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为了便于对异构平台下的并行程序性能进行分析,在对可视化技术和并行计算与控制显示平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异构环境下的性能可视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点利用监测代码插桩技术、性能数据事后分析等方法,给出了并行性能数据获取、转换与绘图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过程,为跨平台并行性能数据的采集和转换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在异构环境下该方法对并行性能数据可视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异构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产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构建起多个异构的信息系统.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中异构数据库的数据集成和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数据库连接池的异构数据库集成中间件模型.在此模型中设计了翻译器、分发器、集成器,分别用于数据的格式转换、分解和合并,并对模型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详细描述.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引入了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透明访问和联合查询.  相似文献   

3.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分析了数据格式转换、直接数据访问和数据互操作3种数据集成模式,描述了一个基于GML数据互操作模式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该模型通过使用相应的GML转换接口把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源转化为统一的GML格式文档,通过集成引擎和相应的集成规则对异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师》2017,(2):47-49
本文针对异构环境下在线考试系统的集成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不影响原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成平台,实现异构数据库到XML格式文件的转换,使得异构环境下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共享数据。重点论述集成异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异构数据源集成的需求、系统功能模块设计、XML数据集成设计。包括包装器、查询处理模块、结构处理模块的设计,实现由不同数据库到XML格式数据的转换集成,实现了在线考试信息系统中异构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学生精准资助设计多源异构数据仓库系统.首先设计系统整体框架,其次设计系统开发流程,再次详细探究多源异构数据源与仓库建模,最后进行数据ETL与数据分析.此系统可为顺利访问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相关数据提供统一平台,便于转换动态业务数据,实时综合查询数据、挖掘数据、多维分析数据,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的决策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互联网产生的异构数据集成问题,首先提出基于云计算环境下采用中间件方法,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为交换数据介质,实现异构数据的无障碍获取,特别是对于非结构型数据,采用全文检索方法实现对非结构数据的转换;其次构建异构数据集成的结构模型,并分析模型中各组件的功能;最后研究了实现模型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异构数据到XML文档的转换和生成问题,以及对转换后的XML文档的解析问题,采用Java编程语言使用XML文档作为数据交换介质,从而实现异构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7.
异构数据库数据类型转换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慧  孙芙  李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461-2463,2478
近年来,异构数据的转换和集成是企业应用集成(EAI)一个重要部分.对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和共享也成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参考了其他数据转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文件的数据转换模型DCMHD(Data Conversion Model of HeterogeneousDatabase).通过模型自定义数据类型,数据库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可以简化为数据库与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并且采用XML作为传输介质,易于异构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最后给出了模型的主要实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MES在多厂环境下,各系统采用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形成的异构现象,提出一个有弹性、可适应异构环境的多厂数据集成架构(MPDIF).数据集成过程中使用了数据集成代理、工厂代理与数据提取代理三个软件代理解决数据异构问题,并整合各工厂MES的信息,达到多厂生产活动监视和追踪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异构数据转换关键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兴春  严浩  丁鲲 《计算机工程》2008,34(17):42-43,4
针对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异构数据共享使用问题,结合Object Pascal语言在功能及逻辑性方面的优势,设计异构数据转换流程和步骤,分析异构数据转换的关键技术,提出数据转换规则动态定义、动态校验编译及调用执行方法,描述基于该方法的异构数据转换实现过程。实践结果证明,基于该方法的异构数据转换技术具有可行性且转换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源异构的空间数据成为空间信息共享的瓶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成为当前GIS(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GML(地理标记语言)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解决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向GML文档的转换,GML与空间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以及GML向SVG(可缩放矢量图形)的转换,并使用WebService技术,在Microsoft.NET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从而实现了基于GML的空间数据集成和基于SVG的空间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XML的异构数据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构数据集成为不同自治、异构、分布的数据提供一个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本文提出一种数据仓库-中介器数据集成方案,引入数据缓冲机制,将历史数据存入中心数据库中,频繁访问的静态数据写入数据缓冲区,提高了异构数据查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Linked Data项目被提出以来,大量的开放关联数据被发布到语义Web上,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的生物途径数据集。为了使生物学家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开放的数据集,对基于Linked Data的生物途径数据可视化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生物途径可视化模型和展示布局方案,并且采用标识符动态映射实现了多源生物途径数据的浏览,最终开发了基于Linked Data的生物途径数据查询可视化系统——BioPW+。该系统应用语义Web技术,依靠SPARQL查询来定位生物途径的基本信息,然后基于Open PHACTS平台获取生物途径元素的详细信息,最终Web界面采用力导向图布局、Sankey图布局对生物途径数据进行展示并提供多种交互操作。与已有的仅仅基于某一特定数据库的生物途径工具相比,BioPW+系统基于Linked Data,可以同时一次性展示多个数据集中的生物途径数据及与其相关的其他生物化学数据,极大节省了时间并增强了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解决异构数据库的集成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信息系统存在大量的异构数据库,如何集成异构数据库、解决信息孤岛现象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集成异构数据库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方案,提出了从异构数据库抽取和转换数据的新方法,提出了ODBC用于数据抽取过程的思路,提出了数据转换规则集的概念并用于数据抽取过程中。数据仓库的建立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系统中信息的集成,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信息源。  相似文献   

14.
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是有效使用大量、分布、异构数据源的先进技术,自出现以来就成了现代DSS数据管理子系统的核心,为DSS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数据仓库中的元数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红兵 《微机发展》1999,9(5):44-48
数据是数据仓库的基础,而元数据和访问元数据的工具决定着用户利用数据仓库中数据的能力。本文研究了元数据的收集、维护和配备,简要介绍了其与数据访问工具集成的几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作为一种系统地检查和理解大量数据的工具,能有效地帮助商业企业从不断积累与更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数据挖掘被引入到商业市场研究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数据挖掘技术入手,分析了数据挖掘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数据仓库技术是近几年来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仓库中已存储的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本文主要探讨了构成数据仓库的各种因素,并设计了一个面向销售的数据仓库,使读者可以 清楚了解数据仓库的建立过程,以及Microsoft SQL Server(tm)7.0工具的简单应用。最后,是作者对数据仓库及Microsoft SQL Server(tm)7.0工具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数据质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数据质量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数据质量的定义和质量提高策略的分类,然后对数据质量研究涉及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质量提高技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数据质量提高工具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一个评估驱动的数据质量提高框架,并对数据质量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tools to support learning activities is nowadays generalized. Several educational registrie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ICT tools in order to help educators in their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These registries are typically isolated and require much effort to keep tool information up to date.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paper explores whether educational tool registries can be federated to other datasets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Web of Data.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and following the Linked Data approach, this paper proposes to collect data from third-party sources, align it to a vocabulary understandable by educators and finally publish it to be consumed by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This way, an incipient educational dataset can be automatically created and easily maintained, since non-educative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from updated third-party sources. A case study with practitioners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about ICT tools provided by this dataset is understandable and useful for educators.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Web of Data can be used to obtain suitable tools for real educational settings, thus overcoming the sustainability problems of existing ICT tool registries.  相似文献   

20.
Data integration is a key challenge faced in pharmacology where there are numerous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spanning multiple domains (e.g. chemistry and biology).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the Open PHACTS consortium has developed the Open PHACTS Discovery Platform that leverages Linked Data to provide integrated access to pharmacology databases. Between its launch in April 2013 and March 2014, the platform has been accessed over 13.5 million times and has multiple applications that integrate with it. In this work, we discuss how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can extend the classical Linked Data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to facilitate data integration. Additionally, we show how the Open PHACTS Discovery Platform implements this extended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