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早产发生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淑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073-1075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早产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并对其分娩方式、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前置胎盘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而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臀先露及双胎妊娠亦是引起早产不可忽视的因素。孕龄小死亡率明显升高,特别是孕龄〈32周者,高危因素愈严重早产儿死亡率愈高。阴道分娩者早产儿死亡率高。结论:早产因素多且复杂,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且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的主要因素,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元月~2003年6月106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因素所致早产儿的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年龄≤18岁或≥35岁、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规律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在孕30周后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做好围产期保健、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才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余华  ;唐茜  ;杜丽君  ;李华斌 《华西医学》2009,(10):2632-263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2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引起早产的母亲因素以胎膜早破、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及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为早产的重要因素,而引起早产儿常见疾病的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等。而呼吸衰竭、新生儿休克、多器官衰竭则是引起早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早产原因以母体因素为主,故加强孕期保健,积极防治母亲的有关并发症,同时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早期干预,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防早产的发生,分析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总结晚期早产儿的临床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晚期早产儿9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01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原因,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足月新生儿与晚期早产儿早产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宫内发育迟缓、孕期感染性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为晚期早产儿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发育迟缓、孕期感染性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均是晚期早产儿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晚期早产儿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早产原因较多,临床结局较足月新生儿更差,并发症多,需要引起重视,做好诊疗工作,避免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的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32周者;剖宫产组和阴式分娩组中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发病率(尤其是颅内出血)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孕28~36周的PE早产94例(重度组),与同期自发早产241例(对照组)进行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对比。结果:早期早产和中型早产儿平均出生体重,重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早期早产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早产儿。结论:不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还是自发早产,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娩孕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产儿的病因及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该院入院早产儿病历。结果:胎膜早破是早产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依次为窒息、肺炎、硬肿症、呼吸衰竭、呼吸暂停、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等。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好孕期高危因素的监护,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是防止和减少早产儿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沙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52-8353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以及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01/2007—12住院分娩早产病例280例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感染)、子痫前期、多胎妊娠、胎位异常,产前出血为早产原因的前5位。其中产前出血,子痫前期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与孕期产妇未作产前检查相关。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背景:母亲孕前、孕中疾病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被认为是早产病因研究中最确凿的危险因素和重复性最好的研究结果之一,父母亲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否也与早产的发生有关?目的:了解父母亲社会经济状况与早产发生的关系。设计:以早产儿和正常出生儿的父母亲为观察对象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对象:早产儿(n=227)来自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和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符合早产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n=750)来自以上两所医院,分娩孕周38-42周且出生体质量3000-4000g的正常新生儿,两组性别构成相同,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1周。方法:对早产儿和正常对照新生儿的父母亲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母亲产科因素主要参照围产期保健卡及婴儿的医院出生记录,父母亲的社会经济、生活行为及人口学的调查则是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父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年家庭收入和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结果:按实际完成处理,最终进入分析的早产儿227人,正常对照新生儿为750人。母亲分娩年龄〉35岁(正常对照组为≤25岁)、母亲职业为教师及无业者(正常对照组为2人)、孕期母亲吸烟、饮酒、父亲职业为农民(正常对照组为2人)、父亲吸烟、吸烟时间长、父母亲文化水平低(正常对照组为大专及以上)和家庭收入低于3.5万元(正常对照组为≥3.5万元)等因素是发生早产儿的危险因素(OR=1.629~15.701)。结论:母亲职业为教师、父亲职业为农民、年家庭收入低、父母亲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与早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志英 《华西医学》2009,(9):2413-2414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26例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发生率为5.0%,胎膜早破(PRO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早产儿结局无明显差异。破膜时间12 h内和12 h以上两组间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预后与早产病因相关。