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甘油在牙膏中的赋形作用为依据,结合对甘油各种代用品(山梨醇、糖浆、饴糖、水解淀粉、酒精、木塘醇、丙二醇、糖蜜、合成甘油、镁盐尿素络合物等)的试验结果,评述了它们的赋形作用。确定了用丙二醇、合成甘油和尿素、酒精的复配物代替甘油的牙膏配方及用丙二醇加山梨醇或甘油加山梨醇代替甘油生产牙膏,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氯-1,2-丙二醇及缩水甘油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昭宁  李会  刘学民  卢飞 《应用化工》2009,38(7):950-953
以甘油为原料,在无水乙酸的作用下与HCl反应合成出3-氯-1,2-丙二醇,优化了3-氯-1,2-丙二醇的合成工艺,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5%(w/w),HCl气体流速20 L/h。然后利用制备的3-氯-1,2-丙二醇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用合成了缩水甘油,最佳反应时间为1 h。产物分别通过GC和IR进行了鉴定,3-氯-1,2-丙二醇和缩水甘油的产率分别可达到84.6%和89.6%。  相似文献   

3.
于丽 《安徽化工》2015,41(2):33-34
以丙二醇和NaOH为原料,在氮气保护及常压条件下合成丙二醇钠,同时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进行考查,并以丙二醇钠为催化剂,探究其在酯交换反应中合成丙二醇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丙二醇钠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丙二醇和NaOH物质的量比为1.4~1.6∶1,温度约为160℃,反应时间约为4h。在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及丙二醇实验中验证丙二醇钠的催化活性,碳酸丙烯酯的转化率为90.43%~93.69%。  相似文献   

4.
醇钠法合成一缩二丙二醇的工艺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诒胜 《安徽化工》2010,36(5):31-32
介绍了一缩二丙二醇的用途及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以乙醇钠为催化剂,用丙二醇和环氧丙烷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一缩二丙二醇的反应原理和工艺流程,从反应温度、压力、精馏方式、催化剂回收等方面对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一缩二丙二醇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充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甘油,合理利用甘油已成为生物柴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甘油新的开发应用,包括1,3-丙二醇、二羟基丙酮、1,2-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的制备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1,2-丙二醇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1,2-丙二醇的用途和生产现状。1,2-丙二醇可用于树脂、增塑剂等,产品需求量巨大。1,2-丙二醇目前主要由环氧丙烷制得,原料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综述了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山梨醇、甘油或乳酸加氢制取1,2-丙二醇和葡萄糖发酵生产1,2-丙二醇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3-丙二醇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丙烯醛为原料水合得到3-羟基丙醛,然后加氢及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生成1,3-丙二醇;以环氧乙烷为原料与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羰基化的合成方法;以葡萄糖和单糖等经微生物菌种发酵产生甘油,继而生成1,3-丙二醇,以及以甲醛、乙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环氧乙烷羰基化、氢化制备1,3-丙二醇和微生物发酵法具有一定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上海化工》2007,32(8):8-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生物基多元醇为原料,催化合成大宗基础化石产品的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最近,通过新催化剂和工艺开发,已分别实现了生物甘油定向转化为1,2-丙二醇和甲乙醇技术。其中,1,2-丙二醇选择性超过98%,转化率达到80%以上;甘油转化为甲乙醇的选择性达到了97%以上,并完成500h催化剂寿命评价,准备进行工业放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薄荷醇、丙二醇和甘油含量的气相色谱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超声辅助下对8种牙膏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6820型气相色谱仪,配19091X-233 WAX极性毛细管柱(30 m×250μm×0.25μ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的标准偏差为0.17~1.15 mg,平均回收率为89.5%~94.4%。