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椒果实冷害及诱导抗冷性与氧化胁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椒在9℃下冷藏8w,没有出现冷害,膜透性变化不大。而在2℃下贮藏1w后即出现冷害症状,超过4w发生严重冷害,膜透性迅速上升。与9℃贮藏青椒相比,2℃贮藏青椒的SOD活性降低,而CAT活性降低更多;POD活性也低于9℃贮藏青椒,但7w时骤升至峰值。贮前50℃10min或53℃5min热水浸泡处理极显著降低了2℃贮藏青椒的冷害,显著抑制了膜透性的上升。与对照相比,50℃热处理对青椒SOD活性影响不明显而53℃热处理显著提高了3、4和5w时SOD活性。两热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青椒CAT活性,对CAT活性的提高超过SOD。两热处理青椒贮藏过程中P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避免了对照组青椒POD活性6w时的显著降低和7w时的骤然上升。可见青椒的冷害与低温下活性氧清除酶,特别是CAT活性的降低,导致活性氧化代谢失调有关。而贮前热处理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酶特别是CAT活性,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抑制膜质过氧化,从而减轻了青椒的冷害。  相似文献   

2.
"大五星"枇杷冷藏过程中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8℃和12℃3种低温条件下冷藏"大五星"枇杷,检测其采后呼吸强度、硬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PAL活性及自由基清除酶(POD、CAT和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8℃是"大五星"枇杷果实适宜的贮藏温度,4℃以下枇杷果实易发生冷害.在贮藏的过程中,枇杷果实呼吸强度一直呈递减的趋势,直到果实发生大量的腐烂也未见呼吸高峰.在8℃、12℃和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硬度、果皮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AD)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果实的MAD含量与相对电导率、细胞膜透性呈显著正相关.在4℃贮藏温度条件下,从12d开始,果实硬度、果皮的细胞膜透性、MAD含量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3个温度条件下相同贮藏时间的果实,而自由基清除酶(CAT、POD及SOD)的活性相对比其它3种温度条件下贮藏的果实低.  相似文献   

3.
贮前热处理对青椒冷害、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贮前50℃10min或53℃5min热水浸泡处理极显著降低了2℃贮藏青椒的冷害,显著抑制了膜透性的上升。与对照相比,50℃热处理对青椒SOD活性影响不明显,而53℃热处理显著提高了3、4和5周时SOD的活性。两热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青椒CAT和APX活性。两热处理青椒贮藏过程中POD活性变化较小,而对照组青椒POD活性7周时骤然上升。热处理还导致青椒的LOX活性3周后迅速下降。贮前热处理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酶特别是CAT和APX活性,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降低LOX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从而减轻了青椒的冷害。  相似文献   

4.
黄芩提取物对芒果贮藏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中草药黄芩水提取物对芒果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以多菌灵处理和元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分析了中草药黄芩提取物对芒果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2.5mg/g黄芩提取液处理和500mg/kg多菌灵处理组均有效地减少了果实表面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果实的发病率,提高果实的商品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减少果实的失重率,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降低细胞的膜透性以及果皮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效地抑制了果皮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上升趋势,有利于延缓果实的后熟,大大提高了贮藏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种可食性涂膜对黄皮货架期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货架期不同类型的可食性涂膜处理对黄皮品质的影响,为可食性涂膜技术在黄皮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以黄皮为试材,经壳聚糖涂膜液、羧甲基纤维素涂膜液、海藻酸钠涂膜液分别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8d模拟货架期,考察不同涂膜处理对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涂膜处理尤其是壳聚糖膜、羧甲基纤维素膜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其中壳聚糖膜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显著降低贮藏期间细胞质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有效延缓黄皮果实的采后后熟,从而延长黄皮采后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采后黄冠梨为试材,系统研究梨果实在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和涂膜处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aCl2和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梨果实,主要对梨果实不同组织部位的VC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aCl2和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延缓贮藏期间VC、总酚、总黄酮含量的下降,显著抑制SOD、CAT、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及POD的活性(P<0.05)。梨果皮的各抗氧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果肉。结论:涂膜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梨果实抗氧化成分的流失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保护抗氧化成分和流通品质。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时常温贮藏红江橙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有效抑制呼吸强度、降低PPO酶的活性、维持CAT较高的活性,明显抑制果皮电导率的升高,有效抑制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保持果实的硬度,显著抑制果实失水和腐烂,从而有效延缓红江橙果实的成熟和衰老,延长贮藏期.1.0%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好,而1.5%壳聚糖涂膜处理由于膜层过厚皲裂,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豇豆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大豆分离蛋白与茶多酚对豇豆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方法用茶多酚和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涂膜液处理豇豆,测定低温(7℃)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透性、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豇豆的呼吸速率和失重率,减缓了贮藏期间豇豆维生素C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对豇豆的纤维化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上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成膜剂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可进一步增强涂膜处理的效果,和对照相比,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添加200mg/kg茶多酚制得的涂膜液处理样品可将豇豆的低温保鲜期从6 d延长至12 d。效果显著。结论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能够明显延长豇豆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豆分离蛋白与茶多酚对豇豆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用茶多酚和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涂膜液处理豇豆,测定低温(7℃)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透性、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豇豆的呼吸速率和失重率,减缓了贮藏期间豇豆维生素C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对豇豆的纤维化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上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成膜剂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可进一步增强涂膜处理的效果,和对照相比,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添加200 mg/kg茶多酚制得的涂膜液处理样品可将豇豆的低温保鲜期从6 d延长至12 d。效果显著。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能够明显延长豇豆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偏氯乙烯袋简单包装和真空包装对石硖龙眼果实常温(25℃)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包装方式能有效地抑制龙眼贮藏期间果皮PPO活性,延缓果皮相对膜透性的增加,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使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并使贮藏期从3.50d延长至7.12d。另外,真空包装还保持了龙眼果肉中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  相似文献   

