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灸疗法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渐走向世界。要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辨证准确,辨经明了,选法适宜,配穴合理及重视手法,讲求实效。同时结合临床详细介绍了辨经、选法、配穴及针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经脉配穴法选穴针刺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10只为空白组;50只制作为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针刺组A、B、C、D各10只。针刺组A取本经配穴,B取表里经配穴,C取同名经配穴,D取他经配穴,分别给予电针治疗7d。7d后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胃黏膜及血浆PGE2、SS、TNF-α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和TGF-α的表达。结果:PGE2浓度,针刺组A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针刺组D;胃黏膜及血浆SS浓度,针刺组A、B、C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且A明显高于B、C、D;胃黏膜及血浆TNF-α浓度,针刺组A、B、C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针刺组D(P0.01),其中A、B低于C;与其它组比较,针刺组A能上调EGF及TGF-α的表达(P0.05,0.01)。针刺组B能上调EGF的表达(均P0.05,0.01)。结论:通过选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TNF-α释放,促进内源性保护物质PGE2、SS合成及EGF和TGF-α在胃黏膜的表达有关,但存在差异。本经配穴法作用最明显,其保护效应与以上各方面均相关;表里经配穴法侧重于调整TNF-α、SS的合成、释放及促进EGF的表达;同名经配穴法侧重于调整TNF-α、SS的合成、释放;他经配穴法则对上述调整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缪刺法是针灸疗法中的~种常用的取穴方法,与巨刺法有相同之处,其特点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绿刺原本多用于病邪在纽而未深入至经,点刺络脉,使邪随之]而出(‘1。本文介绍的局部经刺疗法治疗癌症与传统时期刺法通然不同,而是综合运用了远道刺和巨刺的原理。(灵枢·官针)中“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阐述的就是此理。局部经刺法综合运用了左右配穴法和上下配穴法及阿是穴法等取穴方法和原则。临床上我们应用此种方法治疗癌症11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河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110例…  相似文献   

4.
两种配穴法针灸治疗手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配穴方法针灸治疗术后肠麻痹的疗效。方法96例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患者分为募-合配穴组44例、俞-合配穴组52例,观察针刺治疗肠麻痹的疗效。结果两种配穴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俞-合配穴组效果优于募-合配穴组(P〈0.05)。结论配穴法针灸治疗手术后肠麻痹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远道单穴临床运用广泛,总结其运用规律有本经远道取穴、表里经远道取穴、手足同名经上下取穴、原络穴主次配穴、八脉交会穴取穴、对应取穴等7种。通过该文探讨,利于发挥针刺治疗急性病症的优势,为针灸医师选穴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按重点选病定题,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证分型、辨病辨证论治,在肯定疗效,不断提高疗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被认为是达到高级结合的临床结合形式。辨证是中医的特点,辨病是西医的长处。在实践中人们已看到单纯的辨证或辨病都有缺点。比如单纯  相似文献   

7.
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为治疗思路,首选督任经以调阴阳,次取脾胃肾以养先后天,辅取肝心经以促气血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形成了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郭学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371-2371
三辨论治法是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经论治法的简称,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提出并运用到各种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诊疗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文章介绍了三辨论治法综合诊疗风湿性疾病的思路方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主要为局部取穴,亦有其他取穴法。根据中医分型选取穴位辩证施针。(1)营卫不调,风邪袭络型,取手足阳明经穴,用平补平泻手法。(2)气血虚弱,寒邪袭络型,取手足阳明经穴,足太阳经穴,用补法。(3)风热郁络型,取手足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为主,兼配厥阴经穴,用泻法。(4)气滞血瘀型,取手阳明经穴,兼手足太阳,少阳,足厥阴经穴,用泻法。均取患侧穴位,主穴为阳白、鱼腰、四白、颧骼、迎香、地仓、颊车、牵正、合谷、配穴选翳风、太阳、风池、太冲等。  相似文献   