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云 《临床医学》2005,25(7):62-62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8例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早产儿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周,34 1~36 6周两组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多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胎盘因素占据早产病因前五位。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其死亡比率越高。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早产的相关因素和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绮涛 《临床医学》2007,27(1):46-47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80例早产儿作研究组,并取同期足月分娩38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围生儿情况统计。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胎位异常、内科合并症、子宫畸形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因素,早产组发生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明确早产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加强产前检查及监护,是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的产科相关因素:707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产科相关因素与脑性瘫痪发生的关系。方法:对707例1~7岁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病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性瘫痪病因中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占39.0%,新生儿重度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占30.69%,新生儿持续性黄疸占24%。双胎、巨大儿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均可发生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继而导致脑性瘫痪(1个患儿可有两个以上病因)。早产、低出生体质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持续性黄疸为脑性瘫痪发生的三大主要原因,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重度脑性瘫痪概率[Ⅰ~Ⅱ度脑性瘫痪患病率为71.4%(240/336)]更大,与足月儿、正常体质量儿[50.4%(87/37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2.58,59.252,P&;lt;0.01~0.001)。脑性瘫痪患儿的分娩方式、胎次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胎儿早产、出生时低质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持续黄疸等产科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早产仍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开发症之一。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许多并发症而生存率低下,即使存活的早产儿也常合并严重的疾病。近年来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早产儿的死亡率约5%而发展中国家与之相比则更高,国内报道为12.7~20.8%,虽然随着所生儿抢救技术及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早产仍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安全。有报道称在围生儿死亡中,早产死亡约占50%左右,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我们探讨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的预后,加强对早产的认识,为我们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683例早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及早产儿发病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683例早产的原因,与300例足月产相比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的差异。比较孕28-31^+6、32-34^+6、35-36^+6周和足月孕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占44.22%,是引起自然早产的主要因素;约27.09%的早产原因不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早产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与孕期多种因素有关,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本院3年间死亡的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死亡病例中早产儿18例(75%),其中胎龄<32周13例(54.2%),32~37周5例(20.8%),足月儿6例(25%)。早产儿中主要并发症为肺透明膜病(6例)和先天畸形(5例),另外尚未查明原因及因为早产未进行进一步治疗者7例。6例死亡足月新生儿均合并先天畸形。结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先天异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预防孕期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内ICU、感染病房、儿科等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本院3年间死亡的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死亡病例中早产儿18例(75%),其中胎龄<32周13例(54.2%),32~37周5例(20.8%),足月儿6例(25%)。早产儿中主要并发症为肺透明膜病(6例)和先天畸形(5例),另外尚未查明原因及因为早产未进行进一步治疗者7例。6例死亡足月新生儿均合并先天畸形。结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先天异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预防孕期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内ICU、感染病房、儿科等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产的围产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8 a来分娩的新生儿2 678例,分早产儿、足月儿两组,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孕母年龄、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高征、产前检查等围产因素.结果早产儿发生率为6.04%,早产儿组与足月组对比,除母亲孕龄无显著差异外,余均有显著差异.胎龄愈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结论减少早产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俞君 《临床误诊误治》1998,11(2):124-125
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误诊率相当高。本文对我院1986年1月~1996年12月间经尸检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38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28例,女10例;早产儿20例(52.6%),足月儿18例(47.4%),孕龄最小者22+5周;出生体重<1500g8例(均为早产),1500g~2499g18例(其中早产2例,足月10例)。2500g~4020g12例(早产3例,足月10例)。分娩方式:剖宫产12例(早产4例,足月8例),臀位助产8例,余为正常产。围产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均为早产儿),前置胎盘4例(均为早产儿)…  相似文献   

20.
郑丽敏 《临床医学》2014,(2):115-117
早产儿概念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发生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不明确,主要原因多与母体因素有关,常见如母亲在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妊娠后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多胎,子宫、胎盘、脐带异常,羊水过多,多胎及胎儿畸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导致早产。早产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脏造血系统等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死亡,临床常见并发症有围生期窒息、呼吸暂停、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低血糖、硬肿症、畸形、感染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胎龄愈小,体质量越低,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越高。因此要加强早产儿监护,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NICU已普遍建立,医护质量亦在逐步提高,早产儿生后的观察、监护、治疗措施越来越完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