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站城融合的设计思考与设计理念在铁路站房的高速发展建设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南沙高铁站的方案设计从站城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城市与铁路站房的空间与功能进行有机复合,对被铁路割裂的城市进行缝合,试图赋予高铁枢纽更多的城市职能,以适应人居环境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高铁车站"站城融合"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近几年来高铁车站与城市空间和谐发展的重要话题.文章从实践出发对我国站城融合发展的进程进行阐述,举例分析了我国站城融合的设计案例,并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改进,提出了提高铁路规划与城市规划、完善安检技术与制度、重视慢行系统、注重...  相似文献   

4.
站城融合背景下,建筑师需要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铁路车站和城市的关系,从铁路交通的既定思维中解封,借鉴国外成熟的站城融合发展策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铁路客站布局形式和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5.
6.
在站城融合发展背景下,站城综合体是推动铁路客站与周边城市资源整合的关键,其开发建设需要以合理的业态配置为前提。以站城综合体业态配置的“基本特征-空间格局-内在机理-发展路径”为线索,从商业、办公、居住和文体功能要素出发,首先对业态配比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互补型、主导型和均衡型的典型配比类型;然后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指出其业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形成以站点为中心向外拓展的圈层化结构;进而从功能要素连接、步行网络引导、站城界面协同三个方面归纳业态复合的内在机理;最后总结出“点-块”、“点-轴”、“点-网”三种模式的业态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站城综合体开发建设提供适应性的业态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铁站房不仅是游客出行的驿站,还承载着传播地域性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功能,将城市地域性文化基因提取并转译到高铁站房的设计中,能够赋予高铁站房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文章结合邓州东站的设计,从外部环境的呼应、材料与传统构造特征的表达、形式特征的演绎三个方面对地域性文化基因在高铁站房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使铁路客站与城市、民众的协同关系日益紧密,基于当前站城协同需求及问题,提出以站城融合的发展方式引导客站的规划建设,从交通、社会、环境层面契合城市紧凑化发展及民众交通生活,结合对国内外客站发展的比较研究,形成基于站城融合的客站规划建设策略,为我国当代客站的站城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高铁综合交通枢纽换乘效率,提供有品质的公共交通空间,庆阳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多层次出发,结合城市交通、文化、经济特征进行设计,赋予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域特征,形成具有特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基于多方面分析,以人的感受为核心,从建筑及城市设计出发,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国家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站城融合成为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成都市天府站综合体的站城融合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枢纽型铁路客站的站城融合一体化策略,以及天府站如何在功能、交通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和环境融合,在站城核心创造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和发展活力的站城融合新枢纽。  相似文献   

12.
13.
从普速车站到高铁车站,从单一的交通站点到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铁路车站伴随城市发展的每一次转变都会以空间形态呈现,车站的空间形态密切关联城市。文章从梳理分析铁路车站空间形态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从城市动态发展、城市场所、绿色生态三个层面阐释从城市出发的高铁车站空间形态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14.
莫飞  张亚男  席洋  杨嘉钰 《城市规划》2021,45(9):95-102
国内现状综合交通枢纽存在布局与城市功能区不匹配、枢纽与周边建筑结合较弱、枢纽接驳布局组织混乱、运营机制权属分割严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站城融合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改善枢纽、实现城市集约发展的高效手段.本文系统梳理城市与枢纽从宏观、中观、微观到运营的互动关系,剖析当下枢纽在各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涩谷站等案例的借鉴,探索各问题的破局之法,从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适应性、土地利用及交通互动关系、综合交通接驳体系、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多维度提出北京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发展路径的建议,实现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莫飞  张亚男  席洋  杨嘉钰 《城市规划》2021,45(9):95-102
国内现状综合交通枢纽存在布局与城市功能区不匹配、枢纽与周边建筑结合较弱、枢纽接驳布局组织混乱、运营机制权属分割严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站城融合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改善枢纽、实现城市集约发展的高效手段.本文系统梳理城市与枢纽从宏观、中观、微观到运营的互动关系,剖析当下枢纽在各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涩谷站等案例的借鉴,探索各问题的破局之法,从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适应性、土地利用及交通互动关系、综合交通接驳体系、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多维度提出北京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发展路径的建议,实现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铁站房作为旅客认知城市的窗口,肩负展示地区形象以及宣传地域文化的职责。文章基于符号学的理论,以杭黄高铁沿线站为例,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特征以及建筑空间三个方面对建筑符号的应用进行解析。最后提出了图形变换、空间传承与概念隐喻的具体建筑符号应用手法,以期引发更多关于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地域性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建筑地域性的独特表征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既要维持和延续原有传统的地域观念,又要通过应用现代文明和技术实现对现实与未来地域性特征的更新与演进.本文提出了建筑创作中立足时代的地域性的两个基本观点,通过辽宁省文化场馆概念性设计解析,探索了建筑地域性的时代表达.  相似文献   

18.
站城融合发展理念对枢纽的交通运行、空间组织、功能复合均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站城融合枢纽的规划建设及既有枢纽的改造,对站城融合背景下智慧枢纽的换乘引导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旅客可接受换乘距离、换乘引导瓶颈与可靠性、换乘引导信息三方面分析了换乘引导需求,并从道路交通管理、枢纽客流管理、换乘衔接、停车管理、出行服务五个方面对未来第四代新型智慧枢纽交通换乘引导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