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高附加值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副产物甘油,随着生物柴油的规模化发展,副产物甘油的合理利用成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粗甘油的有效再利用有利于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粗甘油可以通过各种工艺路线转化为1,3-丙二醇、环氧氯丙烷、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氢、二羟基丙酮和1,2-丙二醇等具有市场前景的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并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粗甘油利用工艺路线是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和化学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其他工艺路线多数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本文以粗甘油综合利用为中心对目前研究进展和产业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问:看了你刊1979年第4期《以新赋形剂丙二醇制牙膏》和1979年第3期《中性水玻璃在牙膏膏体中的应用》文章后,有些问题不解,希望介绍焦磷酸钠对铝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沐浴液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选择、保湿剂丙二醇和甘油的配比以及中药成分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AES-CAB-35-APG-6501-NaCl表面活性剂体系使用效果最佳,当甘油和丙二醇比例为3∶2时瞬时保湿效果最好,且随时间的增加下降率最低,通过对中药提取物的抑菌率考察为中药沐浴液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催化合成阻燃剂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的一种新方法。该法简便易行,对生产设备要求低,能耗小,无毒无污染。此外,本文还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苹果酯-B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健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3):10-11,15
用柠檬酸作为催化剂,由1,2-丙二醇和乙酰乙酸乙酯通过缩羰基化反应合成了苹果酯-B.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1,2-丙二醇180 g,乙酰乙酸乙酯250 g,柠檬酸5 g,苯220 mL,反应时间5 h,产品收率为60.6%.该产品纯度和香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山梨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做甜味剂、保湿剂,保香剂,柔软剂和增稠剂,以及用于制取维生素C。山梨醇还能做为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代用品,用于牙膏和卷烟工业;也可做为生产表面活性剂、胶粘剂、涂料和合成树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甘油连续生物歧化过程的过渡行为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肺炎杆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过程对稀释速率和底物进料浓度变化的过渡行为反映了细胞生长和胞内物质代谢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体系的过渡响应取决于操作条件变化前后系统所处的状态,当底物浓度由限制状态向剩余状态过渡时,甘油的残余浓度不断上升,而乙醇的浓度则逐渐下降,同时生物量、1,3-丙二醇和乙酸的浓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本文用“甘油浓度变化速率”的概念修正了菌体生长模型,并对甘油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疏水硅沸石吸附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X-Ⅱ型沸石对1,3-丙二醇单组分溶液中1,3-丙二醇的静态饱和吸附量达到121.1 mg/g;在1,3-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溶液中,研究了甘油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盐离子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的甘油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影响较大,吸附时间为14 h时1,3-丙二醇吸附达到平衡,低温及低盐离子质量浓度有利于1,3-丙二醇吸附;对实际发酵液的静态吸附结果表明,增大发酵液pH值可以减少有机酸对1,3-丙二醇的竞争吸附;pH值为7时,1,3-丙二醇吸附量达到102.5 mg/g;筛选了与吸附剂相关的脱附剂,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解吸,解吸率达到86%。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沸石对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动态吸附,1,3-丙二醇解吸率为82%。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沸石吸附法工艺简单,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 1,3 -丙二醇的几种制备方法 ,包括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环氧乙烷羰基化、氢化法 ;单糖或多糖、甘油经微生物发酵法 ;以甲醛、乙醛为原料的方法等。并对这些制备方法进行比较 ,认为环氧己烷羰基化、氢化制备 1,3 -丙二醇和糖类微生物发酵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离子源(Atmospheric pressure solids analysis probe,ASAP)-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聚丙二醇快速分析方法,即ASAP-MS(/MS)方法。优化了聚丙二醇(PPG)样品分析条件;确定了样品的单体结构为环氧丙烷(或丙二醇);计算其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并与凝胶渗透色谱(GPC)、电喷雾离子源(ESI)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样品起始剂组成分别为丙二醇和甘油。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结果可靠,可应用于聚丙二醇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0.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克权 《合成纤维》2001,30(6):12-16
综述了1,3-丙二醇和PTT的合成方法、技术路线,并回顾了1,3-丙二醇和PTT的产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