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用阳离子化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  纤维素纤维染色要求染料在水溶状态下上染 ,这些染料包括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 ,它们含有亲水性磺酸基。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在染色前通过化学方法转变为可溶性隐色体 ,也适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实际生产中 ,纤维素纤维染色采用阴离子染料竭染工艺 ,这种工艺要求加入电解质 ,以起到抑制纤维表面负电荷聚集和促进染料的吸附作用。目前电解质的用量以染色深度、染料结构或染色配方而有所不同 (如 Na Cl用量可达 80 g/l)。染色过程中需不断增加盐的用量以调节盐的浓度 ,从而使得达到满意染色效果的过程非常复杂。从环境保护考虑 ,残…  相似文献   

2.
在棉/真丝混纺织物Drimarene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中,为提高棉和真丝的同色性,在染浴中加入适量的缓染剂,探讨了缓染剂种类及用量对染色同色性,上染速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缓染剂Lyogen AB可减缓活性染料对真丝纤维的上染速率,改善棉/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同浴染色的同色性,且不影响染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母炳男  王碧佳  杨一奇 《印染》2013,39(18):46-50
经典染色理论认为,电解质主要通过增大离子强度,提高染料在染浴中的化学势起到促染作用;或者通过与离子型染料竞争染位,起到缓染作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利用Donnan模型对离子型染料染离子型纤维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电解质还通过改变染浴体系的熵而影响染料-纤维间的疏水作用,在高电解质浓度条件下,电解质对疏水力的影响对上染率起到决定作用。校正后的Donnan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染色中加入电解质对上染率的影响。文中综述染色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电解质对染料-纤维疏水力的贡献,及其对染色的影响,提出电解质在染色过程中通过同时改变体系焓变和熵变而影响染料上染。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欢迎进入《百花苑》。 染色少用盐、不用盐,印花少用尿素、不用尿素,你信吗? 李清:我信。按染色的基本理论:在活性染料浸染时,盐的最重要作用之一是起电荷蔽屏作用,纤维素纤维在碱性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荷,如果吸附上活性染料阴离子后.染料离子的负电荷使纤维带更多的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会阻止活性染料阴离子上染,降低上染速度和平衡上染量,降低利用率和深染性。  相似文献   

5.
少尿素无盐印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秋 《染整技术》2008,30(4):54-55
主持人:欢迎进入<百花苑>. 染色少用盐、不用盐,印花少用尿素、不用尿素,你信吗? 李清:我信.按染色的基本理论:在活性染料浸染时,盐的最重要作用之一是起电荷蔽屏作用,纤维素纤维在碱性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荷,如果吸附上活性染料阴离子后,染料离子的负电荷使纤维带更多的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会阻止活性染料阴离子上染,降低上染速度和平衡上染量,降低利用率和深染性.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纤维的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活性和直接染料对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六种活性染料和八种直接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甲壳素纤维、粘胶/甲壳素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染色固色率,比较了它们的染色性能;考察了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同浴染色的竞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的竞染能力远高于棉纤维,且在活性染料染色条件下竞染更明显;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甲壳素纤维有相近的固色率,对粘胶纤维而言,直接染料固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直接和活性染料染棉织物是一个能耗高、用水多、和产生污染的工艺。大多数商业上供应的直接和活性染料对棉只具有中等的亲和性。棉纤维在水中积聚有负性的表面电荷,这些电荷产生了抗拒阴离子染料,并且阻缓了上染作用。亲和性的缺乏,现在,通过染浴中高浓度的电解质的应用来克服(例如用氯化钠和硫酸钠),并且在提高温度下运用延长染色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蛋白质纤维在无水介质中用反胶束体系作染浴下的染色,被溶解到反胶束内部的常规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在无助剂条件下能被纤维良好地吸收。很明显,在本体系中,阴离子上染真丝的吸附方式与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相类似。发现因为纤维溶胀程度低,羊毛在本体系中用阴离子染料的染色性低于真丝。还发现在本体系中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也较高,而且,在本体系中能实现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固色率也极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直接染料和不得不杂料在苎麻和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率,试验表明,由于苎麻直径粗大,无定形区少,对两种染料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率均较棉低,直接染料在两种纤维上的平衡吸附率与它们无定形区之比相当。此外还研究了苎麻和棉经两种染料染色后染品的颜色特征--色调、明度和彩度。由于苎麻具有更我的结晶度和取向度,线型的直接染炙染色后产生更大的二色怀,从而造成色泽萎暗;分子小,非线型结构的活性染料染色后则无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棉/丝光羊毛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采用安诺素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安诺赛特弱酸性染料一浴法和安诺素活性染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的一浴法等3种染色工艺,通过调节染料的复配比例,以实现棉与丝光羊毛两组分纤维表观得色深度的一致性.试验发现,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简单,但适用染料较少;安诺素活性染料,染色时补充拉菲尼尔直接染料染色效果较好,但直接染料的色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活性染料染棉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盐(氮化钠或元明粉),促使染料由水溶液中向纤维表面转移来提高平衡上染量。盐的加入将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问题。所以近年来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或低盐染色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染料开发、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交联剂3个方面阐述了无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7,(7)
为降低染色废水对环境的盐污染,更好地选择和制备高效代用盐,探索了羧酸钠盐阴离子对活性染料的促染规律。分别研究在相同的钠离子、阴离子浓度下,羧酸钠与传统无机盐促染效果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带不同阴离子的一元羧酸钠盐促染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带不同阴离子的二元羧酸钠盐促染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对活性染料起主要的促染作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对促染也有影响。钠离子数相同,羧酸盐的促染效果随羧酸盐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于在相同正电荷的吸引下,羧酸盐阴离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容易进入纤维的表面区域,增加纤维表面的电负性,阻碍染料上染纤维。  相似文献   

