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民用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遥控信号、导航系统和飞控系统的分析,得出对无人机进行高效压制的方法,并根据干扰距离和干信比等指标计算所需干扰信号强度,通过外场试验,验证了干扰效果,证明通过发射压制干扰信号可以达到对入侵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管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天线是通信对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作战效能。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无人机的机载VHF干扰天线,计算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以干扰有效压制区作为无人机通信干扰能力的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计算无人机处于任意姿态时的地面干扰有效压制区的方法。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雷达干扰无人机典型压制干扰航路主要有跑道形和"8"字形两种。文中分别建立了两种典型航路的数学模型,利用航路偏离代价,分别对两种典型航路的持久干扰扇面进行研究,分析了航路偏离代价与干扰距离关系、航路偏离代价与航路纵向长度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采用"8"字形航路飞行的雷达干扰无人机航路偏离代价较小,对雷达形成的持久干扰扇面大于采用跑道形航路飞行的雷达干扰无人机,并求解给出了采用"8"字形航路飞行的雷达干扰无人机最佳航路纵向长度与干扰距离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远距离支援干扰条件下,无人机编队对预警机的压制效果。建立了无人机编队与预警机的对抗模型,提出了干扰效果评估的量化指标。仿真分析了不同干扰无人机编队对预警机探测效能的影响,给出了压制扇面的变化情况,对某固定区域内压制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仿真对无人机编队航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对干扰无人机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机载雷达有源干扰扇面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干扰扇面是指在干扰扇面内最小干扰距离上干扰信号应能压制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扇面,是电子干扰系统重要战术指标之一。建立了机载有源压制干扰下雷达有效干扰扇面的计算模型。在对雷达方向图合理简化的基础上,推导出更加精确的干扰扇面和有效干扰扇面的估算公式。针对机载电子干扰设备的三种典型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有效干扰扇面与干扰距离及目标到雷达距离的关系,可以为干扰机的部署和飞机突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子干扰无人机在雷达对抗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干扰方程,提出其战术使用中的最小干扰距离和最大干扰距离方程。通过单一干扰机仿真,推导出无人机在组阵对抗雷达阵时形成的有效掩护通道,并进一步论述了电子干扰无人机对抗特体雷达时具有的实战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友益 《电子对抗》2008,(1):10-13,44
文章主要对星载和机载SAR实施压制式干扰的效果进行了计算与仿真分析,提出在利用同等有效ERP下实施压制式干扰可掩护目标的距离范围。  相似文献   

8.
0633085基于FDTD方法的通信对抗无人机干扰能力分析[刊,中]/蒋鹏//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21(5).- 44-48(G)天线是通过对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作战效能。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无人机的机载VHF干扰天线,计算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以干扰有效压制区作为无人机通信干扰能力的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计算无人机处于任意姿态时的地面干扰有效压制区的方法。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参8 0633086对映体干扰原理及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分析[刊,中]/李勇//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21(5).-29-32,48 (G)  相似文献   

9.
分析无人机任务航路上的假目标干扰有效性有助于加深飞行航路和任务配置参数的理解。在简要描述假目标无人机的十扰过程和干扰原理的基础上,从空域要求、干扰样式要求、功率要求和航路要求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假目标无人机成功实施干扰所需的前提条件,为判断其在飞行航路上能否彤成有效干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远距离支援干扰下对机载预警雷达压制干扰的干扰方程和压制区,论述了干扰机在不同距离、不同被保护目标高度对机载预警雷达压制区以及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影响,分析了其规律,为机载预警雷达干扰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了干扰环境下基于博弈论的无人机(UAV)群部署与组网方法.首先,基于拥塞博弈,提出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群部署算法(CUD).每架无人机可以通过与邻近无人机的有限交互,实现自主的位置优化,以提高数据采集量,并增强干扰躲避能力.其次,基于联盟形成博弈,提出一种无人机群动态组网算法(USACF),可使无人机群在干扰威胁下...  相似文献   

12.
组网雷达系统是应用两部或两部以上空间位置互相分离而覆盖范围互相重叠的雷达来实施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的系统。为了对组网雷达系统实施有效干扰,可以利用多无人机协同生成欺骗干扰轨迹。无人机生成的欺骗干扰轨迹数目越多,对组网雷达产生的干扰越大。因此,应在保证轨迹合理有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生成虚假目标轨迹。因此,运用无人机空间运动方程建立无人机空间运动模型,通过空间位置的平移变换,在原有轨迹的基础上生成新的合理的虚假轨迹。结合空间内各点的位置关系和限定条件,将对空间运动模型的求解转化为对空间立体几何的求解,简化了运算过程。通过计算可知,9架无人机除生成1条原有合理轨迹外,还可形成3条虚拟轨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干扰天线增益特性设计了无人机的干扰路径,避免无人机机动性能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子干扰无人机在雷达对抗方面的优势,在无人机能量消耗、干扰方程和有效干扰扇面基础上,提出了无人机在时间、频率、空域上协同布阵实施分布式干扰的策略,对无人机形成有效的掩护通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技术,设计了无人机对改进型移动用户设备(IMSE)通信干扰仿真系统,利用该仿真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出了无人机采用不同飞行高度进行通信干扰时IMSE网络性能的指标参数,为研究无人机对IMSE实施通信干扰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在现代化战场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对威胁目标的地理位置定位与目标分配,参与战争中先发制人的首轮电子攻击,实施对战场信息网的入侵与欺骗、对敌防空压制等任务,并在战争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对时间敏感威胁目标实施有效干扰和精确打击,进一步促进了其电子战任务载荷系统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无人作战平台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和关键技术,提出了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远程投掷式无人机的自卫干扰效能进行评估,得出无人机对航母编队中预警机雷达及战斗机火控雷达进行干扰的压制区与暴露区。在此基础上,在考虑预警机使用无源探测设备对无人机进行测向定位并引导战斗机拦截的情况下,基于战斗机从典型角度和不同角度进行拦截,建模分析无人机的突防概率,为远程投掷式无人机干扰系统对抗航母编队作战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多假目标欺骗式干扰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多假目标干扰是一种重要的欺骗干扰样式。分析了无人机多假目标干扰效果的评估指标,建立了多假目标数量计算和标准化模型,最后利用单目标突防被击中模型和突防成功目标数模型对无人机多假目标在不同干扰距离下的干扰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仿真计算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