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不同热处理制度对石墨烯增强新型建筑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处理,并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及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机械振动辅助热处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增大6%、9%、11%,磨损体积减小22%;40Hz超声振动辅助热处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增大23%、34%、91%,磨损体积减小53%;20Hz超声振动辅助热处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增大9%、14%、32%,磨损体积减小32%;60Hz超声振动辅助热处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增大18%、26%、54%,磨损体积减小39%。热处理制度优选为40Hz超声振动辅助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Cr、Mo等合金化设计出新型槽帮铸钢,利用扫描电镜、拉伸、冲击试验机及布氏硬度计等研究了新型槽帮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添加Cr、Mo等合金元素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细化组织并促进碳化物析出,热处理后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得到明显改善。ZG-1试验钢经900、920℃淬火、500℃回火时抗拉强度为999~1002 MPa,屈服强度931~933 MPa,断后伸长率15.0%~14.0%,室温硬度296~298 HBW,冲击吸收能量61.0~63.0 J;ZG-2试验钢920℃淬火、500~520℃回火时强韧性更优异,抗拉强度1039~1011 MPa,屈服强度981~947 MPa,断后伸长率15.0%~15.3%,室温硬度305~298 HBW,冲击吸收能量64.5~67.5 J,可以满足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拉伸、剥落腐蚀、晶间腐蚀等实验和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单级时效和形变热处理对一种Al-Mg-Si合金(Mg/Si=1.15)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形变热处理Al-Mg-Si合金(Mg/Si=1.15)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95 MPa和365 MPa,比经过单级时效处理(抗拉强度为339 MPa,屈服强度为280 MPa)分别高了17%和30%;经过形变热处理Al-Mg-Si合金(Mg/Si=1.15)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单级时效处理的,但其综合性能比经过单级时效处理的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SiCp/AZ81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压缩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提高SiCp/AZ81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其中固溶处理的效果最佳,与铸态的相比较,耐磨性可提高51.8%;时效处理及固溶+时效处理可提高SiCp/AZ81镁基复合材料压缩屈服强度,尤其是时效处理后达到238.7MPa;热处理过程改变β-Mg17Al12相的分布及形状是改善材料耐磨性和压缩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Si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基体组织,通过与普通球墨铸铁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高Si球墨铸铁具有的性能特性:(1)高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和高伸长率,以及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化学性能,特别是高温环境下,高Si球墨铸铁的抗冲击性能、高温抗拉强度、高温屈服强度都较高;(2)硬度范围比较窄,切削性能较好;(3)w(Si)量高,铸件的表面进行淬火等热处理十分困难;(4)成分及组织控制不当时,高Si球墨铸铁在常温特别是低温环境下,其抗冲击性能较差。最后,分析了高Si球墨铸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推进高Si球墨铸铁应用的产业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2020,(3)
对外径1 233 mm、内径1 088 mm、高96 mm的50钢环形件进行了两种工艺的热处理:从碾压后的850~950℃直接水淬随后高温回火及锻造后调质处理。检测了热处理后环形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碾压成形后直接淬火随后回火的环形件的抗拉强度为859~874 MPa,屈服强度为528~564 MPa,断后伸长率为24%~26%,断面收缩率为64%~65%,冲击韧度为51~73 J;而锻造后调质处理的环形件的力学性能相应为抗拉强度850~865 MPa,屈服强度517~554 MPa,断后伸长率20%~22%,断面收缩率58%~60%,冲击韧度45~65 J,均符合要求,但总体上前者优于后者。经两种工艺热处理的环形件显微组织均未回火索氏体。碾压成形后直接淬火的工艺还具有节能降耗和缩短生产周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与加入强化元素Nb研究提高A286合金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不含Nb的A286合金经过90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的屈服强度达到750 MPa;加入0.08%Nb的A286合金经过900~98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合金屈服强度达到740~770 MPa。如果考虑成本,高屈服强度A286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0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中间形变热处理热轧变形量对7050铝合金再结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轧变形量达到20%时,轧制试样中大部分晶粒形貌基本保持原始形态,合金开始发生再结晶;热轧变形量达到50%时,晶粒发生较大程度的均匀变形,再结晶过程在大范围内发生;当变形量达到80%时,试样发生完全再结晶。经过中间形变热处理的试样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屈服强度提高50~95 MPa,抗拉强度提高70~113 MPa。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中间形变热处理热轧变形量对7050铝合金再结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轧变形量达到20%时,轧制试样中大部分晶粒形貌基本保持原始形态,合金开始发生再结晶;热轧变形量达到50%时,晶粒发生较大程度的均匀变形,再结晶过程在大范围内发生;当变形量达到80%时,试样发生完全再结晶。经过中间形变热处理的试样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屈服强度提高50~95 MPa,抗拉强度提高70~113 MPa。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合金化(MA)与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FeCoNiCu0.4Al0.4高熵合金,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后,FeCoNiCu0.4Al0.4高熵合金形成了单相的FCC固溶体,经1100℃SPS烧结后的块体组织仍为单相FCC结构,其压缩屈服强度、塑性应变和显微硬度分别为1165.1 MPa、45.2%和356.9 HV。经过热处理后,合金组织中生成了新的BCC相,且BCC相的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500、600和700℃热处理后BCC相的含量分别为7%、30%和21%(体积分数)。退火态FeCoNiCu0.4Al0.4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BCC相含量增多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相应地提高,而塑性却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对30CrMnSiNi2A钢组织与动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0CrMnSiNi2A钢弹体取六块材料进行不同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了金相分析,讨论了热处理对其组织的影响。从中选取三组材料,利用SHPB动态测试装置,对三组材料进行了高应变率动态冲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后的钢屈服强度均随应变率增加而增高,同一应变率下,第一组试样屈服强度值最低,其余两组随回火温度降低屈服强度增高,通过对冲击后的断裂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得出860℃淬火600℃回火的材料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方法进行了新能源汽车6063-T5铝合金散热器的焊接,并进行了525℃×2 h固溶,200℃×6 h时效的焊后热处理,测试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分别达到母材的82%、89%、86%、90%;焊后热处理接头的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分别达到母材的101%、104%、98%、113%。焊后热处理明显提高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预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工艺,对含铟超高强度工程结构用钢进行了热处理。并分析了显微组织,测试了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退火相比,等温退火使室温抗拉强度增加30%,屈服强度增加33%,断后伸长率增加140%,冲击韧性增加51%。随淬火温度或回火温度的提高,其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均先提高后降低。预先热处理工艺优选为等温退火工艺,淬火温度优选为840℃,回火温度优选为180℃。  相似文献   

