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伟波  张颖  覃小兰 《四川中医》2008,26(5):109-110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以面瘫穴、偏瘫穴为主穴运用平衡针治疗41例面神经炎患者,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中治愈25例(60.98%),显效10例(24.39%),有效4例(9.76%),无效2例(4.88%),总有效率95.12%.结论:平衡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型)48例,并与西药组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仅显著地提高疗效,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3.
许波良 《江苏中医药》2007,39(10):36-36
2004年以来,我们在常规西医用药基础上加用硝桂散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瘫 ,临床常以针灸治疗。然笔者对本病早期患者中药辨证治疗 ,收到较好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5 2例均符合《临床常见病诊疗标准》[1]中有关诊断标准 ,均为急性期 (7天内 )单侧发病。其中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5岁。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刺组各 2 6例。均在发病初期禁用激素及其他扩血管药。2 治疗方法 中药组以祛风通络之牵正散为主方 ,随症加减 ,药用白附子、白僵蚕、半夏、石菖蒲、丝瓜络各 10 g,苡仁、茯苓各2 0 g。风寒外袭型加蒲公英 30 g,风热外袭型…  相似文献   

6.
三联疗法辨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因乳突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上采用三联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春辉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3-744
目的:掌握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规律,提高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针药并用,标本兼治。结论:针刺和中药相结合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6例,随机分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2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  相似文献   

9.
面部运动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8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艳 《光明中医》2008,23(7):937-938
目的:观察面部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静点及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面部运动疗法。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部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夏静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11-112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Portmann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9%,对照组为9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提高针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颊针疗法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中医科和康复科治疗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则采用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采用颊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6.67%,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采用颊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相较于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杨欢  袁庆东  郭楠楠 《河北中医》2022,(10):1702-1706
目的 观察经筋透刺针法与常规透刺治疗顽固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52例顽固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选穴相同,治疗组26例予经筋透刺针法治疗,对照组26例予常规透刺治疗,2组均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面神经动态观评分和面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静态观和并发症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面神经动态观评分及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后,2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筋透刺针法治疗顽固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常规透刺更能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且在面神经功能分级和整体疗效上有优于常规透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针刺治疗探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而发病。针灸疗法具有调和阴阳、运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之效。应以浅刺、轻刺激为宜。若采用深刺、重刺激,则会引邪入里,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规律,提高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针药并用,标本兼治。结论:针刺和中药相结合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及西药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6例,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病程1~13  相似文献   

16.
王玲姝 《四川中医》2007,25(11):109-1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走罐疗法结合耳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者于发病7天内均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期间均予口服弥可保及维生素B1.两组均于发病后1周始行患侧面部针刺治疗.但治疗组配合走罐及耳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H-B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量表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值均<0.05).结论:针刺、走罐配合耳针及单纯针刺均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显著疗效,但针刺、走罐配合耳针疗效要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西部中医药》2003,16(12):20-21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中医称为“口眼口呙斜”。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是重症面神经麻痹及病程3个月以上患者治疗难度较大,容易留下面肌痉挛、面肌挛缩、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面容及视力,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早期治疗对本病尤为重要。近年来,笔者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针药并用,配合面部、足底按摩,中药熏洗治疗此类患者1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5例均明确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20~52岁,平均37.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最佳方案筛选。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10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西医基础治疗组、中药汤剂组。观察组间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的变化。结果: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子午流注取穴组愈显率96.0%,传统取穴组愈显率92.0%,中药汤剂组愈显率72.0%,西医基础治疗组愈显率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午流注取穴组、传统取穴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汤剂组及西医基础治疗组,而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为取穴方便,使用传统取穴治疗更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20.
针药并用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康训练法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