13.
采用B型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和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几种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性以及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随染浴pH值降低而增加;阳离子染料在pH值为6条件下,上染百分率较高;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色可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在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但匀染性一般.B型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阳离子染料稍差.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6,(6)
正答:棉锦类织物通常采用二浴二步套染染色。但该工艺耗能大,排污多,产量低,成本高。因此,改二浴二步套染染色为一浴一步快速染色势在必行。一浴一步快速染色,棉锦染色同浴进行,两种纤维所用的染料既要有良好的同浴相容性,对染色条件(温度,p H值,助剂)也要有良好的同浴适应性。经选择,反应性直接染料与2∶1型中性染料配伍组合,以一浴一步快速染色工艺染深浓色棉锦类织物,可以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1染料特点(1)反应性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不同于直接染料,又类似于直接染料;不同于活性染料,又类似于  相似文献   

15.
周月红  沈勇  李勇  张惠芳 《印染》2015,(7):30-34
选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德绒/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究。试验表明,德绒/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是可行的,其优化工艺为:硫酸钠25 g/L,渗透剂JFC 0.5 g/L,染浴p H值7,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的混纺织物,表观颜色鲜艳,匀染性较好,但因为染色过程中阳离子染料对棉纤维、活性染料对德绒纤维存在一定的沾色情况,混纺织物染色时的上染率相对单组分纤维染色而言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5,(7)
选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德绒/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究。试验表明,德绒/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是可行的,其优化工艺为:硫酸钠25 g/L,渗透剂JFC 0.5 g/L,染浴p H值7,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的混纺织物,表观颜色鲜艳,匀染性较好,但因为染色过程中阳离子染料对棉纤维、活性染料对德绒纤维存在一定的沾色情况,混纺织物染色时的上染率相对单组分纤维染色而言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稀土对活性兰纳素染料上染羊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毛用活性染料兰纳素对羊毛进行染色,并加入氯化稀土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毛用活性染料不仅可以取代羊毛纤维酸性媒介染料,降低铬污染,而且与羊毛兰纳素直接染色相比,证实了稀土在活性染料兰纳素染羊毛中的促染作用。研究加入氯化稀土后羊毛的染色性能,分析了稀土加入的次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优化得出2种氯化稀土促染羊毛纤维的最佳用量,并确定了用量、染浴pH值、染色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最终得出稀土用于兰纳素染料染羊毛纤维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涤/棉混纺织物全料染色法活性染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不同比例的涤/棉混纺织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品。而这两种纤维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差很大,所以它们只能用各自完全不同的染料和工艺进行染色。 传统工艺用两浴两步法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即在酸性条件下用分散染料染涤纶,而在碱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棉。这种染色工艺不易造成色泽不匀或对上染率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同浴法对羊毛及竹原纤维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碱剂用量、盐用量等因素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上染百分率及K/S值,获得羊毛/竹原纤维混合散纤维同浴上染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30,平平加O质量浓度0.3 g/L,Na2SO4质量浓度40 g/L,pH值5.6,70℃入染,染色40 min,降温至60℃加碱固色,固色40 min。采用该工艺对羊毛及竹原纤维进行染色能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染料对羊毛的上染。  相似文献   

20.
徐为群 《印染》1991,17(3):63-63
活性染料色谱广,色泽鲜艳,使用便利,并有优良的湿牢度,所以这类染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棉和其他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它们一般要在高浓度电解质,如食盐的存在下才能上染棉织物,但这些电解质残留在废水中,会加重环境污染;另外,含色素废水和有机卤素残渣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 改良活性染料的工作已经从发展染色系统方面着手探索,结果发现减少或限制染色所需电解质的用量,会提高染料的染色亲和性,染料──纤维间的共价键作用效率也会上升,理想的甚至可达100%。 英国Leeds大学染料化学及染色学系的 Lewis教授和他的合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纤维预处理方法,其目的在于使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可以在不加电解质、中性至略偏酸性染浴中进行。所有这类处理都在纤维上引进以季、叔、仲胺形式存在的阳离子基团。 最简便的预处理方法之一是通过浸轧──烘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