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湖南省攸县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6月~1993年5月对攸县农村10个村所有5岁以下儿童及在村卫生室就诊的腹泻病病例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全年平均监测5岁以下儿童1346人,报告发病223人次,腹泻病报告年发病率为0.17次/人·年。腹泻发病率与性别无关,0.5岁和1岁组发病率较高,5~8月为发病高峰期,8月为高峰月。口服补液盐(ORS)使用率为87.89%,平均每人次使用1.56包(500ml/包),脱水病例ORS使用率为95.52%,平均每人使用2.02包。静脉补液使用率为1.79%。粘液脓血便发生率为12.6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74%,合并使用ORS和抗菌药物的人次数占发病人次数的47.08%,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有16.03%使用了2种。各项指标比1991年9月在该县进行的调查结果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东台市1996~1998年腹泻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东台市腹泻病的发病情况 ,分析流行动态 ,指导防治工作。 [方法 ]长年对所有门诊腹泻病人登记 ,以入户抽样调查对发病强度予以修正 ;在 5~ 10月份对发现的所有腹泻病人以及其他月份的重点人群采样 ,进行细菌学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诊断 ;以 1∶1配对 ,开展菌痢相关流行因素调查。 [结果 ]腹泻病校正发病率为 0 1680次 人年 ,6~ 9月的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 61 68% ;5岁以下、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人群平均发病水平。年度间腹泻病发病率呈现下降势态 ,下降幅度较大的为 1~ 3岁和 15~ 2 4岁组 ,分别为 43 71% ,3 0 91%。腹泻病人中感染性病原菌检索阳性率为 8 5 0 % ,志贺氏和大肠埃希氏菌占 91 67%。可疑食物史和摊点就餐史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因素。 91株志贺氏菌中 98 90 %为B群 ,其中F2a血清型占 86 67%。 [结论 ]监测期内腹泻病发病水平下降 ,菌痢的流行因素以水为主 ,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以志贺氏和埃希氏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1990—1996年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郑州市1990-1996年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乙型肝炎发病率及其在法定报告染病中的构成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为48.43/10万上升至57.47/10万,构成比由9.58%上升到27.90%;城市居民发病减少,农病例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以农村发病为主的流行状态,5岁以上儿童发病率呈波动下降;大年龄组人群的发病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发病性别比向着1:1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腹泻病基线发病水平、就诊情况和疾病负担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不同季节对抽样人群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社区人群两周发病率及季节发病率,分析社区人群腹泻病基线发病情况、腹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居民就诊行为以及因腹泻造成的疾病负担等。结果:夏秋冬三个季节共调查萧山区社区人群15660人次,发生腹泻518人次,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16.16%,推算年发病率为42.12%。三个季节发病率以夏季为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98,P〉O.05)。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0~19岁年龄组。腹泻病就诊率为34.07%,O~9岁年龄腹泻病人就诊率高于其他年龄组(X^2=11.58,P〈O.05)。腹泻病人均医疗费用为62。19元,门诊人均就诊费用中位数为67.5元,未就诊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自行服药,占71.00%。结论萧山区人群腹泻病年发病率为42.12%,中老年人群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腹泻病就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某部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于1992年6月至1993年5月,在某部队设点进行了腹泻病监测。通过对40个连队2267名官兵一年的观察,共发现急性腹泻病人470例,发病率为20.73%。75%连队的发病率介于10.1 ̄30.0%,以散发为主,3个连队曾出现本病流行。6 ̄9月份发病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60%。122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检出6种病原体,检出率为40.2%,以ETEC、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A)为多。71例腹泻病人与1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郑州市1996-1996年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乙型肝炎发病率及其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构成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为28.43/10万上升到57.47/10万,构成比由9.58%上升到27.90%;城市居民发病减少,农村病例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以农村发病为主的流行状态;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呈波动下降,大年龄组人群的发病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发病性别比向着1:1的方向发展。据此,笔者认为乙型肝炎是目前急需加以控制的疾病,且重点在农村,预防乙型肝炎应采取以保护新生儿及高危人群为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郧西县店子镇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发病率为16.22%,家庭内续发52.41%,病率为0.02%。病例构成以9岁以下儿童为多,老年次之,29岁以下青年较少。男、女之比为1.14:1。腹泻与痢疾发病时间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广西5个县(市)腹泻病家庭入户抽样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广西腹泻病发病,就诊和治疗情况,1995年6月1日~15日,我们在广西5个县(市)进行了腹泻病家庭入户调查,共调查62277人,发病619人,两周腹泻发病率为0.99%,推算年发病率为0.456次/人/年,腹泻病治疗中只有11.5%使用口服补液盐,而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90.2%,病前一周有65.8%病人吃了生冷食物,有45.9%,的病人没有隔餐食物彻底加热不习惯。结果提示,应努力加强腹泻病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腹泻病发病的季节规律,本文对广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发病率进行季节性分析,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广州地区8个城区、4个县级市连续4年(1993年10~1997年9月)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监测的资料。(2)分析方法:采用比例移动平均法(CensusⅡ法)的乘积季节模型进行分析。腹泻病的发病率资料是一种时间序列资料,有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周期变动及随机变异。比例移动平均法分析发病率可平衡长期趋势、周期变动及随机变异对发病率的影响,分离出季节因素,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及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数据一致性。方法:按PPS和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2个地市的8个社区和12个村的3月龄以上年龄人群,采用人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群基本人口学情况、腹泻病发病情况和就诊情况,对发病水平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与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相比较。结果:浙江省人群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0.59%,年发病率为o.15次/人/年。夏秋季是5岁以下婴幼儿高发季节,冬春季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季节,城乡两周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2,P=0.200),男女两周发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8,P=0.868),60岁以上年龄组和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两周发病率分别为o.88%和2.28%。人群调查的腹泻病发病率是同期同地区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发病率的2.4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2.830,P=0.000)。结论: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较低,散居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给与更多关注,农村感染性腹泻漏报情况较多,应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起特定人群连续腹泻的调查报告李岩,赵亚平1流行病学调查我市某中专学校自1997年12月6日起,开始有腹泻病人,截止于15日,共发病300余人,其潜伏期不详。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腹泻、水样便,有部分患者发热。病程一般为3~5天,经用庆大霉素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襄阳市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襄阳市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2013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628例,发病率为47.40/10万:7—8月份和10~11月份是2个发病高峰期;主城区樊城区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1岁的散居儿童发病最高。结论其他感染性腹泻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性别和年龄段差异,可通过监测分析针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防控方案和采取不同形式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发生一起麻疹流行,报告麻疹病人188例,报告发病率58.3/10万,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达拉特旗共辖20个乡(苏木、镇,下同),由于麻疹流行正值春节前后,人员交往频繁,传播范围广,20个乡均有病例发生。首例麻疹病人发生于1月12日,随后陆续有病例发生,2~3月为发病高峰,4月28日发生最后1例麻疹病人。患者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42岁。年龄分布是:5月龄1人(0.5%),8~12月龄3人(1.6%),1~7岁6人(3.20),8~14岁55人(29.30),≥15岁…  相似文献   

