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131 I标记的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荷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裸鼠皮下接种Raji细胞成瘤,IODO-GEN法将^131 I标记于Rituximab,将细胞分为^131 I—Rituximab组、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aji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取3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空白对照组6组,进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研究。每周测量裸鼠荷瘤大小1次,4周后处死裸鼠,取瘤称重,常规病理分析。结果:^131 I.Rituximab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131 I—Rituximab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大部分被阻滞在G2期。裸鼠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生长减慢,肿瘤生长抑制率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治疗有效。结论:^131 I—Rituximab能够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调控细胞周期,而且可特异性地定位于肿瘤组织,发挥放射免疫导向治疗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31I标记的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荷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裸鼠皮下接种Raji细胞成瘤,IO-DO-GEN法将131I标记于Rituximab,将细胞分为131I-Rituximab组、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aji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取3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空白对照组6组,进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研究。每周测量裸鼠荷瘤大小1次,4周后处死裸鼠,取瘤称重,常规病理分析。结果: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131I-Rituximab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大部分被阻滞在G2期。裸鼠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生长减慢,肿瘤生长抑制率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治疗有效。结论:131I-Rituximab能够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调控细胞周期,而且可特异性地定位于肿瘤组织,发挥放射免疫导向治疗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人精子蛋白17(human sperm protein 17,Sp17)异常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可被用作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文中将抗Sp17单克隆抗体与近红外染料偶联,制成高亲和力探针,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活体动物肿瘤靶点进行确认。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证明,Sp17在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高水平异常表达。将近红外染料吲哚花箐素衍生物(ICG-Der-02)与抗Sp17单克隆抗体(anti-Sp17 mAb)偶联,获得特异性探针。静脉注射至荷瘤小鼠体内,用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活体实时肿瘤显像。结果 anti-Sp17-ICG-Der-02探针进入动物体内后,快速聚集到肿瘤部位,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随着未结合染料逐渐排出体外,动物肝、肾等内脏器官的非特异荧光信号消褪,清晰显示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且可以持续至少7d。结论高亲和力探针anti-Sp17-ICG-Der-02对体内肿瘤特异性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多功能分子影像探针——共轭化合物-1,体外标记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进行体内细胞示踪。方法:利用磁共振T1对比剂Gd、近红外荧光染料Cy5.5以及罗丹明合成共轭化合物-1,体外标记EPCs,采用四氮噻唑蓝(MTT)比色实验评价不同浓度bCD-PLL标记EPCs后对细胞增殖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不同孵育时间细胞荧光标记率。将标记共轭化合物-1的EPCs移植于乳腺癌荷瘤鼠模型,通过磁共振成像和近红外光学成像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结果:共轭化合物-1的标记对EPCs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2μmol.L-1共轭化合物-1可有效标记细胞。磁共振成像和近红外光学成像表明标记的EPCs在移植后5 d肿瘤信号出现明显改变。结论:共轭化合物-1能有效标记兔外周血EPCs,细胞活力不受影响。两种活体成像均表明经标记的EPCs移植于乳腺癌荷瘤鼠模型后能够归巢至肿瘤组织,显示出共轭化合物-1的成像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是利用生物发光及荧光技术在活体动物体内进行生物标记,通过光学成像系统来监测被标记动物体内分子及细胞等的生物学过程。而传统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局限于需处死老鼠,解剖肉眼观察或组织切片观察等,无法动态监测整个活体内生物学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LuminaⅡ型活体动物光学成像设备及成像技术在标记活体内肿瘤、活体细胞示踪、标记基因及转基因动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荣福  沈晶  张春丽 《当代医学》2009,15(14):16-19
