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发生的适宜生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分布插值图与生态气候图、数字高程图进行叠加,分析了苜蓿斑蚜密度与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苜蓿斑蚜的分布和发生程度与气候、地貌和海拔密切相关,苜蓿斑蚜在研究区的适宜生境为海拔1440~2000 m的半干旱平原区和半干旱丘陵区,最易暴发成灾的区域为海拔1600~1800 m的半干旱平原区.苜蓿斑蚜的适宜生境与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插值图相结合,可定量分析各生态区苜蓿斑蚜种群的空间动态.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岸带污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我国旱地春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指标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年、13个品种(系)、18个试点组成的全国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产量资料,通过联合方差分析和基因型及其与环境互作(GGE)双标图分析,研究了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I)对产量变异的影响及品种的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环境对产量变异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型和GEI,环境引起的产量变异占87.5%~92.0%.互作因素中以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最大,基因型×年份的互作效应最小.我国旱地春小麦基因型多年多点的平均产量水平为2550 kg·hm-2.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受环境的影响最小.影响产量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有:≥10 ℃年积温、生育期降雨量、平均气温、海拔、年降雨量和无霜期.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0.675**)、穗粒数(0.581**)、千粒重(0.456**)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三要素间也呈正相关(0.244~0.480**),处于可同步提高范围.  相似文献   

4.
陈小平  陈文波 《生态学杂志》2016,27(5):1611-1618
大型生态斑块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强烈,不仅大型生态斑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而且斑块之间连接出现弱化, “孤岛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GIS技术手段,充分考虑景观类型、坡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采用最小费用模型构建了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定量分析了生态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并以此将潜在生态廊道分成2级以便区别保护,识别了研究区重要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分析了该潜在生态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结果表明: 森林和农田是构成研究区生态廊道的主要景观类型;生态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区域生态网络结构较复杂,网络连接度和闭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网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A large accumul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have caused great concern around the world. A great deal of general literature focus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CO2 emissions at the national, regional and city level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specific guidance on regional difference in CO2 emissions. In this paper, 30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China ar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GDP per capita from 1997 to 2012. A STIRPAT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factors on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including population, economic level, technology level, urbanization level,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foreign trade degre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energy intensity is the greatest in highly developed region. Nevertheless,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degree in under developed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regions. Population and GDP per capita have greater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s in developing region than the others. Finally, differentiated measures for CO2 reduction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6.
1961-2014年中国沿海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利  侯西勇 《生态学报》2017,37(21):7098-7113
基于1961-2014年156个地面气象站日尺度的气温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及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冷指数和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夜指数的年际倾向率明显大于昼指数的年际倾向率;除相对指数、极高值指数和冷(暖)持续日数的多年均值在各子区域之间相差不大以外,霜冻日数、冰冻日数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多年均值从北至南依次递减,与之相反,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极端气温极低值指数以及生长季长度的多年均值则从北至南依次增加。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年际间的主周期介于2-8 a,均无显著的年代际震荡周期;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指数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s和1990s期间,冷指数和极低值指数的突变时间稍早于暖指数和极高值指数的突变时间,突变后,极端暖事件和气温的极值事件进入多发阶段,极端冷事件进入相对少发的阶段;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高载荷的极端气温指数对日均气温和日最高(低)气温均有较好的指示性,这类极端指数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强,低载荷的极端气温指数对日均气温和日最高(低)气温的指示性相对较弱,与其他极端气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较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生境类型和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和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境类型对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以及环境因子对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影响,为区域变动尺度蝴蝶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年8月和10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天然林、次生林、复合生境、人工林和农田5种生境中蝴蝶的物种,分析了蝴蝶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2019年从西双版纳共采集蝴蝶2 226头,隶属于11科98属175种,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物种丰富度高于县域尺度。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5种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县域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多度和Chao 1物种丰富度估计值没有一致性规律。群落结构相似性结果显示,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县域尺度上,仅勐腊区域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不仅受到生境类型的影响,还受到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变动尺度上,生境类型对西双版纳蝴蝶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是维持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对当前人类导致的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时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5个普通小麦品系的粗厚山羊草4X,6X种细胞质的7个核代换系在中国昆明,元谋,杨陵,互助,依安5个不同纬度地点种植的自交结实率,结合各点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的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而下降,6X种细胞质核代换系在日长≥14.28h开始出现完全雄性不育,4X种细胞质核代换系在日长≥15.38h开始出现完全雄性不育;该细胞质核代换系的雄性育性在日长因子主控下,对温度变化也表现一定敏感性。粗厚山羊草细胞质背景下不同核基因型对光,温条件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核质互作效应是这种敏感性的遗传方式,粗厚山羊草4X、6X种细胞质的光,温敏感性存在差异。6X种细胞质的光,温敏感性高于4X种细胞质。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地区设置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叶片光合性能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播种-拔节阶段,2010-2011年平地播种中耕起垄(PL)和全生育期平作(PP)处理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出苗期、苗期和拔节期比传统垄作(LL)处理平均提高5.6%和5.2%、4.6%和7.3%及3.9%和4.8%,苗期5 cm土壤最低温度分别比LL处理高1.4和1.3 ℃.由于土壤水热条件的改善,拔节期PL和PP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指标显著高于LL处理,而PSII潜在活性(Fv/Fo)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差异,表明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等气孔因素是导致光合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灌浆期叶片Pn和Tr则以LL和PL处理显著高于PP处理,这主要是由于PP处理在强降雨时期经历了涝渍灾害,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可见PL处理通过改善土壤水热条件增强了玉米光合性能,进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凋落物分解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生化过程,也是区域内物质周转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生态环节,主要受气候、凋落物基质质量(简称凋落物质量)和土壤生物群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综合评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降水、光辐射、土壤有机质等)和生物因素(凋落物质量、土壤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降水与光辐射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降水能够在短期内使凋落物分解速率迅速增加,而干旱半干旱区光照强度大、时间长,UV B引起的光矿化效应能较好地解释区域内凋落物分解规律.凋落物质量和群落结构主要受生态系统类型的影响,属于长期效应.今后凋落物生态研究的重点主要为全球气候变化下各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不同尺度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与格局的变化,以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凋落物分解模型的构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提升浙江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是浙江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三大城市群包含的41个县(市)为依托,以2000-2019年县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将超效率SBM模型与窗口分析及测度效率相结合,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效率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并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索效率的差异化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