11.
四种天然保鲜剂对樱桃番茄贮藏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晓亮  周国燕 《食品科学》2012,33(10):287-292
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4种天然保鲜剂对樱桃番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4种天然保鲜剂处理对樱桃番茄的感官品质、质量损失率、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樱桃番茄,感官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贮藏15d后,果实的腐烂指数为0.231,质量损失率仅为7.34%,VC含量为26.4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9%,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3种天然保鲜剂对荸荠杨梅贮藏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溶菌酶3种天然保鲜剂对荸荠杨梅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天然保鲜剂处理对荸荠杨梅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S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杨梅,感官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贮藏20d后,果实的失重率仅为8.87%,Vc含量为7.1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3%,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魔芋葡甘露聚糖-壳聚糖复合涂膜对北碚447锦橙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0.5%魔芋葡甘露聚糖+1%壳聚糖复合涂膜,0.5%魔芋葡甘露聚糖涂膜和空白处理北碚447锦橙。以5 d为一个周期,15 ℃温度贮藏,共贮藏5个周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的总糖、可滴定酸、VC、固形物、总酚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与0.5%魔芋葡甘露聚糖涂膜和空白处理对比,复合膜组能够明显抑制果实总糖、可滴定酸、VC、总黄酮、总酚含量的下降,减缓果实中丙二醛的积累,使锦橙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证明了复合涂膜处理相比单独0.5%KGM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Effects of different calcium chloride, chitosan and pullulan coating treatment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Huang guan” pears (Pyrus pyrifolia Nakai) during storage have been studie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phenolic composition,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2'-azino-bis (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 (FRAP)) were determined in peel and pulp tissues over 210 days. Coating treatments slowed decrease of total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ntents, chlorogenic acid, arbutin, catechin and caffeic acid, SOD and CAT activities, and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However, POD activity was inhibited. The antioxidant content in the peel was higher than in the pulp. Of the coatings, chitosa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but overall, all coatings may be useful to extend shelf-life, maintain quality and control decline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pear.  相似文献   

15.
为延长贡柑贮藏期,探究邻苯基苯酚结合果蜡涂膜处理对采后贡柑果实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采后德庆贡柑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0.2%浓度邻苯基苯酚结合果蜡涂膜处理对采后贡柑在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观察和测定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腐烂率、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细胞膜的通透性、丙二醛(M...  相似文献   

16.
纳米SiO2壳聚糖复合膜保鲜草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化壳聚糖纳米SiO2复合膜透CO2性,并将其应用于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最佳配方为:壳聚糖含量2 g,纳米TiO2含量0.07g,冰乙酸含量1.4mL,且透CO2量达到最低为0.0909g/d;优化膜处理的草莓常温下贮藏6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5.1%;低温4℃下贮藏11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  相似文献   

17.
3种保鲜剂对香菇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分析了传统保鲜护色剂焦亚硫酸钠、食盐和天然高分子新型保鲜剂壳聚糖对香菇(Lentinus edodes)贮藏期间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抑制香菇菇体腐烂、变色和腐败细菌的生长,提高持水力;同时可使菇体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速度和CO2释放速度减慢,细胞膜透性变小,MDA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优化壳聚糖纳米SiO2复合膜透CO2性,并将其应用于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最佳配方为:壳聚糖含量2 g,纳米TiO2含量0.07 g,冰乙酸含量1.4 mL,且透CO2量达到最低为0.0909 g/d;优化膜处理的草莓常温下贮藏6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5.1%;低温4℃下贮藏11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23.9%。这证明,优化膜处理可有效延长草莓室温、低温下的贮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难以贮藏的坚果之一,本文旨在探索提高板栗采后保鲜效果的有效方法。以湘栗四号板栗为材料,采用1.5%壳聚糖涂膜(处理1)、复合植物精油[山苍子、肉桂、迷迭香和牛至精油按1:1:1:1(v/v/v/v)混合](处理2)和复合植物精油+1.5%壳聚糖涂膜(处理3)3种处理,除防虫试验的板栗置于室温条件下贮藏75 d外,其他的在(0±1)℃、RH85%~90%下贮藏150 d,考察不同处理对采后板栗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了处理1的防虫效果不明显外,各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处理3可减少板栗的失重,防止霉变、虫害,抑制石灰化,减少VC的消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并减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积累,效果明显好于处理1和处理2,在150 d后好果率仍高达93%。植物精油处理结合1.5%壳聚糖涂膜在板栗采后保鲜实践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柑橘皮粉的保健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的柑橘皮粉的保健功能,以促进柑橘皮的合理利用。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粗粉组和微切助粉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商品鼠粮,实验组小鼠分别饲喂含柑橘皮粗粉或经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柑橘皮制备的微切助粉鼠粮。连续饲养小鼠一定周期后,研究柑橘皮微切助粉对小鼠多种保健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柑橘皮微切助粉极显著地增加小鼠的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抗体Ig G、Ig A和Ig M的含量和血清中SOD的水平,说明柑橘皮可提高小鼠免疫力。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试验证明柑橘皮微切助粉的耳肿胀抑制率为74.3%,且抗炎效果接近阿司匹林,表明柑橘皮具有非常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柑橘皮微切助粉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6.88±0.27 min)是对照组(4.67±0.18 min)的1.47倍,表明柑橘皮具有抗疲劳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柑橘皮微切助粉极显著地缩短了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了睡眠持续时间,表明柑橘皮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结论柑橘皮具有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抗炎、抗疲劳、镇静催眠的作用,且柑橘皮微切助粉的各种保健效果优于其粗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