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增材制造技术和标准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围绕我国该领域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从优化和完善增材制造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加快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以及探索制定团体标准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总监姚继锋博士说:“目前上海超算的用户中有70%是来自基础研究领域的,其余30%的用户来自工业领域。”汽车制造、大飞机制造、船舶制造等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0 前言 集成电路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受物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下游市场需求驱动,IC设计业快速发展,成为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集成电路制造需要提升产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从市场和制造两方面阐述产能紧张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激光》2003,30(10)
该研究室是国内最早从事激光智能制造工艺力学领域研究的机构。在该领域首席科学家虞钢研究员的带领下 ,以国家安全和高技术产业化的重大需求为导向 ,基于多学科交叉深入开展该领域的高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的研究工作 ,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科技成果 ,并致力于推广应用。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 :基于激光 材料相互作用原理的制造工艺力学研究 :具有时间特性和空间分布激光作用下材料的非平衡演化过程和力学特性 ;相互作用过程演化的数学物理建模、量化数值模拟和微结构力学性能预测 ;建立完善的激光智能制造工艺力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光机电信息》2011,(10):91-92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正在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成为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重要目标市场。在过去的201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高速增长,其促进力量主要在于电子制造、市政交通、汽车、食品和包装机械等众多行业需求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包括机器视觉在内的自动化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无论是近年来新兴的太阳能制造、高速铁路等行业,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容量的高端生产、检测设备领域,都为创新技术尤其是机器视觉技术的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6.
唐懿明 《光机电信息》2008,25(10):25-27
现在,机器视觉和工业成像领域为制造高通量的检测系统迫切需求价格合适的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石,它不仅服务于个人和家庭,还深入到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领域。目前,社会对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和广覆盖特性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以Wi-Fi 7和5G-Advanced(以下简称“5G-A”)为代表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正加速融入社会各领域、各环节,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电子中国     
SEMICON/FPD China 2007将迎合中国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展示业界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集中反映半导体与平板显示制造领域的最新趋势,一直是SEMICON/FPD China的主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的光能强,光化学作用也强,故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对其需求日趋增大。随着光纤制造工艺的改进,研制了几乎无紫外吸收、瑞利散射小及损耗低的熔凝石英光纤。因而,可望用光纤来传输紫外激光。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学科组织的“机械工程科学前沿及优先领域研讨会”于去年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就机械工程科学的前沿领域、学科交叉、新的学科生长点、优先资助领域的遴选原则和基金资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会专家认为,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交叉综合化、数字智能化、微型精密化、清洁高效化、柔性集成化.精密高效低成本成形和加工技术、网络制造、虚拟制造、柔性智能自动化制造技术、智能机器人及虚拟仪器设备、微型机电系统、仿生机械和制造技术将日趋成熟并被市场所接受;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理论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制造模式将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机构学、摩擦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等领域的学术界,我国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相关的计量、测试和仪器等领域,将有可能取得世界水平的创新成果.与会专家认为,面对我国加入WTO所伴随的机遇与挑战,机械工程科学作为一门工程应用科学,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和前沿领域(如微型机械系统、智能机械结构等)的研究外,还应重视能够带动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基础和国外对我国进行封锁的高新技术研究(如先进的制造工艺及装备、精密测量仪器等),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关于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客户对更小、更快、更便宜的器件的需求,加上客户需求推动的产量激增,成为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领域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非晶合金材料具有独特、优异的性能,一直受到科技界的高度关注。随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以及关键器件需求的增加,应用激光制造技术进行块体非晶合金构件成形、材料表面非晶强化与微细加工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非晶合金激光制造技术领域的有关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分别介绍了非晶合金激光增材制造、非晶合金激光焊接、激光表面非晶化、激光熔覆非晶涂层和非晶合金激光烧蚀加工等方法与技术,阐述了相关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最后对非晶合金激光制造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兴通讯技术》2016,(5):17-20
认为信息物理系统(CPS)是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新型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工业领域实现智能制造的必要基础。在研究智能制造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设备联通、信息集成和分析优化等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不同层级的、能够描述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特征的通用架构体系,并重点阐述架构体系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技术要素。认为中国应该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相关技术和应用,稳步推进CPS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显示》2012,(3):63-63
●精密气悬浮式光阻涂布设备,符合大尺寸面板制造的产能需求趋势 ●以气悬浮平台控制技术进行涂布和玻璃基板传送,无静电及刮伤等问题 ●该产品运用了Manz在光伏领域先进的自动化与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5G、智能家居、物联网、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AR)等新兴领域应用的发展,对半导体芯片、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PCB)等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对应领域产业链中的上游光刻胶是制造中的关键材料,也是保证产品和技术顺利变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光刻胶主要用于光刻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其分辨率、对比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本文对光刻胶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包括组分、制造流程、评价指标和分类等,同时分析了当下光刻胶市场和竞争格局情况,并对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一 引言 半导体领域广义上包括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和半导体集成电路(IC)设计技术领域。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和测试技术等。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电路设计以及支持电路设计技术的软件平台和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芯片是推动信息社会蓬勃发展的基石,掌握高端芯片制造技术才能在智能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和虚拟现实等关键领域保证全球竞争力。当前,摩尔定律发展趋缓,借助极紫外光刻等先进技术,晶体管工艺节点正在向3 nm甚至更小的节点演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单纯靠提升工艺节点来提升芯片性能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GlobalTRONICS 2008将成为行业专业人士和分析师聚会分享相关理念、挺立在需求潮头的首选平台。根据消费电子协会(CEA)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球消费电子收入预计将增长近10%,达到7亿美元。电子制造领域在亚太地区新兴市场中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超透镜是超表面在成像领域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平面光学器件,能够精确调控光的相位、振幅、偏振等信息、兼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制造工艺,在器件轻量化和批量化制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针对近红外成像镜头的轻量化需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软件设计仿真了工作波长为800nm的硅基偏振不敏感超透镜,镜头厚度小于0.5mm,数值孔径为0.41时聚集效率为75。针对FDTD软件仿真时间较长、硬件要求较高、平面波边缘消散等问题,提出了三维和远场计算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利用波印廷矢量和电场强度积分两种方法分别对超透镜聚集效率进行了计算。对比实验表明:三维和远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仿真时间降低了70,计算机内存需求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20.
《光机电信息》2009,26(9):F0004-F00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新技术研究室主要从事星载一体化、精确末制导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研究。本研究室拥有一支素质高、学科全、业务精的研发队伍,依托本所在光学和精密机械制造领域的雄厚基础,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相关设备。所研制的三轴气浮转台和单轴气浮转台具有承载大、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满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业用户在机械、电子、教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