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仿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保证多能源系统转矩的合理分配,建立了模糊逻辑控制模型,并采用ANFIS优化算法,对建立的混合动力汽车模糊控制模型进行优化。通过对ANFIS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模型的隶属函数得到了优化,将优化模型应用于整车仿真,与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相比,燃油经济性提高5.4%。  相似文献   

2.
混合动力汽车操纵稳定性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对电机回馈制动系统的要求及对相关工作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机回馈制动与液压制动复合混合动力汽车操纵稳定性模糊控制系统,并讨论了前馈补偿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电机回馈制动协同控制器的设计与协同控制策略.以变道工况、高速转向工况及紧急制动工况为例,进行了混合动力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操纵稳定性控制系统使车辆在以上工况运行时能够迅速、准确、安全地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制动性能良好,而且在道路条件和行驶条件改变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PHEV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Vehicle,简称PHEV)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进行了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PHEV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算法,并将该算法嵌入到Advisor软件的PHEV中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电辅助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所设计的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在有效降低每100千米汽车的燃油消耗的同时,HC、CO、NOX等废气排放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实时控制策略,用以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转矩分配,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该策略采用一个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结合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控制规则进行训练,实现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实时控制。基于ADVISOR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够保证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而且克服了瞬时优化控制策略难以实时控制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蓄电池-超级电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通过分析再生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力分配方案,并根据汽车制动强度和蓄电池、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等参数,设计了制动力分配的模糊控制策略。利用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2002,结合典型的道路循环工况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力分配模糊控制策略进行了整车运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率明显改善,有利于合理利用双能量源存储系统的有限能量,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6.
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最优数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华  王庆年  王伟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8):4309-4311,4325
提出了传统汽车燃油消耗的数学计算公式,对比地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HEV)的能量消耗计算模型,并对HEV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最小化能量消耗的优化目标。根据该优化目标,基于某一车型,寻找混合动力汽车的两动力源(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的最佳分配,使系统的能量消耗最少。利用这种方式建立了规律控制模型,并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整车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原缺省的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使得HEV更省油,对于某一工况,燃油消耗率降低了20%左右。  相似文献   

7.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发动机稳态效率图和电池的充放电内阻曲线为依据,提出了基于负荷平衡和逻辑门限方法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实时控制策略,用以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转矩分配,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以及模式间的动态切换。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前向式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进行控制策略的辅助设计并验证了控制策略。当前开发的控制策略已经应用于实车,监测情况表明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垂向、侧向、俯仰及横摆运动的4自由度集成车辆模型,对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协调综合控制进行了研究,为了改善传统模糊控制器(TFC)的性能,在灰预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灰模糊控制器用于估计系统下一时刻的输出量;为了提高集成车辆在不平路面激励下的稳定性以及垂向振动特性、俯仰特性等,提出了集成灰模糊控制方法(IGFC),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集成灰模糊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模糊控制系统以及被动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某新型混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开发、降低成本,利用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多领域物理系统建模工具SimPowerSystem和SimDrivelines建立其动力驱动系统及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纯电动至发动机驱动、发动机驱动至联合驱动典型模式切换过程的控制策略,并对这两种模式切换过程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可以保证模式切换过程动力传递的平稳性,所建立的混合动力汽车多领域物理系统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控制仿真提供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控制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船舶动力定位中模糊控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模糊控制中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的具体制定 ,为进一步的船舶动力定位打下基础。对船舶纵荡运动进行了控制与仿真 ,并对所设计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系统作了简要的介绍。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能对船舶的动力定位实施有效的控制。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串行生产线模糊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贪婪算法用以解决系统的优化模型.经实例分析,与CONWIP、kanban及Local/Global Pull 混合系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糊生产控制系统不仅能够维持较低的在制品水平和存储费用,而且在订单投放的稳定性方面更是独具优势,提出的贪婪算法也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Multivariable PI Type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INTRODUCTIONTilegelleralizedPredictivecontrolorGPC(Clarkeetal,1987)hasgainedwidespreadac('('1)tall('cillilldllstryaswellasinacademia.Experimentalstudie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have(lelllollstratedtherobustnessofthecontroller.Exceptformuchaworkdealtwithsillgle-illplltsillgle-output(SISO)linearsystems,peoplealsoextendedGPCtomulti-inputllnllti-olltput(MIMO)linearsystem.Kinnaert(1989)proposedthemultivariableGPCbasedoilt,lleCARIMAmodel.Inanote,Scattolini(1992)presentedtheclosed-lo…  相似文献   

13.
变频调速-变量泵复合调节液压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建立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液压容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电气采用simpowersys库函数建模,液压采用传递函数联合仿真模型,实现变频调速和变量泵联合仿真,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能提高系统的响应性能且节能,并指出系统发展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象输出信息的预测控制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同了一种利用对象输出信息的预测控制新算法,此算法需调整的参数少,比PID参数容易整定;此算法的计算量少,能用于愉速过程的控制;此算法的鲁棒性好,能用在线性与非线性系统中;经仿真试验证明控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New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which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vaguely known dynamics. This design is model-free, and is based directly on pseudo-partial-derivatives derived on-line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an improved recursive projection type of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 is stable and convergent.  相似文献   

16.
具滞后的区间Lurie型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讨论了具滞后的区间非线性Lurie型控制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用区间向量不等式、Lyapunov函数法和Riccati方程法研究了具滞后的区间Lurie型直接控制系统和具滞后的区间Lurie型间接控制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得到了具滞后的区间非线性Lurie型控制系统鲁棒绝对稳定的一些充分条件,并给出了数值例子说明本文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今,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为了遏止科技的一些负面效应,需要我们对科技进行社会控制,即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科技~社会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政策和法律控制、组织控制、市场控制和道德控制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组成部分相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子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并且整个系统的运行还呈现出目的性、非线性和线性统一和可控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器人定点调节将交叉耦合控制技术和自适应控制结合而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同步控制策略。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保证每单个执行机构运动稳定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所有执行机构的运动同步,使位置误差和位置同步误差都收敛到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二自由度机器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Some existing methods for chaos control in engineering field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drawbacks are pointed out. A tracking method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ome extent, but it still depends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to be controlled. An intelligent method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FNN) is used to control chaos in engineering fields. The FNN is employed to learn the inherent dynamics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chaos,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so that the method is free of the exact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to be controlled. This intelligent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tracking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measurement noise and model erro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its superiority and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20.
智能隔震结构控制算法Simulink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8):4270-4273,4278
介绍了现有LQG控制算法特点,提出了基于全状态反馈的主动序列最优控制律,与现有LQG控制算法相比序列最优控制算法增益矩阵具有时变的特点。结合一栋五层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对该两种控制方法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和染入噪声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进行Simlink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的总体控制效果优于LQG控制算法,且序列最优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