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要解决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小城镇安全防范建设必须与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必须注重管理、加强引导、整合资源,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要从抓普法教育 ,夯实经济基础 ,健全民主法制 ,强化队伍建设入手 ,用法律的社会的眼光 ,抓好调解、转化、打击、防范工作 ,切实保证农村大局的稳定 ,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宗教这一社会资源,正确认识和调动其在配置信仰、充实精神生活、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促进社会慈善及公益事业、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瞩目,但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凸显,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提出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管理与治理的关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矛盾化解长效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12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刻认识社会体制;把"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与"边发展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用全球化、动态性、阶段性视野来分析社会形势;完善体制机制,避免形式主义;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现代社会的多元治理与多元管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的支撑.开放型社会建设体系是相对于封闭型社会建设体系而言的,至少包括社会管理、社会结构和社会保障三个维度.对比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成都市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社会结构、加强基层社会自治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方面继续深化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组织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内外环境,即以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和民主制的国家制度为基础的外环境和主体人格建构的内环境。这主要源于市民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契合性。构建中国市民社会,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条件;我国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完成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使市民社会成为一个与政治社会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政治条件;推进和完善社区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8.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工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是工会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职工群众必然之需。因此,工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做自己的指导思想;二是必须着力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三是必须协助党委政府改善民生;四是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五是必须引领广大职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以及社会建设体系的初步形成,标志着中国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建设重大战略的提出,是依据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经济增长支持因素的深刻变化,适应我国发展进入新成长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基本民生建设、一般性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安全建设三个方面。从近中期社会建设要求来说,中国的社会建设需要在8个方面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政策实践,为社会立法体系和制度框架的建构和完善提供经验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只有依法行政,才能真正创建廉洁、高效、务实、勤政的政府。依法行政,就要加强依法行政的环境建设。依法行政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因此,无论是国际环境、政治环境,还是法律环境、行政主体的内部环境,都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和桥梁,但目前企业家的数量、质量、选择方式等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还不相适应。为此,需要尽快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的培养及其队伍建设的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法制环境、良好的舆论环 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科学的、健康的、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会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中,往往都经历社会发展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无论是从外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中国内部社会主义的发展来分析,已进入了一个“常态”发展阶段。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环境不同,当代社会主义不仅面对着资本主义的常态化发展,而且面对着自身的常态化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正视这些方面的“常态”内容,充分吸收这些常态化的制度建设、社会建设的成果,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根基。当代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正是以此为基点的建设性收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中国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然而,现存的制度环境难以适应公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把握公民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特征及其生长的制度环境,加紧修订和完善有关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使它更好地与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协作。总体而言,大学生创业环境依赖于我国的创业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但是大学生创业环境也可以有一些自身的特色、特殊政策或改进策略,这里从四个方面作简要阐述。(一)社会层面的改进策略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大学生创业只是社会创业的一个子群体、子系统,因此从社会层面上营造适于创业的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社会发展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和创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发展模式迅速演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坚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入到一个渗入了更多人文价值参数的新层次。在价值理论上给我们许多启示: 需要与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寻求多种需要的融合和平衡,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与环境价值是内在一致的, 人类应确立起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缓和和最终解决凸现于当代社会的全球性危机, 需要逐步建立起世界整体价值观或全人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档案专业的形态,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而这一发展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档案事业的发展、进步首先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加强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才能适应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进步中不断走向和谐的。和谐与发展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是发展中的平衡、差异中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形势下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好政府与人民共同、理念与行动共同、发展与环境共同,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两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整合环境文化,完善民主法治,推动环境公正,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公平,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在思想、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引发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需要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要求全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人类永续的发展。 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以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能源供应体系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生态能源体系。在目前科技发展水平下开展生态能源建设应从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人手,完善生态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