典活动还历历在目,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值此国庆之际,为了向伟大的共和国致敬,本期特别推出"我读红色经典作品"佳作一组,让我们  相似文献   

20.
“红色经典”是特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又被称为是“革命历史小说”,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但在1988年王晓明、陈思和发起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红色经典”重新踏上历史舞台,并掀起重拍、改编的热潮。为了更好地理解“红色经典”,有必要对当下改编热潮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