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气体流量阀的进出口压力变化引起输出流量波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非全周开口圆柱滑阀结构的压差补偿器。该压差补偿器工作时与流量阀并联,其阀口为具有多级减压效果的典型结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压差补偿器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不同开度下的压力流量及稳态气动力特性。研究得出在一定阀口开度范围内,气动力随阀口开度增大而增大,是影响阀芯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对于压差补偿器调压性能预测及提高控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灏  黄家海  权龙  王鹤 《机械工程学报》2018,54(20):287-296
当前液压调速阀通常采用机械式压差补偿器或动态流量器等方式实现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但存在机械结构复杂、通流量小,以及输出流量受负载影响大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插值的流量补偿策略,并将该策略应用到以Valvistor阀为主阀的比例流量阀中,形成具有数字流量补偿功能的比例流量阀,其包括主阀、先导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补偿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反馈主阀进、出口压力;流量补偿器以主阀进、出口压力和设定流量为输入变量,经双线性插值计算后,流量补偿器输出流量校正控制信号,调节先导阀开口以补偿主阀口压差变化对输出流量的影响,从而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建立该比例流量阀的简化数学模型(不考虑流量补偿器),研究发现输出流量、先导阀输入电压与主阀压差平方根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基于此特征,设计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流量补偿器,并利用仿真和试验对该流量阀的动、静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流量阀输出流量具有良好的静态控制精度且受主阀压差变化的影响较小;若主阀口压差越大,则主阀芯动态响应会越快;对于由负载压力阶跃变化产生的主阀压差而言,若主阀压差越大,则系统流量抗干扰能力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比例换向阀正遮盖与负遮盖的基本特点,阐明比例阀压差-流量曲线在选型中的作用,分析了进口压力补偿器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采用出口压力补偿器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压力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并在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中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在液压系统中与比例换向阀配套使用时具有良好稳定压差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电液比例流量阀是很多重大机械装备中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但采用压差补偿器或流量传感器控制流量,会降低阀的通流能力,增加系统功率损失和发热。因此,提出利用电机驱动液压泵作为先导级,连接Valvistor主阀,构造新的高精度电液比例流量阀,使主阀流量与先导流量成正比,其无论压差大小、正负皆可输出稳定的先导流量,达到提高流量阀的低压可控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的目的。建立了新电液比例流量阀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其AMESim模型,对该阀的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计算仿真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新电液比例流量阀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海大压力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活塞膜片式压力补偿器,阐述了补偿器的工作原理。采用O型圈密封结构,并通过 ANSYS 大型分析软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补偿器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证明该补偿器能够实现深海压力和油液体积的补偿,拥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鲁照权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11):1535-1541
本文提出了参考对象的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该补偿器用一族模型拟合大时滞不确定过程。以大时滞不确定被控过程为参考对象,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综合出自适应律,使预估补偿器的参数逐渐逼近被控过程的参数。仿真研究表明,在参数小匹配的情况下,时滞补偿器有良好的自适应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渊  吴俊 《机电工程》1999,16(5):115-117
针对某些飞行器控制系统中对象的参数会随时间剧烈变化的特点,可通过添加系统灵敏度补偿器来降低系统对参数变化的灵敏度,从而改善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灵敏度补偿器的结构,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微粒群算法优化的微硅加速度传感器动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清  曹国华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12):1707-17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PSO)算法优化的微硅加速度传感器动态误差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无需事先已知微硅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根据传感器以及参考模型对输入激励响应的实测数据,通过PSO算法的优化学习得到补偿器的参数。传感器的输出经过补偿器后,能够克服由动态特性引起的测量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动静压差是气体减压阀一项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一种航天发射领域广泛应用的气体减压阀动静压差产生的原因,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基于动态数据计算对应静态压力和动静压差的公式,然后通过该公式研究了进出口压力、气体流量、敏感活塞面积等影响减压阀动静压差的因素,得到了以下结论:动静压差随着出口压力、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敏感活塞面积增加呈“U”字形趋势,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得公式的正确性。提出的研究方法也可供其他类型气体减压阀的动静压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小辉  韩国明  赵健  曲娜 《压力容器》2006,23(10):27-29,40
