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李天望教授从"中焦湿热"论治脾胃病的经验.中焦湿热证涉及临床疾病广泛,其中以脾胃病居首,是导致脾胃病日趋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湿热证病情缠绵、日久迁延,愈后极易反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李教授认为此证有偏湿、偏热、湿热并重之不同,治疗关键在于审证求本,应注意扶正祛邪并举,酌情兼以调肝、活血,随证调整用药,使湿去热化,脾胃功能健运,气机通畅,则诸症自除.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54-255
肝之变动与小儿脾胃功能息息相关,倪师治疗小儿脾胃病常从肝出发,常用方剂有四逆散、董氏苏脾饮,特殊用药如三棱、莪术、扁豆花、旋覆花、厚朴花、合欢花等花类药。  相似文献   

3.
介绍谭宝教授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谭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脾胃病的发病基础,瘀血阻滞为病机关键,依据疾病病程长短、临床症状、镜下异常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遵东垣之旨首重中焦,顺清任之意补虚化瘀,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法,同时善用风药、虫药活血祛瘀,强调运用食疗方法善其后以补中气,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列举熊继柏教授所治寒热错杂之厌食,呕吐、腹痛、痞胀、泄泻验案,介绍了熊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经验。  相似文献   

5.
马骏治疗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军 《中医杂志》2011,52(11):914-915
马骏(1938-),男,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勤学善思、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在调治脾胃病方面,注重升降润燥通补,权衡而施。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参编医著6部。  相似文献   

6.
7.
杨从鑫主任医师为亳州市著名医学专家,从医五十载,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卓著,享誉皖北,现为安徽省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成为杨老学术经验继承人,侍诊多年,受益颇深,现笔者将杨老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泉  李玲  苗德光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2):841-843
吾师陈权主任医师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高层次临床人才学科带头人,临沂市人民医院首席中医专家。陈师临证30余载,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工精中医内妇儿等多种疑难杂病,尤其擅长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吾等有幸入陈师门下,受益匪浅,不揣愚拙,兹举陈师治疗脾胃病经验数则。  相似文献   

9.
李宝珍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珍老师业医30余年,先后师从王士相和李少川两位儿科大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我们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1 小儿脾胃疾病,首重调护  相似文献   

10.
本篇总结了单兆伟教授从“气”论治脾胃病的丰富的经验。分别从调理气机升降出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以及补中益气等方面阐述了单教授对“气机”的全面认识和灵活运用,分析其辨病辩证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庄园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24-1525
沈英森教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认为岭南地区潮湿多雨,脾胃病病机多为脾虚湿困。根据脾胃生理特点不同,用药宜通补结合,刚柔并济。认为饮食调养是脾胃病预防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刘德喜教授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转枢"是脾胃通过回旋运转、变化与中和作用,使脏腑之气、阴阳水火维持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正常运动。临床针对"脾胃转枢"失常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与调畅情志,枢转脾胃气机是其诊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3.
正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脾土不健,百病由生,而脾所主宰的运化、统摄等重要生理功能全赖乎充沛又畅达的脾气。从宏观来说,气是人体一切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故以气为枢是通调脾胃的一个重要思辨方向,再加以合适药对共成配伍运用于临床,则常获佳效。姜树民教授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学文教授,善思明辨,仁德厚学,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擅长治疗脾胃疾病。笔者有幸成为姜教授弟子,今将姜教  相似文献   

14.
王少华主任医师从医近60载,学验俱丰,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提出如下观点:(1)温脾清胃,燥湿相济;(2)寓升于降,寓降于升,升降不息则脾健胃和;(3)治胃宜“以通为补”,切忌填补;(4)升降兼施,补泻并进;(5)寒热并调,阴阳两顾。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列举熊继柏教授所治寒热错杂之厌食 ,呕吐、腹痛、痞胀、泄泻验案 ,介绍了熊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经验  相似文献   

16.
时毓民先生 ,是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第二届名老中医研究班指导老师 ,长期从事儿科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跟随先生临证 3年 ,对先生在儿科脾胃病诊治中“健脾论治”的理论颇有心得 ,兹介绍于下。1 健脾理气清热化湿治疗小儿胃窦炎小儿胃窦炎 ,近来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发病原因多由于脾气虚弱 ,饮食不节 ,或恣食生冷 ,影响脾胃的受纳和消化 ,胃失和降 ,郁而化热所致。先生认为 ,饮食不节 ,导致脾虚湿热是小儿胃窦炎发生的根本。故以健脾理气 ,清热化湿法治疗。基本方 :太子参 15g ,淮山药 12g ,白术、茯苓、延胡索、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章庆云先生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临床辨治脾胃病以气血同调、宣化分利、肝胃同治、清肝利胆、降胃平肝为特色,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高生  王茂泓 《新中医》2009,(11):17-19
张小萍是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十五”学科带头人。张教授从医40余载,善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于脾胃病,在学术思想崇尚脾胃学说,注重以胃气为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治疗脾胃病证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以来,感悟尤多,兹将张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雅  吕景山 《山西中医》2011,27(12):8-9,11
吕景山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及祝谌予教授,任第三批和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忝列门墙,鉴于吕老对于胃肠病的治疗见解颇多,尤擅长对药的临床应用,随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凤全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30余年,在长期的教学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脾胃肝胆消化系统疾病,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吴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脾胃病的治疗大法吴教授认为脾胃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