14.
广州某农村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1991年对广州农村产历毒大肠杆菌(ETEC)所致腹泻病进行了监测。结果其年发病率为2.3%,其中5岁以下儿童年发病率为131.9%,远高于5岁以上人群3.6%的年发病率.7、8月为ETEC腹泻病的高发季节.4种毒力因子以猪源热稳定肠毒素(STp)的检出率最高(约50%)。另外,ETEC同其他肠道致泻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和抗药性均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8 - 2017年江阴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 - 2017年江阴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2008 - 2017年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67 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5.51/10万,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每年6 - 8月为发病高峰。0~4岁儿童是高发人群,其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为全人群的首位。全市哨点医院采集的粪便标本中,病毒阳性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占91.30%。细菌阳性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主,占83.33%。结论 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防控工作应以0~4岁儿童为重点人群,同时加强病原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35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BMI)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的影响。方
法 以2006年健康体检尿酸正常的811名北京某企业35岁以上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基线人群,调查内容包
括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吸烟史、饮酒史等,并进行4年随访,每年随访体质指数及尿酸,
至2010年有效人群609人,平均年龄(56.52±12.89)岁。结果 BMI基线为低体质量(17例)、正常(292
例)、超重(242例)、肥胖(58例)人群4年内高尿酸血症累积发病人数分别为1例、32例、48例、16例,
发病率分别为5.88%、10.96%、19.83%、27.59%,其发病率随着BMI的增加呈增高趋势(χ
2 =15.181,
犘=0.002);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80 (1.18~2.74)和2.51 (1.42~4.45)倍;
低体质量人群发病率与正常人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均处于超重(含肥胖)的195人与均未超重
的274人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4.62%、9.49%,前者是后者的2.59 (1.68~4.01) 倍,其中男性为1.97
(1.08~3.58)倍,女性为3.40 (1.71~6.73)倍。经偏回归分析,扣除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血
糖、血脂的影响,HUA 的发病次数与超重次数以及尿酸均值与BMI均值均呈正相关(犘<0.01)。结论 超
重或肥胖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控制体质量是降低高尿酸血症流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质指数;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随访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604 04  相似文献   

17.
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局部流行的调查分析张进贵1997年10月15~26日,平阴县孝直镇李庄村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局部流行,全村1150人,发病5人,发病率43478/10万。现将流行因素调查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的个案调查及血清学...  相似文献   

18.
四川垫江县1991年-1-8月发生一起发病率为351.60/10 甲型肝炎流行,发病的乡镇中,发病率在500-1600/10万的6个,200-400/10万的12个,99-100/10万的26个;发病率以小学生、干部职员为高,分别为1284.5/10万、1210.2/10万,5-29岁人群发病占总发病的76.41%;病例呈逐渐积累过程,高峰出现尺缓;5种传播因素调查分析,肝炎接触史与肝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宝山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宝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及人群流腮抗体水平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区0~18岁正常人群流腮血凝抑制(HI)抗体总阳性率48.33%,GMT1:9.55。1~5岁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5岁以后趋于平稳。本区流腮流行间隔1~2年,每次持续流行1~2年.平均发病率125.62/10万。春季为本病高发季节。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0~4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3~6岁是流腮发病高发年龄段,4岁时达最高,7岁开始下降。以幼托儿童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小学生、散居儿童。提示本区人群流腮抗体水平偏低,发病率较高,且好发于儿童。因此,本病应予重视,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腹泻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流行特征、治疗和就诊情况,为评价腹泻病的危害程度积累本底资料。方法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腹泻病疾病负担与卫生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工作手册,采取人户问卷、座谈等调查方法。结果四川省腹泻病年发病率为1.13%,城市发病率为1.33%,农村发病率为0.99%,男女性别发病率分别为1.11%和1.16%,0~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17%,14项职业中家庭主妇发病率为2.24%,7项文化程度中文盲或半文盲的发病率为1.82%。腹泻患者就诊率为36.36%,服药治疗占81.9%,腹泻患者中城镇无基本医疗保险的占51.9%。结论四川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0~4岁低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治疗方式以服药为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面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