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根据天生桥一级高178m的面板堆石坝在设计和施工中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大坝安全监测所提供的丰富观测资料,就面板配筋,面板竖向分缝和趾板灌浆三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并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发表一些议论。也许能为我国高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天生桥一级高178m的面板堆石坝在设计施工中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大坝安全监测所提供的丰富观测资料,就面板配筋、面板竖向分缝和趾板灌浆三个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并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送审稿)发表议论。希望能为我国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提供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坝安全监测,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施工期、蓄水期及运行期的工作性态,比较水库蓄水前后大坝各项监测内容的变形情况以及大坝运行到目前的工况。着重介绍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大坝监测系统的布置、监测项目及观测仪器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天生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原型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生桥一级电站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解到该堆石坝面板的应力和变形形态总体是好的,大坝变形渐趋稳定,并对高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2000年初完建,已经过7年的正常运行,建设实践表明,工程设计同时达到了工程安全与经济的要求,为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的里程碑工程。本文通过对天生桥一级大坝的设计、施工、运行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经验,这些经验对修正、补充或完善了传统面板坝设计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布置有系统、全面的安全监测仪器,目前工程已竣工,监仪器投入运行,取得了丰富的施工期及蓄水期的观测资料,文章介绍了天生桥一级大坝安全监测设备的布置及几个特色观测项目的设计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天生桥一级大坝是国内在建的最高砼面权堆石坝。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坝的安全监测设计,特别提到了具有特色的几项,如测堆石体沉降的水平位移的管线长350m的垂直水平位移计,这是当今世界上堆石坝已埋设的最长管线。文中叙述了大坝安全监测设计及其实施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要做的工作。本文记述了天生桥一级砼面板堆石坝第一期监测仪器的埋情况,文中还谈了为保证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埋设成功需要做好的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渗流是大坝安全监测最主要项目。本文分析了天生桥一级电站面板堆石坝的渗流系统状况,对大坝的渗流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于2000年工程竣工,目前已安全运行近5年时间。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在近5年的时间里通过对高178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运行管理和缺陷的处理,使大坝的运行状态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安全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证,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运行管理经验 ,本文从运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成运行 2年以来的安全监测情况和大坝维护检修情况 ,初步分析了大坝面板、堆石体、工作缝、渗流排水系统及安全监测仪器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1.
莲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坝身填筑体自上游依次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和次堆石区及护坡。坝体总填筑量为382.974万m3。针对冬季施工这一难点 ,施工中经过反复试验 ,摸索出既保证质量和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又便于冬季施工的方法 ,保证了冬季填筑正常进行。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并根据坝体填筑的实践总结出一些关于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李克绵  黄涛 《水力发电》1995,(11):42-45
混凝土面板堆石是一种新坝型,面板坝的安全监测技术,对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小山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观测重点是堆石体、面板与周边缝的变形及渗流量观测。观测项目包括体变形、面板变形、渗流等。文章介绍了各观测项目的设计和仪器设备布置。  相似文献   

13.
金日团 《人民长江》2001,32(9):32-34
珊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在厚度达20余米的河床覆盖层上,结合坝址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采取挖除趾板后60m范围内的河床覆盖层及松散的砾砂层(Q4)的处理方案。通过仪埋观测和资料整理分析,大坝及其基础沉降变形观测值均在设计范围值之内,覆盖层变形趋于稳定所经历的时间较坝体堆石料所经历的时间长,坝体沉降量大小与堆石料的特征有关,包括石料岩性,风化程度,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几何形态及颗粒组成等,在施工期间坝体沉降变形,主要受振动碾压静重和压力波形式的动力作用产生,在压力波影响范围之内,沉降变形近似呈线性变化,表明全断面上升的施工填筑方法确保了大坝施工填筑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在民 《水力发电》1996,(10):22-26
福建省水是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原能源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新技术全面推广应用与开发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总结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的经验,特别是福建省万安溪面板坝等工程的实践,对混凝土面板石坝技术中诸如坝址选择、料场开采、施工导流、堆石料与垫怪料的制备、面板设计一施工、外加剂的应用等一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有意义的成果,表明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南衣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布置、趾板、混凝土面板以及坝基的处理,在分析了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作性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理念。其主要体现在要保证大坝变形安全,在坝体分区设计、筑坝材料选择、开挖料利用、坝体填筑标准和形象建设、面板填筑与坝体填筑两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等,设计施工理念中变形协调原则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是国内在建的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坝的安全监测设计,特别提到了具有特色的几项,其中如测堆石体沉降和水平位移的管线长350m的垂直水平位移计,这是当今世界上堆石坝最长的已埋设管线。叙述了大坝安全监测实施的4个阶段及各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文中还谈到了为保证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埋设成功有4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已建的2座200 m级高面板堆石坝出现的坝体变形大、面板裂缝多、渗漏量偏大等问题,结合洪家渡坝河谷狭窄且不对称的特点,开展了筑坝技术研究,取得了坝体变形控制集成技术、接缝止水新结构和新材料、堆石碾压和检测新工艺3、10 m高陡坝肩窄趾板新结构、安全监测新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大坝经4年蓄水运行考验,坝体变形小,面板裂缝少,渗漏量不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坝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潜在破坏模式分析(PFMA)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传统工程安全理念的大坝安全监测设计对隐患缺乏针对性,将破坏模式分析与大坝安全监测相结合可以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究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病害,应用潜在破坏模式分析方法提出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可能破坏模式,分析了各破坏模式的可监测项目及重点部位。利用破坏模式分析方法,对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监测系统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潜在破坏模式分析的大坝安全监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提高监测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苏家河口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监测系统布置情况,分析了大坝的水平位移、沉降、渗流等监测成果,并与国内同类工程的面板坝进行比较,对大坝施工质量和蓄水后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得结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花山面板堆石坝的监测设计。建立了由大坝堆石体、面板及周边缝为主的变形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