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一种折射率非均匀分布介质中的光线方程进行了求解,在傍轴近似及εx《1的条件下,求得了光线在该介质中的传播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该结果应用于弯曲光纤中光线的传播,可以求出一系列的重要的参数。从而对弯曲光纤的很多物理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对弹性波在非均匀介质传播时的波幅进行了研究,用解析方法探讨了非均匀区域性质变化时对弹性波波幅的影响,将非均匀区域离散成薄层,建立了波动方程和波幅传递矩阵,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为弹性波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计算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无散射的非均匀介质自由空间中,将Maxwell方程进行三维空间的Fourier变换,并把它记为三阶矩阵和幺矩阵形式,利用它得到E的积分解;研究了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并进行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变分理论研究一维情况下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的特性。变分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解法求解,并对含有空心砖的墙体给出数值结果。推导出的变分公式能够处理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变化的各种分布,同时也能够处理水平和垂直极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均匀B样条小波变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在图像的中频部分嵌入和提取数字水印的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方便地在图像中嵌入小于原图的任意形状的二值水印,并可实现盲提取.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各种常见攻击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脆性介质的局部化转变及其发展是非均匀介质通向灾变破坏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均匀场失稳及其发展的认识是理解局部化触发灾变破坏的根本。本文通过微扰分析方法,基于损伤演化方程,分析了非均匀脆性介质的均匀场在微小扰动下的线性失稳问题,指出一维弹脆性系统的损伤演化最大应力点后可能发生失稳。基于分区平均场近似和弹脆性模型分析了系统发生一部分加载另一部分卸载的非均匀演化问题,结果表明均匀场发生这种非均匀转变并继续发展的状态是可以存在的。而发生这种分叉失稳后,系统中出现部分弹性卸载和部分继续损伤的非均匀性会进一步发展和增强。  相似文献   

7.
8.
为准确刻画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对琼斯矩阵中的元素参量展开研究,采用级联微元琼斯矩阵的数学方法,并通过酉变换手段来推演琼斯矩阵的物理参量.理论研究表明:截面感应角沿光程分布的不均匀是介质琼斯矩阵非对角元素复数化的原因;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可由介质相移差、介质感应角和介质不均匀角3个物理参量来完整刻画,且3个物理参量都是相应截面感应张量分量的积分,其中,介质不均匀角能够本质刻画介质的感应不均匀程度.感应不均匀磁光介质的物理实验表明:感应不均匀介质琼斯矩阵的非对角元素是实部和虚部兼有的复数.琼斯矩阵的物理参量仿真实验表明此理论推导具有一定的正确性.感应不均匀介质琼斯矩阵解析式囊括各种光学效应,具有普遍性;统辖各种均匀、不均匀情况,具有一般性.其中,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是特例.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条件下,非均匀介质中,二次极化电场的异常电流密度和异常电场强度的关系,不能用通常简单的欧姆定律微分形式表达。二次异常电流密度不仅与二次极化异常电场强度有关,而且还与一次场有关,两者的方向一般不同,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材料细观力学研究非均匀材料性能的需要,在平面和三维弹性材料分析的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探讨一种用于非均匀弹性材料分析的有限元法。利用本方法及其微机程序,可算出细观非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材料模型各处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构件通信技术的灵活性低、通用性差以及修改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参数配置进行构件通信的方式。首先采用软件总线模型建立构件组装平台,然后在总线平台上建立参数共享池、事件共享池等管理对象,最后采用配置参数对象和反射机理实现构件通信技术。结果表明,提出的构件通信技术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明显优于其他构件通信技术。基于反射机理的构件组装通信技术在构件组装过程中不需要修改接口代码,不但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实际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轮廓进行测量评价.从线性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轮廓和反射率光谱之间的关系出发,采用反演技术结合梯度薄膜与渐变折射率薄膜的等效原理,对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轮廓进行模拟测量,得到了实际镀制的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轮廓.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折射轮廓对应的反射率曲线和实测反射率曲线直接的误差不超过0.4%.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非均匀正交各向异性媒质中的电磁场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约束方程和定解条件;对边值问题及其变分问题的等价性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方程,并用非均匀正交各向异性媒质中的有限元方程进行了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4.
Because of the disturbance of some regular waves, the deformity of reflective wave occurs,making the coherence inversion method unreliable. By using the event time from multi-fold reflective stack the range of model parameters obtained by coherence inversion is limited in coherence inversion.Then by adjusting the initial values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to make the waveform from the coherence inversion method be consistent with that from the original reflective gathers, the result of the inversion becomes more reliabl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processing the reflective gathers in Songzikou by the Jingjiang River of Hubei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15.
根据特殊阴影法──小孔法原理,研制了一种检测非球面的装置,并进行了一些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这种崭新的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并能定量地测量较大口径的非球面.  相似文献   

16.
南方煤矿薄层状介质存在各向异性和横向各向同性并存的情况,其煤层的物性条件及其赋存情况的几何形态又有利于槽波的形成,且地层地质构造发育,瓦斯、水等灾害严重,这些特征造成了南方煤矿薄层状介质中反射地震超前探测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作者从薄层状介质模型出发,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及反射地震超前探测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煤层近似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因此反射地震超前探测的动态弹性常数反映的是前方介质的物理性质,在测线布置时应尽量布置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层中,而不能布置在两层不同的介质中,也不能布置在两层介质的交界面上;否则理论模型变得比较复杂,用数字描述的难度大,使资料解释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快速存储器(QAR)数据特征提取问题,首先给出适用于一类分类的最大间隔判别分析方法,并通过增加正交约束,给出适用于一类分类的最大间隔特征提取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QAR数据大样本的特性,给出正交约束的一类分类问题的最大间隔判别分析问题的修改形式,并将该修改形式转化为闭包球问题,进而给出了基于正交约束闭包球的最大间隔QAR数据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某一机型的飞行纪录数据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有效解决了QAR数据大样本特征提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方煤矿薄层状介质存在各向异性和横向各向同性并存的情况,其煤层的物性条件及其赋存情况的几何形态又有利于槽波的形成,且地层地质构造发育,瓦斯、水等灾害严重,这些特征造成了南方煤矿薄层状介质中反射地震超前探测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作者从薄层状介质模型出发,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及反射地震超前探测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煤层近似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因此反射地震超前探测的动态弹性常数反映的是前方介质的物理性质,在测线布置时应尽量布置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层中,而不能布置在两层不同的介质中,也不能布置在两层介质的交界面上;否则理论模型变得比较复杂,用数字描述的难度大,使资料解释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水面效果可以大大增强虚拟现实环境的沉浸感,设计了一种实时水面仿真算法,该算法采用两个三角形单元模拟水面的方法,综合运用了渲染到纹理、凹凸纹理、投影纹理映射、纹理扰动技术采模拟水的反射、折射、波动、倒影效果;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纹理扰动技术,设置Alpha值确定应该扰动的纹理,避免了扰动错法,使水面更加逼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系统绘制的真实感和实时性上取得了较满意的优化效果,较好地解决了虚拟环境中水面实时绘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DCT和KDA的人脸特征提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DCT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和去噪,并通过KDA提取人脸特征。基于该特征,采用NN分类器,对ORL人脸库进行分类识别,仅用28个特征平均识别率就达到97.3%,"留一法"识别率为99.5%。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滤除了人脸图像中的高频干扰信息,明显增强了特征的辨别能力,同时显著地降低了特征维数和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