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情绪脑电信号提出一种网络图特征学习与情绪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情绪脑电数据构建对应的情绪脑电网络;其次,在由情绪脑电网络尺度定义的高维空间构建脑电网络样本间的局部邻接关系图以挖掘样本集的分布特性,进而得到样本集的图拉普拉斯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谱图理论对情绪脑电网络的最优低维空间映射进行求解,在保留原始样本局部邻接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对情绪脑电网络的降维与重新表达,并将每个情绪脑电网络样本表示成1组脑电网络特征集;最后利用提取到的情绪脑电网络特征集,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学习算法,针对情绪识别任务进行识别模型的训练和学习,实现对情绪状态的准确解码与识别。在国际公开情绪脑电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情绪识别算法,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情绪识别准确率,在基于公开数据集的多类情绪识别任务中分别达到91.85%(SEED数据集, 3类)、79.36%(MAHNOB-HCI数据集,3类)和79%(DEAP数据集,4类)的稳健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运动想象(MI)脑电信号识别精度低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免疫优化算法和决策机制的堆叠降噪自编码机网络(ISDAE).ISDAE模型通过多层DAE对MI脑电信号分层提取最优特征向量,再通过最后一层神经网络(NN)对所得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同时,添加决策机制,并结合免疫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最终得到识别准确率更高的ISDAE脑电信号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SDAE模型对粗糙的脑电数据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和较高的MI脑电信号识别率,可为MI脑电信号的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情感识别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过滤小波变换结合自回归模型提取的信号特征方法,并基于梯度提升分类树以实现情感分类.将特征提取的重点放在脑电信号变化情况以及小波分量变化情况作为脑电信号特征.采用Koelstra等提出的分析人类情绪状态的多模态标准数据库DEAP,提取8种正负情绪代表各个脑区的14个通道脑电数据.结果表明,算法对8种情感两两分类识别平均准确率为95.76%,最高准确率为98.75%,可为情感识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无阈值递归图和深度残差网络相结合的脑电信号情感识别方法。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将脑电信号转化为无阈值递归图,克服了传统递归图分析中阈值选取的问题,同时脑电信号非线性特征被映射到二维平面。通过深度残差网络实现特征图非线性特征的自动提取,建立情感脑电分类模型,实现了单导联脑电信号情感识别。为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联合四个单导联识别结果,采用“投票法”完成多导联脑电信号情感状态的联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对Fp1、Fp2、F3、F4单导联脑电信号情感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82%、93.62%、94.54%、92.92%;多导联平均准确率为94.95%,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一种大脑产生的主观认知的概括。脑信号解码技术可以以一种较客观的方式来有效地研究人的情绪及其相关认知行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脑电情绪识别方法(multi-path 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MPGAT),该方法通过对脑电信号通道建图,利用卷积层提取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以及各频带的特征,使用图注意力网络进一步捕捉情绪脑电信号的局部特征以及各脑区之间的内在功能关系,进而构建出更好的脑电信号表征。MPGAT在SEED和SEED-IV数据集的跨被试情绪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6.03%、72.71%,在DREAMER数据集的效价(valence)和唤醒(arousal)维度的跨被试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6.35%和75.46%,达到并部分超过了目前最先进脑电情绪识别方法的性能。本文所提出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有望为情绪认知科学研究与情绪脑机接口系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情绪识别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面部和语音识别,基于脑电等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日趋火热.但由于特征信息提取不完整或者分类模型不适应等问题,使得情绪识别分类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微分熵(DE)、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结合的混合模型(DE-CNN-GRU)进行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研究.将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分成5个频带,分别提取它们的DE特征作为初步特征,输入到CNN-GRU模型中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并结合Softmax进行分类.在SEED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该混合模型得到的平均准确率比单独使用CNN或GRU算法的平均准确率分别高出5.57%与13.82%.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情绪状态的识别对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情绪视频诱发的方法采集17位被试前额双通道脑电信号,提取不同情绪的脑电特征,并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后采用多种分类器进行情绪分类.结果显示,与单核分类器和集成学习分类器相比,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得到快乐和悲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本研究为驾驶员情绪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识别提供新方法,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算法被应用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情感识别.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提取单维脑电信号特征的方法.随着多传感技术的更新,更具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多维信号特征提取需求出现.本文尝试将复杂网络研究应用到多维情感脑电识别中,提出一种基于水平可视图多元联合模体熵的情感识别算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人工选取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持原始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首先利用水平可视图算法将多维情感脑电信号分别转换为多路可视图网络,提取模体熵特征识别情感脑电研究中的关键频带和关键通道.在此基础上,将水平可视图网络两两联合,提取多元水平联合模体熵向量,作为输入参数对情感脑电信号进行识别.由于情感脑电序列长度会对识别效果产生影响,我们将脑电信号切割成大小不一的窗口,对比不同窗口大小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切割窗口大小为10 s时,多元水平联合模体熵对情感脑电信号的识别效果最佳,对积极脑电/消极脑电、积极脑电/中性脑电、消极脑电/中性脑电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5.07%, 97.73%, 90.26%,优于其他二维连接参数.同时,三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缺失数据和噪声数据的脑电信号中保持较好的鲁棒性,并揭示脑电信号多通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挑选出具有相互作用的重要通道,去除不相关和冗余的通道;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多通道之间的内部运动规律,反映输入输出与内部状态之间的关系;采用EM算法实现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辨识作为识别特征;将提取的特征通过SE-GRU模型进行识别,增加了重要特征的权重.上述方法在公共数据集和虚拟人引导的脑电信号数据集上有效提高了分类准确率,相比不进行通道选择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并通过最终训练模型实现了对虚拟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个体差异性强和分类正确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频域相结合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对EEG原始信号进行分解,根据EEG信号的频域分布提取出运动想象脑电节律,通过“一对多”共空间模式(CSP)算法对不同运动想象任务的脑电节律进行空间滤波提取特征;然后将特征向量输入到“一对多”模式下的支持向量机(SVM)中,并利用判断决策函数值的方法对SVM的输出结果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引入时间窗对脑电信号进行时域滤波,消除运动想象开始和结束时脑电的波动,进一步提高信号信噪比和算法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时间窗为2 s时,平均最大Kappa系数达到了0.72,比脑机接口竞赛第一名提高了0.15,验证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小脑电信号个体差异性影响,提高多类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