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柱锤强夯置换进行不同能级的试验研究,在距每个试验区不同距离进行三向地面振动监测,根据监测曲线研究振动速度/加速度衰减规律,得出柱锤强夯施工振动影响安全距离;在距每个试验区不同距离埋设测斜管,在施工过程中及工后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得出不同能级、不同距离下柱锤强夯置换对地面及地下变形影响规律,提出柱锤强夯置换引起地基土变形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沿海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土地基,开展了不同能量级的强夯试验。通过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地面振动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比分析了强夯前后地基土工程性质的变化,评价了强夯产生的振动对地基土液化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做出了评价。为同类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夯击能的强夯地基处理提供了翔实的经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南沿海机场常修建于砂土地基,地下水位高,存在液化效应。为研究强夯法对此类地基的处理效果,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展4000 kN·m和6000 kN·m能级强夯试验,分析得出:(1)中细砂层经强夯后,标准贯入击数明显增加,砂土液化消除;(2)强夯后6 m~7 m深度中细砂层波速增加,加固效果显著;(3)夯沉量和沉降监测显示,施工沉降在强夯后逐渐减少,且主要沉降来自浅层砂层压密;(4) 2 m~6 m深度土体侧向变形较明显,单点强夯对浅、中深层砂层加固作用明显;(5)振动监测表明,砂土地基4000 kN·m能级安全距离为28 m, 6000 kN·m能级安全距离为34 m。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中进行强夯施工,需考虑强夯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使用BlastmateⅢ型振动监测仪进行现场振动监测试验,确定了郑州瞪羚企业园3000k N·m能级强夯施工的安全距离为35m。此外,总结了使用BlastmateⅢ型振动监测仪的优点与注意事项,以供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弹性地基空间轴对称动力问题出发 ,建立强夯计算模型 ,运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对单点单次夯击下地基的振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工程算例 ,详细分析了强夯施工时地基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其峰值的空间分布 ,进而分析强夯引起地基震动衰减规律以及相应的减振隔振措施 ,为控制强夯地基处理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试验区选用不同夯击能、布点方式、夯击次数、降排水条件及填土方式等施工参数进行低能量强夯试验,并对强夯试验前后采用多种监测和检测手段进行测试.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强夯施工参数的变化对粉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强夯加固粉土地基过程中有关施工参数选取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淤泥土回填土的软土地基处理为例,采用排水板强夯置换复合工艺进行加固处理。以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效果评价为目的开展单点夯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过程中过程数据采集、孔隙水压力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的结果分析施工参数,通过对处理场地进行平板静载荷试验监测和夯间土的土工试验、夯墩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结果评价地基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证明排水板强夯置换复合工艺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沿海回填超厚碎石土地基,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单点夯击试验、群点夯击试验,总结确定25 000 k N·m超高能级强夯的施工参数,通过不同的强夯能级组合及振动碾压,实现超厚碎石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形成成熟的沿海回填超厚碎石土地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强夯法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具备成本低、效果明显、工期较短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软弱地基的处理中,如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和黏性土等。选取青岛胶州湾滨海软弱地基作为试验场区,进行低能量强夯试验和强夯置换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在强夯试验中,超孔压监测是试验重点,可以反映土体排水及加固的效果,并确定强夯施工参数;可根据软土层的厚度来选择合理的强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中湘 《广东建材》2009,(4):137-139
软土地基强夯处理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能和振动夯击地基土,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本文选择一个典型的强夯地基处理实例通过进行施工中的参数优化后经过检测,该工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本文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对强夯振动引起周边CFG桩复合地基桩体拉应力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指出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桩上部1/3桩长范围内,并提出基于夯击能和夯击距离的桩体最大拉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剧烈振动会影响周围的居民以及建筑物,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强夯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安全距离,基于某站场地基处理实际工程,建立了强夯施工的有限元模型,以强夯最后一击地表振动速度为评价指标,针对强夯的安全距离和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个相关因素对于安全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的性质的影响更大,笔者认为在保证夯击效果的前提下,宜采用轻锤高落距的组合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强夯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强夯振动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怡 《山西建筑》2010,36(15):116-117
为保护某强夯法施工工地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选取了该建筑物的振动安全阈值,对强夯法施工产生的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时监测,得到该场地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衰减规律,并对强夯施工对被保护建筑物的振动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本文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强夯振动对周边CFG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研究,对桩身承受水平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该成果对强夯法在吹填地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振动速度入手研究了强夯对沉箱的影响,通过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试夯,确定了夯击能大小和夯击距离对沉箱振动的影响规律,进而合理选择夯击能及夯点安全距离,以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和沉箱的正常使用寿命,对类似工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强夯振动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夯加固施工过程中 ,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概述强夯振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就强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方式、控制标准、施工安全距离等问题逐一进行述评 ,对强夯振动地面响应的分析方法及其预测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可为强夯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规律并确定强夯影响范围,依托济南-东营高速公路工程,对不同夯击能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的速度幅值及振动频谱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基于测试数据通过量纲分析推导了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规律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1)地面振动速度随距离增加呈现出不同的衰减区;(2)单击夯击能越大,强夯施工对邻近环境不利影响的范围越大,单击夯击能相同时夯击次数越多,对邻近环境影响范围越大;(3)地面振动衰减与夯击能和夯锤面积相关,随夯检距离呈负幂函数衰减,量纲分析推导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公式,经验证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强夯处理地基时强夯振动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斌 《山西建筑》2011,37(4):67-68
根据山区填土地基的特点,研究了山区填土地基在强夯时对周围建(构)筑物的振动影响,确定了强夯振动影响的最小安全距离,从而为解决强夯施工和保护周围建(构)筑物不受损坏的矛盾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强夯施工振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分析了强夯施工振动效应及强夯振动的特征,介绍了强夯振动的测试方法和控制标准,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强夯振动对建(构)筑物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厦门环东海域填海造地工程主要是采用强夯及冲碾联合地基处理法进行加固施工,通过对夯沉量、振动、水位、孔隙水压力实施监测,对施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确保了在陆域形成过程中大面积场地地基和吹填围堤等建筑物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平板载荷试验、瑞利波波速测试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确保工程能满足今后的使用要求。该工程所使用的监测及检测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