10.
推拿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诗佞 《现代康复》2000,4(3):380-381
目的:对腰椎间突出症主要体征腰腿痛达到康复。方法:采用穴位推拿法加中药辨治,通过70例病人临床观察。结果:疗效满意,优54.2%,良22.9%,可17.1%差5.8%。结论:此病用选穴辨证施推拿法加中药,疗效优越,并对此病主要体征、适应证提出建议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酲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百会、耳门、听宫、听会、晕听区等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梅尼埃病,结果:醒脑开窍法治疗梅尼埃病38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结论:本法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巩固,无毒剐作用的特点。不失为治疗梅尼埃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为主治疗,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胶囊治疗,总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都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优于茴拉西坦药物治疗,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8年)、Pubmed(1966—2018年)中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分析总结穴位埋线治疗该病的选穴、埋线材料、治疗方法、介入时期、频次、疗程、疗程间隔、疗效、随访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纳入88篇文献,其中65篇采用辨病选穴,占73.86%;常取患侧面部阳明经经穴进行单穴、透穴或多穴结扎埋线;材料多用普通羊肠线,占82.95%;治疗方法以单一埋线疗法为主,占57.95%,常配合针灸等其他疗法;埋线方法常选套管针埋线法,占69.32%;适用于周围性面瘫的各个时期,以病程1月的慢性面瘫多用,治疗频次多为两周1次,3次1疗程,一般治疗一个疗程,疗效及安全性较高。结论: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董恒  刘跃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47-149
目的:回顾近10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文献报道,从选穴角度系统总结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现状,归纳针灸治疗取穴规律,为今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相关文献,检索词“针灸,痉挛性偏瘫,肌张力增高”,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针对性较强的相关文献,并作初步分类,同类文献首选近年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章。排除重复及综述类文献。对所选论文进行查找全文。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2篇相关文章,其中53篇属于重复及综述类文献,对符合标准29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 资料综合:①传统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循经辨证选穴:包括阳经选穴、阴经选穴、阴阳经辩证选穴(现在临床多采用阴阳兼顾,或以阴经穴为主,配以阳穴,或以阳经穴为主,兼配阴穴,协调阴阳)、督脉经选穴、经筋刺法、腹针和特定穴治疗。②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指导选穴:协调平衡肌张力,根据现代康复学原理及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应以协调肌群间张力的平衡为重点,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协调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张力,抑制痉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从现代生理解剖学角度,提供夹脊穴、锥体区、神经干、头针治疗的生理基础。③综合疗法:主要采用针药结合、多种针法结合及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等方法。 结论:针灸在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具有独特优势,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多样化,取穴规律多,但疗效评价缺乏统一量化标准,选穴配伍缺乏优化组合方案,对针灸治疗机理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三才配穴治疗仪联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科治疗的98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使用乳腺三才配穴治疗仪联合中药外敷加口服,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 经过治疗本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8%,特别是对乳腺疼痛的治疗尤为显著.结论 乳腺三才配穴治疗仪联合中药内服和外敷以及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大部分患者治疗周期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疗法辨治以其疗效肯定、无创伤性、灵活的辩证加减、不良反应少为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笔者采用自拟三金六子饮辨治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丹参饮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结合辨病酌情其他方药配伍。结果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变化复杂,故而应用时,需按病情辨证论治,结合辨病,酌情伍用其他方药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及学习 ,而且患者需长期服药 ,一旦忘服 ,患者血压立即反弹 ,极易导致高血压危象。为此 ,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物理疗法即磁珠压迫耳穴法及心理调护治疗高血压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76例中男 30例 ,女4 6例 ,32~ 6 8岁 ,病程长短不等。1 2 治疗方法1 2 1 物理疗法 用 0 1cm× 0 1cm的磁珠 ,选降压沟、神门、心、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随证配穴肾、脑点、肾上腺。先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 ,患者取坐位 ,用 75 %酒精消毒所选穴位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治疗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耳门、听宫、听会、恩聋穴、晕听区等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耳聋病,结果:醒脑开窍法治疗耳聋343例,治愈140例,有效161例,显效40例,无效1例。结论:本法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巩固,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不失为治疗耳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医学》1982,(9)
(一、二题同中医基础,见本刊1981年第6期) 三、配穴原则有几种?试分述之。(10分) 四、俞募穴在临床上如何运用?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10分) 五、列出常用七种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名称,其中提插、捻转二种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怎样?试分述之。(10分) 六,胃脘痛的辨征施治、配穴、针灸治疗等方法怎样?(1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