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三里、天枢穴为主电针治疗急腹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天枢为主治疗急腹痛的疗效。方法:取足三里、天枢为主,泻法强刺加挂针20分钟-40分钟,待腹痛缓解后,再辨证辨病配穴从本论治。结果:本组186例患,治愈率81.7%,有效率94.1%。结论:电针治疗急腹痛疗效确切,止痛迅速,简便易行,为临床治疗急腹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深刺配合大承气汤离子导入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住院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针组、离子导入组及药物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深刺配合大承气汤离子导入天枢穴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离子导入组采用大承气汤离子导入天枢穴治疗;药物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4组均治疗21天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药物组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药物组与电针组、离子导入组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及电针组、离子导入组、药物组治疗1周、治疗3周后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上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口服乳果糖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优于电针组及离子导入组.电针深刺配合大承气汤离子导入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与口服乳果糖疗效相近.结论 电针深刺配合大承气汤离子导入天枢穴对于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模型大鼠针刺前后比较各组胃内压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天枢穴组与内关穴组、水沟穴组、膻中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与天枢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有差异性,足三里、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内关、水沟、膻中穴。  相似文献   

4.
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配合随症循经取穴及TDP颈部照射.结果全组116例中,临床治愈62例,总有效率95.7%.其中神经根型69例,有效率100%.椎动脉型24;有效率87.5%.交感神经型23例,有效率91.3%.结论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潘登 《大家健康》2017,(10):165-166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针刺足三里、天枢穴对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足三里、天枢穴,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短(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能够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66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针刺足三里、阴陵泉、天枢、四缝穴为主;对照组82例,口服思密达。两组治疗3天,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8%,两组比较P〈0.01。结论:针灸可健脾养胃,和胃通肠,固涩肠道,有疏理胃肠气机、益气固肠、补益脾胃之功效,治疗小儿腹泻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阅针灸治疗泄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针灸治疗泄泻的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针灸处方大辞典》及现代权威文献中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的136首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位腧穴为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神阙、气海;穴位配伍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对穴配伍有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枢,大肠俞、天枢,脾俞、天枢,足三里、中脘,三穴配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足三里、天枢、神阙,足三里、天枢、脾俞配伍;足阳明胃经为针灸治疗泄泻的首选经脉,胃经腧穴选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以下肢和胸腹部穴位为主,且常用五输穴、募穴和背俞穴。结论临床必须坚持针灸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的重要原则;高频次的选用能代表治疗思路;针灸治疗泄泻以天枢、足三里、中脘、大肠俞、脾俞、关元等为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针刺天枢、足三里穴位配合普瑞博思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博思治疗 ,治疗组采用针刺双侧天枢、足三里穴 ,配合口服普瑞博思治疗。疗程均为 2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 19例 ,有效 12例 ,无效 4例。对照组显效 8例 ,有效 7例 ,无效 15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 6 %和 5 0 0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X2 =9 80 2 ,P <0 0 1)。结论 :针刺天枢、足三里穴配合口服普瑞博思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病例选择:均为急性菌痢,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大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细胞,部分病例细菌培养阳性。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两下肢自然屈曲。双侧天枢及足三里穴常规消毒后,每穴注入穿心莲注射液0.5—1.0毫升,每日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取双侧天枢穴,予以针刺,深度30-45mm,并电针30min;针刺后配合背部走罐,走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并在大肠俞上留罐15min。[结果]经治疗,61例中7例痊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针刺天枢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