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得到科学合理的给水管网设计方案,在设计时要同时考虑其经济性和可靠性。经济性以"管网建造费用"为目标函数,可靠性以"节点富余水头总和"和"节点富余水头方差"为目标函数,综合这两方面建立了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和EPANET等软件平台,运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该多目标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最后以纽约隧道(New York Tunnel)工程案例加以验证,结果证明了所采用的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在给水管网设计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范围内,高层建筑和低压小区都需要进行二次加压。传统的二次加压方式大都是由给水管网进入储水池,水泵再从储水池吸水加压输送到用户。在二次加压设备的发展过程中,气压给水、变频恒压给水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自动变频恒压给水设备的应用更加普及。但是,在具有储水池的二次加压系统中,管网水进入储水池后,其管网水的自由水头降为零,市政给水管网和储水池接人点的自由水头越大,  相似文献   

3.
陈静静 《建筑知识》2014,(3):76-76,78
输水方式的选择和管网分区的确定是当前市政给水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着给水工程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对工程造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城市供水系统中,为了保证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要对管网的水头损失以及最小服务水头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为输水管网的布置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此保证管网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市政给水工程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以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住宅建筑给水管网的水流特点及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确定了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住宅建筑给水管网水力平衡计算的数学模型 ,将各个管段的单元矩阵方程集合为供水管网的整体矩阵方程 ,通过引入节点水压边界条件并求解管网整体矩阵方程——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 ,得出各项水力要素。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 ,编写了通用电算程序 ,经实例计算表明 ,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住宅建筑给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管材给水管网的水流特点及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确定了给水管网沿线流量折算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的取值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多管材供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数学模型 ,由各个管段的水力平衡单元矩阵方程集合为给水管网水力平衡的整体矩阵方程 ,通过引入节点水压边界条件并迭代求解管网水力平衡整体矩阵方程——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 ,得出各项水力要素。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 ,编写了通用电算程序 ,经实例计算表明 ,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多管材给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6.
《安徽建筑》2020,(2):168-170
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快速发展与老旧的给水管网系统时常发生冲突,给水管网迫切需要改造重建。文章主要研究给水管网组成,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重点。做好给水系统的研究,为未来给水管网系统的施工与后期维护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
描述管网输水特征的系统方程组.由于流动多在紊流区域内,因而给出的是一非线性方程组.本文将牛顿-拉普森(Newton-raphoon)方法应用于求解复杂非线性给水管网.通过对已有输水及配水管网流量及自由水头的核算,其结果吻合良好,且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给水管网事故时和消防等情况下节点水头解析的必要性和有关方法 ,并探讨了其内在规律和相应公式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9.
作为城市给水管网巡检监测系统的信息管理基础,给出了给水管网系统的数据组成,探讨了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构建方法,对GIS在给水管网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讨论,给出了GIS图形数据库的连接和断开函数,对给水管网数据采集和数据接口作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方法,对系统的后续使用提出了建议,指出了系统开发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政管网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探讨了市政给水管网规划,同时还阐述了市政管网给水管道系统设计原则,结合以上内容,研究了如何进行市政管网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包括形式设计、管材设计、施工技术设计。最后研究了市政管网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措施,包括施工前管路方案、沟槽开挖施工、给水管道安装措施、沟槽回填施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