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事务所简介源计划建筑工作室2007年由何健翔和蒋滢在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创建,其成立初衷正如其名称所蕴含的意义:回归建筑和空间本源,在空白地带探索新的建筑空间范式和前景。源计划试图在当代中国强大的"制造"氛围下以建筑和空间设计为平台,建立一套跨越技术、艺术、影像、媒体等领域的空间建构策略,在为现实问题提供出色空间思路的同时,坚持把建筑设计作为对城市经济现实进行批判性研究的手段,并不断保持二者的平衡。2012年底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进驻位于广州荔湾区老广州啤酒厂,把厂区麦仓顶层改造成自己的工作空间。工作室目前的项目涵盖城市设计、建筑、空间和展示、甚至产品等不同空间尺度。对珠三角城市历史和记忆的保护是源计划近年的设计和研究重点,其作品获邀参展两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源计划近年的建成作品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主要案例包括2013深港双年展主展场价值工厂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万科北京回龙观超小型住宅研究设计及在建的东莞松山湖标准化基地住宅,深圳大鹏旅游新区iD Town美术馆,EMGdotART文化艺术基金会分别位于广州、上海和北京的文化中心,和今年刚将落成的意大利威尼斯展馆。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2,(3):211-211
6号建筑的设计挑战是如何延续总体设计所定义的单体建筑的自治性.同时创造全新的高密度、多样化小单元居住和商业空间,最大限度地赋予年轻人以更多的自由空间与可能性。在南北向相对狭长的建筑用地范围内我们尝试把建筑体量分割为两个厚度为5.3m的片状建筑.每片建筑包含各种大小不一的居住、工作、商业以及彼此混合的空间单元。  相似文献   

3.
源计划/O-office   当城市在土地价值被释放的一刻,城市被注入无穷的政治和经济勇量,导致物质井喷,冲击一节旧有的存在物和价值.当难以驾驭的物态运动使城市出现巨大裂痕时,传统建筑学便难以发挥作用,或者干脆加剧这种分裂.……  相似文献   

4.
<正>源计划在2012年开始将位于广州历史最老的广州啤酒厂建于1960年代的麦仓建筑顶层改造为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这栋38m高的历史建筑坐落于广州老城北郊的珠江支流增埗河南岸,与对岸的高层住宅小区形成有趣的城市景观对比。原麦仓顶层空间曾为让小麦颗粒注入12个圆柱形的混凝土筒仓的运输空间,地面满布方形孔洞。筒仓群上部的空间通过一个桥型建筑与垂直运输塔相连。筒仓群上方40m长的主空间被改造为事务所的主要设计大厅,建筑师们利用空间两侧外墙开凿的落地窗使筒仓顶靠外的半圆空间成为工作室的空中  相似文献   

5.
一、源计划 20世纪90年代初的广州仍然接近于儿时短暂居住时印象中的城市。从大学校园往市中心十六七公里的路程接近一半仍是郊区的乡村,完成这段路程唯一的方式只有一路公共汽车。5年后也就是我们大学毕业时的广州却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城市。  相似文献   

6.
源计划(建筑)工作室:蓬勃的商贸经济和城市发展所积聚的能量使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空间状态在10年以前就广泛成为建筑学术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源计划 《城市建筑》2009,(12):74-78
上 过去几年中发生的大事件实在太多,以致令人对宏大事件产生麻木。于是我们试图从平凡细微的事件中,从所处的大时代背景的相反方向开始我们的建筑叙述。  相似文献   

8.
<正>源计划(建筑)工作室(O-office Architects)是何健翔与蒋滢2007年在广州创建的独立建筑师事务所。何健翔与蒋滢两位建筑师早年都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之后分别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继续求学,并在欧洲和中国的工作中积累了多年经验,2007年开始独立实践。他们一边探索当代南方城市动态发展条件中的建筑可能性,一边通过设计观察空间和社会经济现实,关注珠三角城市历史和记忆的存续,关注新型的  相似文献   

9.
正建筑师的办公室总是得"久经考验"的,每天在那儿待那么多的小时,忙起来那更是没日没夜简直吃住都在那里,源计划在老麦仓顶上的工作室充分的体现了这点认识。传统入口的前台空间被一个小酒吧取代,好似招呼来往的建筑师们:"嗨,过来坐坐,来杯咖啡还是热巧克力?"老麦仓的前身是广州啤酒厂的大麦储存仓,始建于1934年。麦仓顶层的这个空间原是对由下面运上来的麦子通过水平流线运  相似文献   

10.
正何健翔、蒋滢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起点",或者"原点"的问题题,是源计划始终关注的问题。追寻设计"原点",尝试每次设计从源头开始也是源计划(O-office)建立的初衷。这里我们选取了过去参与的五个概念设计文本以回应范凌老师所罗列的关键词条中的五个来回溯和审视源计划的设计初衷和立场。现代性/现代主义方舟——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扩建,2007【Asplund图书馆】Erik Gunnar Asplund在他并不很长的建筑创作生命中经历了从北欧新古典主义者到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