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繁多复杂等特点,为保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提出基于改进熵权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考虑风险动态性特征,采用Delphi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按阶段进行有效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 其次,通过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风险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借助模糊理论计算风险综合评价值,判断项目风险等级,并采用改进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客观权重; 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青岛地铁3号线实际案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乘客自身感受,通过系统分析,构建了以快捷性、舒适性、安全性等为一级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地铁钟楼车站为例,运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改进的TOPSIS对其进行评价,以验证指标体系和改进的TOPSIS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服务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效果,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调查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追求的绩效目标,进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特点,分阶段建立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政府为主体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模型对项目进行评价,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青岛市地铁3号线实际案例中,验证模型合理性,同时对青岛市城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绩效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与D-S证据理论的风险分担方法。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1)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影响PPP项目的关键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管廊项目具体特征构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 2)综合考虑各参与方的风险偏好,构建出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指标体系; 3)借助灰色关联法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参考以往的证据理论,结合对非关键因素影响的分析,给出了较为准确的证据合成公式,建立综合风险分担模型; 4)将该模型运用于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通过融合专家证据信息对参与方应该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该风险分担模型对我国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发现并合理应对综合管廊PPP项目存在的风险,给政府部门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借助德尔菲法确定初始风险清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25个要素指标降维处理,并结合以往研究文献及项目特点构建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引入C-OWA算子实现指标赋权,削弱数据极端值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度确定差异度系数i值,通过联系度的取值评判项目风险等级及发展趋势; 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青岛高新区管廊PPP项目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有向较低风险等级发展的趋势,同时验证模型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文章在综述目前国际流行的几种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并比较其分别应用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PPP模式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吸引民间资本的最好选择,进而讨论PPP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PPP模式中的SB-O-T形式与融资租赁模式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方式,该方式相比其他几种方式有明显的优势,其照顾到参与轨道建设的各方利益,尤其对政府有利,此方式的关键在于两个重要比例的确定,其运行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的融资风险问题,将PPP项目融资风险分为政策、经济、项目、信用及不可抗力五类;为解决评价指标间的模糊性和不相容问题,增强公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可拓理论建立公路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用于工程实例评价。  相似文献   

8.
融资是地铁工程项目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融资方案是地铁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针对融资方案的优选问题,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采用WBS-RBS法对地铁工程项目融资方案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德尔菲技术构建地铁工程项目融资方案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灰关联熵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基于加权灰靶理论的融资方案比选模型。最后以青岛地铁5号线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同类地铁工程项目的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66(10):187-191
随着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中桥梁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加,桥梁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研究施工中各个环节偏差对城市轨道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调研了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以测量工程、模板与支架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5项指标作为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邹苏华  陈赟  陈州 《公路与汽运》2009,(5):30-33,4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工程实例,构建了农村公路规划质量多层次灰色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关联系数的层次化分析,得到被评价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充分利用了各评价指标的信息,使得对农村公路规划质量的评价更为合理,从而保证决策更加科学.文章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技术经济特征,构建了二者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对二者协调程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云模型标度判断矩阵的改进AHP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无缝衔接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重庆市轨道四公里换成枢纽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3.
侯靖宇 《隧道建设》2016,36(12):1465-1470
针对现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方法中存在的指标权重、指标隶属度等客观确定方法理论研究不足这一现状,采用将熵权法和可拓理论相结合的数学综合方法,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模型。其中: 指标权重采用熵权和主观权重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既能够充分考虑专家的主观决策意见,又能反映出数据本身蕴含的信息;指标隶属度则采用可拓学理论中的关联函数计算获取。以北京某地铁为例,对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评估地铁运营实际安全风险水平,还可以提高指标权重精度,准确反映出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提高地铁运营安全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交通信息服务的质量评测能力,对现有交通信息质量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旅行时间的交通信息数据质量评测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该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些标准相关的使用准则,以及质量改进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发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各城市间的交流对比,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和服务质量的本质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运营企业固有服务能力、水平及乘客感知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乘客为中心、考虑乘客出行过程和需求,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综合量化方法、德尔菲与AHP结合的赋权方法、总分评定的综合评价方法、服务改善策略分析方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等。  相似文献   

16.
尹小延 《中外公路》2019,39(4):204-209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针对传统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方法主观性强、信息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区间有序加权算子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方案灰色评价模型。首先,从支护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影响4个方面系统地构建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多粒度语言实现评价指标重要度的语言转换,引入区间有序加权(IOWA)算子中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对指标赋权,利用θ系数对权重做进一步调整,求得指标权值,提高赋权的科学性。最后,考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的不完整性、数据贫乏性,利用灰色关联拟合出各个方案与最优方案的贴近度,得出最佳支护方案。将其运用于郑州地铁1号线紫荆山车站支护方案的评价,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方式,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邻指标比较法对灰色关联分析法加以改进,并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路段的养护质量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兴旺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计算模型和理论,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首先,从国家政策与交通战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规模与形态、交通需求与供给等方面,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提取城镇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GDP、全网日均客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和线网负荷强度6个量化指标。其次,利用我国21座城市的历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影响指标数据,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计算模型。最后,以上海市、深圳市、重庆市、长沙市和南宁市为例,应用该模型对五市2035年的线网合理规模进行预测,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是判断是否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代替政府传统采购模式实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估方法。公路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服务性和公益属性决定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因此,结合《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和相关文献,在细化基本评价指标、补充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添加了社会效益综合指标,将交通功能效益、社会经济适应性、环境影响、资源利用4方面内容作为物有所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改进了以往物有所值评价指标过于粗放,及对PPP模式下社会效益的价值考虑不足的问题。在物有所值的评价过程中,专家评价信息往往具有模糊性,并且在其决策过程中存在犹豫度。将直觉模糊集理论引入物有所值评价中,建立了考虑社会效益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物有所值评价决策模型。解决了评价过程中专家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专家评价信息的综合得分问题,以确定是否采用PPP模式实施该项目。该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VFM评价方法中专家评价信息不能充分表达以及需要多次评价数据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的问题,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利用一次评价数据可同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使评价过程更为便捷、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0.
李展望  何正红  张程 《公路》2023,(9):421-426
为了避免或减轻公路水毁带来的损失,通过对公路边坡水毁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安康地区公路边坡进行了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这些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评价分析,验证了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在工程中的应用,为边坡水毁预防性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