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漫滩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江漫滩地面沉降引起的危害得到高度重视。基于2006年至2010年5年间采集的长江漫滩地区各类沉降监测数据,采用GIS、数据库等技术,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建模、预报预警,实现了可视化的长江漫滩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及预报预警,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力学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长江漫滩建筑物荷载的三维计算模型,探讨了漫滩典型地质条件下土体弹性模量、承台弹性模量及建筑荷载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普通单体建筑荷载对南京河西新城漫滩地面沉降的水平和深度影响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建筑物沉降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普通单体建筑荷载水平和深度影响范围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对在长江漫滩典型地质地区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规律得到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漫滩软土在南京地区的分布相当广泛,漫滩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南京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南京漫滩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经验,对南京地区漫滩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徐静文  李梅 《建筑施工》2008,30(5):397-398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工作井位于长江漫滩,赋存微承压水,降低承压水位及疏干基坑是基坑施工的关键工序。介绍了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工作井降水井的计算与设计,布井满足了基坑稳定性要求,说明针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计算布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长江漫滩地貌单元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劲松  黄建石 《建筑施工》2014,36(9):1033-1035
南京新城总部大厦超大超深基坑地处长江漫滩地质,在紧邻居民楼、在建地铁隧道站等周边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优化基坑支护设计,采用了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深基坑施工监测、回灌井与降水井快速封堵等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基坑与结构施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京地铁三号线过江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长江漫滩饱和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主驱动密封检查、更换时作业风险,在比对常用加固技术措施和实际操作可行性基础上,探索实践了MJS加固技术与盾尾环箍注浆相结合为地铁工程主驱动密封缺陷检修提供安全作业条件的成功运用,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7.
戴阿福 《江苏建筑》2013,(2):80-81,91
长江漫滩软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相当广泛,对其岩土工程性质和勘察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长江漫滩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经验,对长江漫滩软土的形成、性质及勘察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该特定区域软土进行准确的岩土工程评价。  相似文献   

8.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长江流经南京段的长度约95km。长江两岸漫滩地区,沉积了软土、粉土粉砂等漫滩相沉积地层。土层的分布对基础工程的选型及施工都会造成影响,平时工作中,我们应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这对于岩土工程师合理布置勘探工作量,选择勘察方法手段、预估基础形式及提供初步的地基基础形式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原市漫滩地层地铁隧道工程,运用正交分析方法,以小导管长度、小导管环向布置间距和小导管直径作为要考虑的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以每次试验的隧道拱顶沉降量为指标,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模拟不同因素水平下的小导管参数对隧道拱顶沉降的影响。比较每个因素的极差大小,分析得出对拱顶沉降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小导管环向间距。再以小导管环向间距为变量,模拟在不同间距的条件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对小导管间距进行优化,从而分析得出小导管合理的布置参数,为太原地铁隧道后续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改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刚 《安徽建筑》2015,22(2):75-76,133
全套管钻孔咬合桩即贝诺特(Benoto)灌注桩工法,是一种成熟的围护施工技术,在国内已经多次使用,但在南京地区长江漫滩淤泥质粉质粘土和饱和粉细砂层中施工尚属首次,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实际施工时遇到了涌砂、超灌和拔桩等问题。文章介绍了南京地铁某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情况,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