目的研究^125I标记反义寡核苷酸在正常小鼠内的生物分布,比较脂质体介导^131I标记正义及反义寡核苷酸在荷人淋巴瘤裸鼠体内的显像,以探讨核素标记的AS0N作为反义显像剂及反义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氯胺-T法进行^125I与^131I标记含酪胺的18聚体寡核苷酸,制作荷瘤裸鼠模型,将148kBq ^125I标记反义寡核苷酸(2μg~3μg),尾静脉注入正常小鼠,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测定不同组织及标准源的放射性计数。荷瘤裸鼠瘤内注入脂质体介导335MBq^131I标记反义寡核苷酸(7μg~9μg),分别与注射后不同时间进行SPECT显像,以脂质体介导正义寡核苷酸作为对照,24h显像后处死全部裸鼠,取出血液、重要器官和肿瘤组织,测定各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并记算肿瘤与非肿瘤组织(T/NT)比值。结果^125I标记反义寡核苷酸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后1h,各脏器达高峰,24h基本清除。肝、胃和肠放射性分布最高,骨、肌肉、脑中放射性分布较少。荷瘤裸鼠瘤内注入脂质体介导的^131I标记反义寡核苷酸后立即用SPEcT成像仅见肿瘤部位,1、2h成像可见示踪剂从肿瘤到腹腔,24h仍见肿瘤显像。比较24h正义组与反义组肿瘤的%1D/g、肿瘤/血液、肿瘤/肌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1标记AS0N对淋巴瘤肿瘤组织有很强的特异性,可用于淋巴瘤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研究,但仍需进行大量的临床应用前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裸鼠经皮下接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细胞(Caki-1)建立荷Caki-1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接种1周后,采用小动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实体肿瘤模型.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n=6),于细胞接种后第35天处死动物,测量各组荷瘤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和质量,观察移植肿瘤的组织学改变.另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5只进行如上分组(n=5),预设观察期100 d,比较存活率.结果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18F-FDG吸收代谢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与对照组比较,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均被明显抑制,各组间肿瘤体积和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菲尼高剂量组裸鼠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剂量组(P<0.05).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动物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价肾癌细胞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状况,索拉菲尼对人肾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中肾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验制备出的抗人胆管癌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经同位素标记后用于胆管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的特异性。方法 将纯化的抗人胆管癌相关原单克隆抗体经^131I标记后,注射于荷人胆管癌移植瘤的裸鼠体内,研究标记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组织分布,并于不同时相点在SPECT下观察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免疫显像效果。结果 ①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免疫显像效果良好,在各时相点时,以96h时相点显像效果最佳;②注射放射性标记抗体96h后,肿瘤组织有标记抗体特异性浓聚,T/NT比值达到峰值。结论 制备出的抗人胆管癌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在人体胆管癌的放射免疫显像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碘标记的框架区(framework region mRNA,FR)mRN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N)作为B细胞淋巴瘤反义显像剂及反义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氯胺-T法用碘[125Ⅰ]与碘[131Ⅰ]标记含酪胺的18聚体寡核苷酸获得125Ⅰ-或131Ⅰ-FR-ASON,建立荷人淋巴瘤裸鼠动物模型.将148 kBq125Ⅰ-FR-ASON(2~3μg)经尾静脉注入正常小鼠,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测定不同组织及标准源的放射性计数.荷瘤裸鼠瘤内注入脂质体包裹的3.33 MBq131Ⅰ-FR-ASON(7~9μg),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显像,以脂质体包裹的正义寡核苷酸作为对照,24 h显像后处死裸鼠,取出血液、重要器官和肿瘤组织,测定各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每克组织摄取率及肿瘤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比值(T/NT).结果:125Ⅰ-FR-ASON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后1 h,各脏器的放射性摄取达高峰,24 h基本清除.肝、胃和肠放射性分布最高,骨、肌肉、脑中放射性分布较少.荷瘤裸鼠瘤内注入脂质体包裹的131Ⅰ标记ASON后立即用SPECT成像仅见肿瘤部位,1和2 h成像可见示踪剂从肿瘤到腹腔,24 h仍可见肿瘤显像.比较24 h反义组与正义组肿瘤的每克组织摄取率、T/NT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性碘标记ASON对淋巴瘤组织有很强的特异性,有望用于淋巴瘤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7.0 T动物磁共振及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小鼠脑淋巴瘤模型,评估靶向药物的治疗情况。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下将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CD20+)植入BALB/c裸小鼠大脑中,应用近红外成像技术评估荧光标记的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在小鼠体内分布,7.0 T动物磁共振及病理检查脑淋巴瘤,与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通过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到,注射10 min后,荧光标记的利妥昔单抗在小鼠脑肿瘤实质部位逐渐聚集,持续3 h仍明显显像。磁共振显示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边界不清,周围可见小片状水肿带,增强T1显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病理检查证实脑实质内肿瘤形成。结论:立体定向种植法制作裸小鼠脑淋巴瘤模型简便易行,成瘤率高,近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对荧光标记的靶向药物追踪,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特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1.
