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浊度煤矿井水的特点,以玉米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阳离子化。根据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接枝共聚反应时间为4 h,St用量为5 g,AM与St质量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1.4 g,GTA用量为2.6 g,NaOH用量为0.24 g,醚化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70℃。并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复配PAC与现有絮凝工艺进行了对比和性能评价,分别对投加量、复配效果以及适合的温度、pH值对絮凝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阳离子淀粉絮凝剂优化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复合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硫酸铝及其复合施加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通过对絮凝处理前后废水的浊度、COD及处理成本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果:PAM或硫酸铝的单独使用以及两者的复合使用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悬浮物均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其中单独使用质量浓度7 mg/L的PAM,以及复合使用质量浓度10 mg/L的Al2(SO4)3和4 mg/L的PAM处理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高达98%,COD下降率可达到83.5%;在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时,PAM和硫酸铝复合使用的成本比单独使用PAM节约大约3成。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0):2035-2038
综述了含油废水吸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了基于吸附剂的吸附技术和基于絮凝剂的吸附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干法合成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并与聚合三氯化铝(PAC)复合来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聚合三氯化铝和阳离子淀粉的质量配比、沉降时间以及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最佳絮凝条件ρ(阳离子淀粉)=5mg/L(高岭土悬浮液),m(PAC)∶m(阳离子淀粉)=10∶1,沉降时间为32min,pH=9。在此条件下,高岭土悬浮液的浊度可降至3.1。  相似文献   

7.
含油废水吸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7,(10):2035-2038
综述了含油废水吸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了基于吸附剂的吸附技术和基于絮凝剂的吸附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含油废水絮凝剂-淀粉衍生物H6的净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田及炼油厂的一些典型含油废水的絮凝,除油及降COD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絮凝剂相比,以此类化合物处理含油污水有其特点和优势,可用于我国石油及其它含油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用废阳离子树脂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各参数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的影响,并对含油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经过废阳离子树脂处理后的含油废水,除油率可达8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而且废油可部分回收利用,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油类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及特征,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如气浮、絮凝、吸附等,同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最新的发展状况,提出对含油废水处理的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某淀粉企业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其进行处理,以解决淀粉废水生化处理出水总磷超标问题。通过小试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4种絮凝剂中氯化铁的除磷效果最佳,但其处理后出水pH呈酸性,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铁联合作用,出水pH为6.92,总磷去除率可达97.05%,最终出水总磷可达4.66 mg/L,达到当地纳管排放的要求(总磷<8 mg/L)。中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联合作用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吉林油田低温含油污水处理的难题,作者采用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二甲胺阳离子化的方法合成阳离子净水剂XL-01,并考察药剂加量、沉降时间和水温对XL-01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XL-01不仅除油性能良好,而且除油速度快.在水温25℃、沉降时间2 h和XL-01投加质量浓度60mg/L的条件下,处理后污水的油质量浓度低于100mg/L,达到了气浮前的要求,为下一步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董明  孙希明 《工业水处理》2007,27(3):83-85,88
针对河口首站原油分离出来的污水存在悬浮物(SS)、细菌、硫化物含量严重超标、污水呈臭"黑水",无法满足油田注水系统要求的系列问题,作者研究了脱硫净化和杀菌技术,通过药剂筛选和现场试验,说明了药剂对污水处理的巨大效果,同时配合污水过滤的生产工艺,形成了一套实用高效的污水综合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油田注水B2级标准要求,满足了油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的聚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油珠、絮体及Zeta电位的大小,研究了污水油含量、固体悬浮物含量、聚合物浓度对油珠及悬浮物的亚微观聚集形态、表面电荷及污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或油含量的增加,污水中的油珠、絮体均有变大的趋势;随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增加,污水中的油珠、絮体不仅有变大的趋势,且大尺寸的絮体数量显著增加。聚合物浓度对带电颗粒的Zeta电位有显著的影响,聚合物浓度越高,带电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表明聚合物是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处理低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超滤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废乳化液的pH、温度和超滤膜管的清洗方式对膜通量和衰减速度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上述指标的操作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原来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工艺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注聚采出液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胜利油田注聚采出液含油污水处理现状,用有机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进行多元复配制备除油剂。进行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剂的试验。试验证明,有机阳离子型除油剂能够较好的解决胜利油田注聚采出液含油污水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电厂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含油废水的特性,对应用物化隔油-破乳浮选-混凝气浮-粗粒化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发电厂含油废水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多年的运行经验证明,在进水石油类为54.3~207.9mg/L的情况下,出水可降至0.6~1.6mg/L,去除率达99.2%。  相似文献   

19.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含油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石油工业含油废水常用PAC絮凝法处理,但处理后废水的含油量、CODCr难以达标.作者采用PAC絮凝-膜分离法联合处理油田含油废水,效果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出水水质与絮凝条件、过滤条件等操作参数有关.当PAC投加质量浓度为70~80 mg/L,反应pH为7~8,反应时间为70 min,微滤过滤温度为40℃,错流速度为2 m/s时,含油废水中的油、CODCr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8%和91%,出水水质可达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UASB反应器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进水量的主动调整可以解决因进水浓度波动带来的影响,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10 kg/(m3·d)左右时,上升流速0.7 m/h是最佳值,能够承受2 kg/(m3·d)的负荷冲击,处理效率仍能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