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加强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护理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护士的实战能力。方法针对医院野战医疗所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分析和阐述了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理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认真分析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理管理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近年来圆满完成了维和、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奥运安保、核化生事故救援、海上演练保障等应急救援工作。结论以军事斗争为龙头,以保障"打得赢"为立足点,平战结合,突出抓好战伤护理技术、重症监护、抢救技术及专科护理技术等工作,强化关爱野战指战员的理念和行动是提高卫勤保障护理管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了解平原部队进驻高原山地外训、演习的疾病发病情况,锻炼和检验应急机动和野战条件下军队院校的卫勤保障能力.总结出了高原山地外训、演习常见的疾病谱、发病率及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要:目的摸清寒区部队指战员平时健康状况及流行病发生规律,为制定部队官兵平战时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驻寒区某部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机关干部与部队战士中发病率较高的前4位疾病完全不同。结论 应针对寒区气候环境下的部队官兵各自发病特点,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部队官兵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空降作战、突发性强,时效高,具有作战时间、空间难准确预料等特点,如何做好高技术条件下空降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总部、空军关于机动卫勤力量建设要求和空降作战卫勤保障特点,我们认为,做好空降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高技术条件下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热区部队的演习均选择在与实战条件相似的亚热带山岳丛林荒草地带,且常在夏秋两季进行,其特点是演习规模大、参训人员多、演练时间长、强度大,而隐翅虫活动和繁殖也集中在夏秋季,野外多见。因此,可造成隐翅虫皮炎短期内感染众多参演官兵。2002年至2004年我院担任演习部队卫勤保障任务,对2264例突发隐翅虫皮炎进行诊治,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 针对文职护士的特点和聘用后不同阶段,采取集中岗前培训、开展岗位培训"三结合"、贴近实战强化训练等培训方法.结果 63名文职护士的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全部通过医院和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考核.结论 对文职护士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有策略的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文职护士的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是保证军队医院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武警部队作为担负维护国内和平的重要力量,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赋予部队的新使命,为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有力应急卫勤保障,确实做到“拉得出、救得下、医得好”,成为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院认识明确、准备充分,从实战角度出发,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卫勤保障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上积极探索,应急卫勤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军事外交的扩大,部队医院对外承担着援外医疗、维和反恐行动、联合军演和军事出访等卫勤保障任务。尤其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伤救护卫勤保障方面,将对"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野战医疗所针对新疆特殊的地理特点,积极探索组间模块建设新思路。本文就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总结在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探讨卫勤保障策略。方法根据东风着陆场卫勤保障现状以及前期多次卫勤保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总结出主要做法:(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案;⑵严格筛选技术过硬人员;(3)配备合理药材设备;(4)完成救护载体加改装;⑸重视急救技术培训;(6)强化政治思想教育;(7)进行身体适应性训练;⑻认真参与实战化训练。并提出3点体会:(1)思想与行动重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⑵训练与实战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3)教育与管理并重,是完成任务的底线。结论通过总结出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为后续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和载人飞船着陆后现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和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通过对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护理工作在海上卫勤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及特点,同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海上护理组织,完善医院船护理设施,提高海上护理工作质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条件下登陆作战中抢滩登陆时水际滩头战伤救护已成为现代军队医学研究的重点,水际滩头伤员救治是现代卫勤保障的难点,是衡量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志。水际滩头战伤特点:大多由枪、炮弹或水雷所致,烧伤、爆炸伤、中毒、冲击伤、挤压伤以及其他机械损伤比例增加,多有广泛性组织神经、血管损伤及伤口严重污染救治难度大。抢滩登陆时水际滩头的伤员伤情复杂,若延误救护或救护不当,极易造成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据报道,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在90%以上。因此,进一步研究水际滩头战伤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救护,对提高救治水平、提升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急性应激状态下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部队在特定背景下要经常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演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术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军人的职业特点具有应激性、突然性、艰巨性和高危性,这对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部队指战员的心理影响不能被忽视。对进入3级战备状态下参加反恐演练的武警某部官兵218人的精神卫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军人心理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应急作战是今后一个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分裂事变,采有限规模的军事行动。应急作战卫勤保障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岛岸夹一海”的特殊战场环境,海上卫勤保障活动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海上卫生防疫和防护保障特点,探索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完成应急作战海上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伤员流”是指伤员自火线向后方流动的宏观现象;是在战时分级救治的要求下,战时发生的大量伤员通过前接、后送造成的。其流动状态是卫勤保障进行调控的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医疗后送工作的效率。海军陆战部队伤病员医疗后送是围绕伤病员的有序流动而展开的一系列卫勤保障活动。伤员在后送链上不间断地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治疗;同时,伤员在医疗后送的流动过程中,受到军事、战场、海上环境等影响,不断产生新的信息。因此,伤员流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信息流。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流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对提高卫勤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一个优化效率的数学模型,找到伤员医疗和后送工作的平衡点,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分配卫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军陆战部队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临床护士卫勤保障应急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事斗争准备力度加大,卫勤战备训练和卫勤保障任务更加繁重。针对现阶段部队医院的编制特点及工作任务,我们积极探索在编制护士减少、卫勤保障任务加重情况下临床护士的管理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经验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平战结合抓训练 提高应急事件救治保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战争模式的新特点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对军队医院的护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新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赋予了护理工作卫勤保障时新的任务。护理队伍是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拉得出”,“打得赢”,以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近年来我们从完善战创伤救护组织和训练内容、方法入手,注重提高战创伤急救护理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护理人员的战备意识,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担负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文职护士自我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陈淑琴 《护理学报》2008,15(9):30-32
目的了解担任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文职护士对自我定位、需求期望及参与卫勤保障任务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海上卫勤保障医疗队的32名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文职护士对目前享受的待遇感到满意,同时也感到与目前所履行的职责还不相适应:文职护士能认识到自身差距,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尊重和使用;对担负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缺乏明确的思想动机和足够的能力、信心。结论应针对文职护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合理高效发挥文职护士的职能作用,尽快提高其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卫勤演练中做好护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驻疆部队医院担负的应急、演习、作战等卫勤保障任务繁多,为适应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根据医院在战时担负抽组医疗队支援一线的保障任务要求,我院和地方医院联合组建医疗队,参加了在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条件下的后勤综合保障演练。我们就自己所担负的卫勤保障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战伤护理是战伤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卫勤保障质量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针对文职护士的特点,采取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4周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重视岗位培训,采取熟练临床护理工作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相结合的培训方法。结果63名文职护士卫勤基础理论和战伤急救技能考核优良率达100.00%,其中34名被选为卫勤保障医疗队成员,10名被任命为科室护士长,32名被评为优秀护士。结论根据文职护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培训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文职护十的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寒带林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军委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保障“打得赢”为立足点,平战结合,突出抓好战创伤救护。我院作为军区应急机动卫勤分队之一,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护难点及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