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对立体几何考查的重点是空间想象能力、看图、画图、理解图的能力.在高考出现了很多与典型空间模型相关的,甚至很难的大型立体几何题时,考生做得并不顺利,感觉到无从下手,其原因就是典型的空间模型认识不足以及熟悉几何环境意识不够,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将典型的立体几何模型运用到解题中,不仅可以将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还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转化思想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由于立体几何的内容相对独立,它不像函数或不等式那样,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高考始终坚持考查立体几何的主体核心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概念辨析、位置关系探究、空间几何量的计算,并考查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一般综合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近几年高考试卷涉及动点和动直线的试题较多,此类试题比较抽象,难以捉摸,是考生难以突破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构建空间模型,以“静”制“动”来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丽 《数学通讯》2014,(1):19-23
立体几何高考命题是一道最富有特色的靓丽风景线.作为中学数学传统的主体内容之一,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始终把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距离的计算作为考查的重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演绎推理能力等传统的考查方式,仍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李斌  宁连华 《数学通报》2013,52(4):39-40,43
立体几何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最有力工具,也是数学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趋势,即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判断相关几何元素之间的垂直、平行等位置关系.应当说,该题属于中等偏易题,侧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阅卷过程中发现解答的正确率并不高,出  相似文献   

6.
鲁前国  刘欣 《中学数学》2023,(19):74-75
立体几何中的动点轨迹问题,是一个不会被忽略的问题,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是一类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好题型.本文中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从方程角度探究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7.
一、常规的考题 立体几何高考,强调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判断与证明,注重表面积与体积、距离与角的计算,关注空间想象、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分析2011年各地高考理科立体几何试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证明三种平行、三种垂直,计算三种距离、三类角,这些题在解答题中的位置相对靠前,都可以称之为常规题,甚至可以看作是注重基础的形似题.  相似文献   

8.
1.考点透视 立体几何在历年高考中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近几年的高考中,立体几何的考查内容比较稳定.基本特点是“小题考基础,大题考综合”.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为2~3道)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如空间图形的识图、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空间角与距离的求解、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其中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常会与命题、充要条件等有关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9.
作为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这两大数学能力的重要工具,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断减少,难度不断降低,如沪教版高三数学教材中,平面与平面垂直、三垂线定理等内容已被删除.特别是空间向量的引人更是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前一些需借助演绎推理来完成的思考过程往往被计算所代替.这让许多一线数学教师在传统的立体几何教学与以空间向量为工具的现代立体几何教学之间徘徊,难以取舍,立体几何应该怎么教,教到什么深度和广度,是目前中学数学教育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主要研究空间的直线、平面和简单几何体及它们的几何性质、位置关系的判定、画法、度量计算以及相关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立体几何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试题一般以"两小题一大题或一大题一小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17-23分左右.笔者选取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科卷的第19题进行例述.  相似文献   

11.
例谈利用向量法求解2004年高考立几综合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立几综合题,求空间距离、空间角及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题盛行不衰的主题,而利用向量法处理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稳定性.下面举例谈谈向量法求解2004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常见几何体的体积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考点和学习难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转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高考中,经常考査三棱锥、四棱锥、三棱柱的体积问题,笔者重点研究三棱锥体积的求解.  相似文献   

13.
4·3关于立体几何的教学立体几何的教学是一个困难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学立体几何可以培养“空间想像力”.其实,什么是空间想象力说来也玄,下面举一个例,在近年高考与各种“辅导材料”中,这种“题型”的内容很多.下面可算是最简单的了.设有一个立方体,边长为1,过O′,A,C三点作一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少动态的立体几何问题,这类试题新颖别致,构思精妙,让立体几何“活”了起来,同时又使立体几何题意更新颖,题目更灵活,考查更全面,思维更广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下面分类对这些精彩题型逐一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15.
庞新军 《数学通讯》2011,(10):14-16
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常见的几何体,立体几何中许多概念、定理都可以用正方体的点、线、面的关系来说明,因此正方体有“百宝箱”的美称.高考立体几何题中正方体有许多新的视角,如探究点、线、面存在的个数问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究其原因是这一类问题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价值.下面加以分类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本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空间的直线和平面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利用空间观念和公理化体系处理数学问题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必备知识.高考中的立体几何试题,一般把立足点放在对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考查上,学习时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注意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区别和联系,防止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中的运动问题一般是指在立体几何中含有动点、动线或动面的一类问题.由于这类问题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同时这类问题比较新颖且灵活性较强,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感到无从下手或没有太好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现在我们对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立体几何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点主要包括: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论证、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等.一般设计两小一大共三个题目,分值为22分左右,约占全卷分数的14.7%.立体几何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基本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一般题目难度在中等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立体几何内容承担着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高考中经常以立体几何知识为载体,考查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知识交汇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仅涉及了立体几何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巧妙地考查了求轨迹的基本方法,是较为活跃的创新题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立体几何主要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当然,也培养了演绎推理能力.而课改后的立体几何借助于空间向量,把立体几何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表述为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可以回避添作辅助线等冗长的演绎推理过程.由思辨数学转化为算法数学,使解题有规可循,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大学的后继课程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使演绎推理与代数计算融合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