Gao ZR  Zhang YX  Zhang K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27-2330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锝99m(99mTc)标记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N)显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用DNA合成仪合成18碱基单链survivinASON,在5′末端经氨基修饰后,以S乙酰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SacetylNHSMAG3)作为螯合剂对survivinASON进行99mTc标记,并对99mTcsurvivinASON在荷瘤(SMMC7721)裸鼠模型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肿瘤反义基因显像、肿瘤反义基因抑制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肿瘤组织显像时间早,0.5h即已开始显影。99mTcsurvivinASON在肿瘤组织内的聚集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于4h时达到最大,肿瘤/对侧肢体肌肉比值分别为2.48±0.44(体外显像)和3.35±0.57(生物学分布)。正义寡核苷酸(SON)在肿瘤组织内的聚集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AS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未标记的survivinASON进行抑制后,99mTcsurvivinASON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明显减少,4h时的肿瘤/对侧肢体肌肉比值降为0.93±0.23,与抑制前的2.48±0.44相比有明显减低(P<0.01)。结论99mTcsurvivinASON可在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聚集,为肝细胞癌的特异性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荷瘤裸鼠~(99m)TcCOC183B_2放射免疫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99mTc标记抗卵巢上皮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 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COC183B2 用预亚锡法标记后 ,经腹腔注入荷瘤裸鼠体内 ,在 2 4小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并观察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中出现了特异性浓聚。获得清晰的显像 ,T/NT比值在 0 99~ 5 99之间 ,T/B比值为 1 19。结论 :说明COC183B2 可特异地与卵巢癌结合 ,具有导向卵巢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25I标记抗人ADAMl5多克隆抗体(^125I-anti-ADAMl5抗体)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以氯胺T法制备^125I-anti-ADAMl5抗体并测定其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的稳定性。经荷胃癌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125I-anti-ADAMl5抗体后1、4、8、24和48h对裸鼠进行SPECT平面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肿瘤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和肿瘤与裸鼠全身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于48h显像后处死荷瘤裸鼠,取心、肺、甲状腺和肿瘤等多个脏器组织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125I-anti-ADAMl5抗体标记率为(75.16d-9.43)%,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可达(99.44d-O.21)%。经尾静脉注入^125I-anti。ADAMl5抗体后,随时间的延长,T/NT逐渐增高。在48h时肿瘤清晰显影,T/NT可达3.84±0.43。结论^125I-anti-ADAMl5抗体在荷胃癌裸鼠体内具有肿瘤靶向定位能力,能获得良好的放射免疫显像图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型PET受体靶向显像剂18F-AlF-NOTA-PRGD2用于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18F-AlF-NOTA-PRGD2采用
18 氟-氟化铝(18F-AlF)与NOTA-PRGD2在100 ℃下通过鳌合反应标记制备而得。荷脑胶质瘤U87MG裸鼠经尾静脉注射
18F-AlF-NOTA-PRGD2后行体内放射性生物学分布和PET/CT、microPET/CT显像研究。结果18F-AlF-NOTA-PRGD2采用一步
法成功标记,反应时间15~20 min,标记产率为17%~25%。体内放射性生物学研究显示该显像剂能靶向肿瘤病灶,静脉注射后
1 h和2 h肿瘤摄取量分别达4.14±1.44、2.80±1.18% ID/g(t=1.910,P=0.070),肿瘤/脑比值分别达2.95±0.61、5.21±2.62(t=-1.686,
P=0.167)。PET/CT和microPET/CT显像均可清楚显示该显像剂在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肿瘤显像清楚,体内分布良
好,但microPET/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PET/CT。结论18F-AlF-NOTA-PRGD2标记简单、易行,在荷瘤鼠体内具有优良的肿瘤靶
向性,可发展成为PET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15.
