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前言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其治疗策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的开发应用,使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日渐受到重视,成为更科学合理地对乳腺癌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新概念,是指对非转移性乳腺癌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内分泌治疗,其目的是使那些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乳腺癌原发病灶和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90年代,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5年1月2日,我国北方部分从事乳腺癌临床工作的专家,根据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参考乳腺癌治疗的国际指南,就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基本共识,由执笔者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3.
luminal型乳腺癌的激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因此,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地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能使luminal型乳腺癌降期,也能提高保留乳房率,并能为术后系统治疗提供有效的生物学信息。由于绝经前与绝经后luminal型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存在较大区别,同时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时间仍在不断研究及探索中,笔者就luminal型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其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2%[1],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作为复发转移后的补救治疗。因此,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正确把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掌握最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过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1896年,当时Beatson首先报道了3例晚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斌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9):689-692
新辅助化疗已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规范疗法,但对难以耐受化疗毒副反应的老年人局部晚期乳腺癌则是一治疗难题。文献资料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一有效方法,且患者易耐受。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保乳手术率看,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第三代AI)效果明显优于他莫昔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绝经后ER(+)和/或PgR(+)的局部晚期或肿瘤较大的乳腺癌提供了一很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三苯氧胺一直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近年来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也在不断研发,如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全文主要就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用药策略及药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总结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的新进展,探讨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应用HighWir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荆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26条.纳入标准:1)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2)他莫昔芬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3)芳香化酶抑制剂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4)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综合评价.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1篇.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乳腺癌治疗手段,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较化疗有独特的优势.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目前尚未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的治疗适用对象、治疗药物的选择、用药周期和剂量、疗效评估等多个内容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简介】在本次讲座中,张毅教授首先介绍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三阴性乳腺癌不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而且复发率高,更易在术后短时间内发生内脏转移。接着,张毅教授详细介绍了三阴性乳腺癌新的基因分型方法,然后从新辅助化疗策略、新辅助化疗后辅助治疗策略和术后辅助治疗策略3个方面对三阴性乳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肿瘤的降期和局部控制,且副反应较轻。现综述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一些临床试验及生物学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乳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绝经后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7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2.5%;来曲唑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苯氧胺,起效时间更短且不受CerbB-2的影响.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来曲唑疗效优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乳腺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斌 《中国癌症杂志》2005,15(5):422-425
老年人乳腺癌与年轻人乳腺癌相比,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临床以局部性或局部晚期癌较多。因老年患者生理变化,且常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原则应选择对患者创伤及不良反应最小而能获得最大疗效的综合治疗,除基于疾病的分期外,要注重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患者体力情况、重要脏器器官功能及对拟定疗法的耐受能力。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早期乳腺癌ER( )者,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术后加或不加放疗,辅助以内分泌治疗可达到满意控制肿瘤效果。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肿瘤较大,ER( )者,可采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3rdAI)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肿瘤缩小后采用缩小手术切除范围术式。对全身复发、转移高危及ER(-)患者,如体力情况尚好,可化疗。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肿瘤的降期和局部控制,且副反应较轻。现综述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一些临床试验及生物学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化疗、放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科学、有机地结合能使乳腺癌治疗的疗效达到最大化而不良反应最小。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辅助化疗结束后再内分泌治疗\[1-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而最佳内分泌治疗和放疗时序安排在临床选择上却非常重要。为此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有着显著进展,其中尤以芳香化酶抑制剂在辅助治疗的结果引人注目。多项大型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疗效优于三苯氧胺(TAM),向其“金标准”的地位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为了追踪国际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动态,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发展,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成为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的又一热点.大量试验证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乳腺癌的局部控制率,进一步提高保乳手术率,其中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可能优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术后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上市,各种辅助治疗的方案及理念不断更新.在众多药物、方案中如何选择,哪些患者对辅助化疗获益,哪些患者对内分泌治疗获益,哪些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获益,仍是被关注的热点.对30年来国际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回顾,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阐述了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中的新热点,芳香化酶抑制剂是其中的一类重要药物.与三苯氧胺相比,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妇女的新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尚有一些治疗相关的问题值得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绝经前患者,术后五年的他莫昔芬(TAM)一直是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诸多旨在提高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研究的发表与更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取得较多的进展。本文围绕绝经前乳腺癌阐述当前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情况,主要分析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药物性卵巢功能抑制的地位、它们之间联合的优势人群、药物使用的时限等,探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TNM分期及术后治疗方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经空芯针穿刺取材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临床证实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2周期治疗,继之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并做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与化疗前的检查结果比对。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明显缩小,11%达到完全缓解(CR);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21.6%达到完全缓解(CR);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相符,不符合率分别为46%、37%和12%。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有一定作用,但因其影响了术后病理结果,不利于医生制定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结合放疗和(或)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模式。尤其是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以及新药的不断问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途径,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保乳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