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5年三峡工程饮料工作简况三峡工程设计工作在继1994年11月完成了大坝设计、电站建筑物设计、水久船闸设计、垂直升船机设计冰工部分)4项单项技术设计报告之后,于1995年3月提出了三峡水利枢纽水久船闸上游引航道布置专题报告,1995年6月完成了机...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利枢纽技术设计中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在技术设计中,研究解决、决策了大坝泄洪消能,岸坡厂房坝段基础深层稳定,电站引水管道结构型式,电站排沙排漂,永久船闸输水系统及水力学,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高边坡稳定,升船机承重结构稳定,水轮发电机组及金属结构中的永久船闸人字门、启闭机、充水泄水阀门,升船机承船厢提升及平衡系统等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彭水水电站的勘测设计与科研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30多年来,针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文特性,对枢纽布置、坝型及泄水建筑物、电站主厂房轴线、尾水洞体型和通航建筑物型式等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多方案研究,确定了长溪坝址及河床泄洪、右岸地下厂房、左岸通航建筑物的枢纽布置格局,以及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弧形重力坝、主厂房采用与岩层走向呈0°角布置、电站尾水采用变顶高隧洞、通航建筑物采用船闸加升船机的建筑物型式方案.这些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彭水水电站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四项单项技术设计受到专家高度评价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交的三峡水利枢纽大坝设计、电站建筑物设计、永久船闸设计、垂直升船机设计等四项设计成果,在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主持的审查会议上受到好评。1995年元月6~22日,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先后在武汉、三斗坪...  相似文献   

5.
近来有些单位和读者来信要求我刊发表一些有关通航建筑物方面的知识和设计经验,但高坝通航建筑物在我国尚无建成实例,设计方面经验不多,参考资料也比较缺乏,长办设计单位也只是在结合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型式选择工作中,对两种主要型式(升船机和船闸)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和综合工作。为了满足读者要求,这期先发表下面几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类型升船机的一般特性、优缺点,适应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高坝通航建筑物型式选择提出了一些认识。这对通航建筑物的选择比较,尤其是对升船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今后对多级船闸型式选择比较也将作些系统介绍,供读者们参考研究。希对这方面工作有研完的读者们给我刊踊跃供稿。  相似文献   

6.
大化水电站是红水河上10座梯级电站的第6级.通航建筑物为单级船闸,设计水头29.0 m,位于国内已建单级船闸前列.该船闸是在原250 t级垂直升船机的基础上改建.结合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和原型水力学观洲及调试,解决了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介绍大化船闸的主要技术特征,船闸建筑物总体布置、输水系统、输水阐门、水工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特别对大化船闸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高水头船闸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浇筑块体尺寸大,电站厂房、永久船闸、升船机等建筑物结构型式复杂,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之三峡地区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骤降频繁,从而,三峡工程温控防裂任务极为艰巨。拌和系统作为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其制冷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如何成功地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是整个混凝土温控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及长期使用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大坝、电站厂房、船闸等枢纽建筑物的设计安全标准、抗震设计标准及提高安全度的措施,以及工程防护核武器袭击及溃坝洪水灾害的减免措施;②枢纽建筑物提高耐久性、水库减少泥沙淤积及保护水环境的措施,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及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各项施工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施工进度按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进度实施,工程投资可以控制在初步设计的总概算以内。长江水利委员会作为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为些进行了大量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对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如:大坝、电站建筑物、永久船闸、垂直升船机、工程安全监测、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机电技术设计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根据施工进展提出大量优化设计方案和解决施工难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水电站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四川省电力局组织有关单位对本电站的水工建筑物进行了定期检查和安全度评价,大坝属于正常坝。引水隧洞、溢流侧堰、调节池、引水渠道、压力前也和压力铜管等建筑物业类建筑物。  相似文献   

11.
黄成宗 《红水河》2010,29(1):25-27,30
天然河道火力发电厂设计频率97%的枯水流量,是确定电厂能否兴建及其兴建规模、确定取水口高程及取水方式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枯水计算是电力水文设计的重点。在受河道灌溉引水,修堤筑坝,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运行等人类活动影响的火电厂设计枯水流量确定,更是水文设计的一个难点。文章介绍在以往工程实践中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几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枯水的计算方法,为火电厂工程设计枯水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插溪水电站设计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贵华 《水力发电》2003,29(1):33-35,40
浙江三插溪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优化设计成果,主要有:坝型选择;筑坝材料,坝坡设计,坝顶结构优化,坝基处理优化,溢洪道部分泄槽坐落在冲沟回填的碾压堆石体上;发电引水隧道大量采用了锚喷支护结构形式;机组供水系统采用自流减压供水方式;电站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以常规监控为辅的运行方式等,电站自1998年8月投入发电运行以来,各项水工建筑物和设备都能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说明优化设计是成功的。该项工程设计被评为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奋斗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溢流坝、进水口、坝后式厂房等;溢流坝段采用WES曲线,介绍了溢流坝的水力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左导墙位于泄洪坝段与左厂房坝段之间的导墙坝段下游。其作用是将河床中部的泄洪消能水流与左电厂尾水渠隔开 ,避免泄洪时高速紊动水流与左电厂尾水出流的相互干扰和不利影响。经对泄洪建筑物体型优化后 ,减轻了坝下冲刷 ,有利于消能防冲 ;消能后水流对左电厂尾水渠的影响也相应减轻 ,使左电厂尾水渠流态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存在可适当缩短左导墙长度的可能性 ,经试验研究 ,缩短左导墙长度 52m。  相似文献   

15.
奋斗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溢流坝、进水口、坝后式厂房等;溢流坝段采用WES曲线,介绍了溢流坝的水力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总结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年科技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特别是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柳州市预警预报系统工程设计、二级配ROC防渗结构在荣地RCC的应用等若干创新技术,提出今后应站在水利水电科技发展前沿研究和应用3S、新的坝工、综合物探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林起明  龚军 《吉林水利》2012,(10):1-4,7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防渗结构位于表面,且相对于作用水头,沿渗流方向的尺寸较短,稍显单薄,对坝体自身渗控措施要求较高.本文以某电站面板堆石坝为例,分析了坝体在多种面板开裂情况下,对自身渗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自建院以来进行了许多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尤其是白山拱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镜泊湖和丰满电站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地下厂房和地下结构喷锚支护、高压灌浆预应力素混凝土衬砌、预应力锚索加固大坝工程、机电设计、地质勘探工作等等都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 设计中有许多创新点, 为我国的水利水电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龙江水电站枢纽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式厂房组成。主要介绍了847m高程联系梁采用斜拉索吊模法支撑结构的设计难点、方案选择、结构设计及验算,从而解决了该部位混凝土支撑结构的重大难题,方案可行,优点突出,为高悬空大跨度、大截面梁的施工创造了先例,可供类似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家寨水电站上下两条较为合适的坝线方案,考虑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枢纽布置、投资、施工等诸多因素,优选推荐拱坝下坝线方案。通过对大坝、溢洪道、冲沙兼放空底孔、取水口、引水隧洞等建筑物自身布置以及相互协调关系进行全面研究,提出适合坝址区自然条件的下坝线枢纽布置方案,使电站枢纽布置更加紧凑、合理,达到改善枢纽建筑物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符合电站环保、节能优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