人肝细胞癌转铁蛋白受体显像及靶向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31I-D2C5用于肿瘤受体成像和放射免疫治疗的价值。方法 人肝细胞癌SMMC-7721采用隧道包埋法植入Balb/c(-/-)裸鼠肝左叶,建立原位种植肿瘤模型。①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31I-D2C5、^131I-mIgG,放射剂量均为14.8MBq/只;SPECT采集^131I-D2C5和^131I-mIgG注射后6h、24h放射白显影图像;γ计数器检测体内放射性分布。②1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只,每周分别经腹腔注射^131I-D2C5 ,^131I-mIgG,连续6周;另外9只荷瘤裸鼠每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肛l作为对照组。8周后比较各组肿瘤体积,计算其生长抑制率,评估肿瘤坏死程度。结果 注射^131I-D2C5后6h时,裸鼠肝肿瘤部位显影,24h时肿瘤显影最清晰。注射^131I-mIgG后,肿瘤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24h时^131I-D2C5组裸鼠体内肿瘤/血为6.6,肿瘤/肝为2.2,肿瘤/肌肉为20.8。静脉注射^131I-D2C5导向治疗较^131I-mIgG更显著抑制人肝细胞癌裸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坏死。结论 ^131I-D2C5能与人肝细胞癌SMMC-7721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地结合。在肝癌显像及生物靶向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SPIO-shRNA分子探针不同时间点的荷瘤裸鼠肿瘤区域组织信号强度变化情况,阐明分子探针活体磁共振成像(MRI)机制和最佳扫描时间。方法:探针注射剂量为18mg·kg-1;将30只BALB/c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于探针注射前和注射后12、24、27、30和36 h等6个时间点行MRI检查,并测量裸鼠肿瘤组织及对侧肌肉组织在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变化;每次检查完成后立即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及肌肉组织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裸鼠肿瘤组织的形态表现。结果:与注射前比较,探针注射后12、24和27 h裸鼠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均升高(P<0.05),12、24、27、30和36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均降低(P < 0.05或P < 0.01);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1WI信号强度最高;探针注射后27 h肿瘤组织T2WI和T2*GRE信号强度低于注射后12、24、30和36 h(P<0.01)。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24 h时裸鼠对侧肌肉组织信号强度降低(P<0.05)。HE染色,裸鼠肿瘤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异型性较多;普鲁士蓝染色,在注射后各时间点上均存在蓝染的Fe颗粒,注射后27 h时蓝染Fe颗粒最多。结论:SPIO-shRNA分子探针能成功靶向裸鼠肿瘤组织,且MRI最佳的扫描时间为探针注射后27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膀胱癌单抗KMP1的体内抑制EJ细胞成瘤功能.方法 免疫组化鉴定单抗KMP1与EJ、EJ-GFP的结合性, 荧光活体成像观察KMP1的抑制EJ-GFP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状况, 免疫组化和HE染色鉴定移植瘤的肿瘤特征.结果 EJ和EJ-GFP细胞成瘤功能的生长曲线近似, EJ-GFP呈现良好的绿色荧光, EJ和EJ-GFP细胞都能与KMP1结合, 且KMP1治疗组移植瘤重量明显低于m Ig G对照组 (P<0.001) .结论 KMP1能良好的抑制EJ-GFP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 KMP1能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体内移植瘤, 是一种可能的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像剂2-18 F-氟丙酸(18 F-FPA)的合成及对荷前列腺癌裸鼠的显像价值.方法 利用CFN-multi-200型多功能药物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8 F-FPA,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荷PC3前列腺癌裸鼠(16只)和荷22RV1前列腺癌裸鼠(4只)模型,分别进行18 F-FPA显像,并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11 C-胆碱显像进行对比,评价18F-FPA对前列腺癌的显像价值.将荷PC3前列腺癌裸鼠分为4组进行生物分布测定,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和肿瘤与非肿瘤比值.结果 18F-FPA的合成过程约40 min,产率为(38±2)%(未经时间校正),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体外稳定性良好.注射18F-FPA后显像,两种荷瘤裸鼠肿瘤均显影清晰,而18 F-FDG和11C-胆碱显像肿瘤仅轻微摄取.荷PC3前列腺癌裸鼠的肿瘤在注射18F-FPA后0.5、1.0、2.0和4.0h的生物分布分别为(6.91±0.72)、(6.99±0.55)、(7.17±0.25)和(6.49士0.74)%ID/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F-FPA合成简单,对荷前列腺癌裸鼠有较好的显像效果,有望用于临床前列腺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hCG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hCG对裸鼠进行皮下注射,计算成瘤率,称量瘤体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瘤组织形态及测量坏死面积;Masson染色观察瘤组织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 两组裸鼠成瘤率均为100%(10/10);与对照组相比,hCG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有增高趋势;HE染色可见hCG处理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呈腺腔样排列,瘤组织内坏死面积较少而范围较小;Masson染色见hCG处理组胶原纤维粗大而致密,而NS组胶原纤维较纤细而稀疏;Ki-67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源性hCG在裸鼠体内实验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