在供热管道敷设中,需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补偿器。在第二年供热前注水时发现有的补偿器产生了断裂,致使大量水外溢。为了找出补偿器断裂的原因以及改进方法,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实际热补偿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对其实际工况进行了精确的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补偿器工作状态下,补偿器与管道的连接处等效应力最大,而且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屈服强度及许用应力值,加大了断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陈德 《山西机械》2002,(2):40-41
针对国内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主干线大量采用波纹补偿器的情况,阐述了波纹补偿器补偿量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不同规格种类的波纹补偿器不停运就地抢修的措施,避免了热网停供事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深海活塞式力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液体的可压缩性,推导出活塞补偿器油液体积变化与仪器工作水深以及内外压差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内外压差的计算方法。基于MATLAB软件对活塞式压力平衡装置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以充油式深海压力传感器为例,推导出活塞的爬行现象与O形圈截面直径、预压缩率、摩擦因数、活塞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减小O形圈截面直径、预压缩率、摩擦因数、活塞质量均有助于改善爬行特性。总结了活塞式压力平衡装置结构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烧结机风箱支管补偿器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致使补偿器寿命短。为了满足生产要求,考虑该补偿器的工作环境恶劣,本文介绍了一种非柔性补偿器及其在烧结机上的成功应用,该种非柔性补偿器能够在烧结机风箱支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用8098单片机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器。该功率因数补偿器上仍各相负载分别补偿,补偿电容在电压过零时投切,各相功率因数和电流值分时显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卉  曹慧芹  岳连德 《仪器仪表学报》2003,24(6):629-631,639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和全波相敏整流放大电路组成的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装置。该系统适用于工矿企业的动力系统及变电所电力负荷的自动监控等场合,为新一代的智能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装置。详细论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和主要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比例调速阀通过数字流量补偿方案对流量进行控制,已具有良好的等流量特性。但出现负载扰动时,存在阀芯响应速度慢,流量超调大的问题。结合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和压差前馈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数字补偿器,实现对比例调速阀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首先针对负载扰动引起调速阀性能下降的问题设计了压差前馈控制器,通过对扰动量的补偿减小阀芯冲击;然后依据广义预测控制原理设计流量跟踪控制器,实现阀芯快速的动态响应。利用AME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模型,对该阀动静态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阶跃时,该阀响应速度快,流量超调小,抗负载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静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雷管自动压药机的下端补偿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雷管自动生产线中压药机的结构及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采用了压力补偿器在下端的下补偿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压药机在长期生产中遇到的补偿器漏油问题。针对下补偿方法设计了新型的模具和补偿器结构,设计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可实现压药机的自动等压压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雷管装配中压药机构的现状,分析了压药机构的机理,提出了用液压补偿器取代油脂补偿器的设想,并对几种改进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了最佳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许家祥  方力  管桉琦  钱锦远 《机电工程》2023,(10):1543-1549+1565
为解决稳压器喷淋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环磨损及碟簧断裂问题,以某核电站稳压器喷淋阀为例,对密封失效情况下碟簧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研究及优化改进。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搭建了去除密封环的喷淋阀流道模型,分析了不同压差下喷淋阀流场变化以及碟簧受力情况;然后,采用二维模拟得到了碟簧被挤压的临界压差,并利用相关实验对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碟簧两侧压差过大问题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采用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封失效的情况下,碟簧两侧压差接近进出口压差,当碟簧两侧压差超过0.24 MPa时,碟簧会被挤压并脱离阀体;正常工况下,碟簧也会出现因两侧压差较大而脱离阀体的现象,说明这是导致碟簧往复运动失效的原因之一,而采用波形弹簧代替碟簧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结果对稳压器喷淋阀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