14.
王亚楠 《热加工工艺》2012,41(22):216-217
采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及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压热处理对Q235钢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钢经1~5 GPa压力、950℃保温15 min处理后组织中出现马氏体组织,高压热处理能提高Q235钢的压缩性能,且屈服强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其压缩性能优于常压淬火处理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经添加氮元素及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后,高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比没有经过氮合金化处理的马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20%、26%和21%;同时冲击韧性没有明显降低。组织观察发现,经过氮合金化及热处理后,马氏体不锈轴承钢中的析出碳化物得到了细化。最大碳化物尺寸由25μm降低至5μm,碳化物平均尺寸由882 nm降低至592 nm,碳化物所占面积比例由16.0%降低至2.3%。氮元素的固溶强化和细小析出相的沉淀强化是造成高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综合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处理参数对Ti-5Al-2Sn-2Zr-4Mo-4Cr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及其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魏氏组织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获得3种典型显微组织的热处理温度分别为830、890和920°C,并保温30 min后炉冷。炉冷时,初生α相体积分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热处理温度为830、890和920°C时,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8%、15.5%和0;空冷时,初生α相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类似。升高热处理温度和炉冷均有利于次生α相的析出和长大。等轴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拉伸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035 MPa、1011 MPa、20.8%和58.7%;双态组织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略低于等轴组织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魏氏组织的韧性差、屈服强度低,但抗拉强度高达1078 MPa。等轴组织和双态组织的室温拉伸断口呈韧窝断裂,塑性较好;魏氏组织的室温拉伸断口中韧窝断裂和晶间断裂共存,塑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700MPa级贝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钢的屈服强度的影响明显,而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回火温度为600℃时的屈服强度比未热处理的增加127MPa,同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屈强比提高。热处理前的贝氏体板条比热处理后的细小,热处理前的析出物主要是尺寸为40~60nm之间的(Nh,Ti)(C,N),热处理后的析出物主要是10nm以下的(Nb,Ti)(C,N)以及20~40nm的ε-Cu。  相似文献   

18.
<正>Ti-230合金是英国帝国金属工业公司研发的含铜量2%~3%的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2.5Cu,是一种低强度、高塑性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塑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加工成各种棒材、板材、型材及环形件等,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此合金的焊接性能良好,可与纯钛作异种材料的焊接,可以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后室温、高温强度可提高20%~25%。  相似文献   

19.
前言 Ti-6Al-6V-2.5Sn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α β)两相钛合金。较之Ti6Al4V合金,其V含量高,因此,在退火热处理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强度。从加工角度看希望挤压成型能具有较好的性能,亦即屈服强度低,延伸率和面缩率较大。试验发现在不同淬火温度下,力学性能变化较大,在830℃水淬下屈服强度有一个低值,相应的延伸率和面缩率较大。因此,探讨这种热处理制度使材料在挤压成型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使材料获得较好的强度性能,在实际工艺研究与控制中是很有价值的。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与金相观察方法,探讨了Ti-6Al-6V-2.5Sn合金挤压管材  相似文献   

20.
LY12合金微屈服与宏观屈服性能差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Y12合金微屈服与宏观屈服性能差异及热处理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范围内的屈服机制不同;时效处理时微、宏观屈服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均有"峰时效"现象;而循环处理时,两者却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