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当前许多早年建设的水产养殖池塘,均面临着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新技术应用滞后、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对"散、小、杂、乱"的"插花式"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统一规划和整理,增加投饵机、增氧机等养殖设施,建成设  相似文献   

2.
池塘节本型养殖是一般是通过割草养鱼、种草养鱼等来达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就池塘节本型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池塘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池塘自身较为封闭的特性,导致水体流动循环不畅,加之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不断恶化,水体受到污染,水质问题频发,给池塘水产养殖带来诸多困扰和挑战。发展健康生态池塘水产养殖必须高度重视水质问题,分析池塘水质污染问题表现和危害,从源头出发,标本兼治,切实下大力气解决池塘水产养殖水质问题,进而不断提升池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膨化饲料是通过高温(120-140℃)、高压(8~15个大气压)的工艺加工而成,物料变形又变性。具有便于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饲料浪费、利于疾病防治、饲料保存期长、能适应多种需要(全浮性料、慢(半)沉性和沉性料等料型)、减少水体污染、保持水质等优点,是提高养殖的单产,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池塘(网箱)养殖利用率,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之一。水产饲料发展的方向是膨化饲料。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也已从池塘养殖向网箱、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形式发展,由此也造成了养殖的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水体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因素,病原体的侵袭及鱼类内在的生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然而在这些因素中,水体环境因素中气象条件即水温对细菌性及病毒性传染病的暴发影响较大,与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温度所扮演的“角色”是决定病原菌生长和侵入甚而导致疾病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平罗县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根据我县不同的养殖条件,大力推广池塘集约化健康养殖、湖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模式,不断提高生态水产业发展水平。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养殖基地、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为重点,通过专项整治和常规督导工作相结合,加强对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建立的检查督导和健康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切实提高了健康养殖水平。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池塘清洁化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建设已成为目前渔业发展首要任务2002—2003年淮安市淮水特种水产养殖场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池塘养殖与水稻种植组合装配,进行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鱼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池塘清洁化生产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促进了水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按照传统水产养殖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将水库或者池塘等养殖水体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称作野杂鱼类,如鳜鱼、鸟鳢、黄颡鱼、鲶鱼、翘嘴红鲌、等。不管是在大水面养殖或者是池塘养殖,野杂鱼类大都是被清除的对象,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野杂鱼会吃掉人工放养的鱼类,自然会影响到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污染、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水产养殖品种质量安全的升级换代,加入WTO后,传统落后的池塘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成为阻碍实现渔业增效增收的瓶颈。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现象。水质恶化总会伴随着泛塘现象,引起养殖对虾大批死亡。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或干旱等原因,大多数对虾养殖池塘水体交换量少,有的养殖池塘一池水养到底。因此由于水质变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经常发生。现将应急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池塘养殖在资源的消耗、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首次在我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投入使用。该养殖模式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养殖变为了集约化圈养,对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并利用大部分水面进行水质净化,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养殖水体的污染压力。  相似文献   

12.
《渔业致富指南》2009,(2):73-74
<正>清塘是搞好水产养殖的首要关键步骤,是提高池塘养殖产量以及成活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繁多,如何针对具体的养殖品种作出科学的池塘清塘是摆在水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水产养殖消毒工作,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消毒,能有效抑制或杀死有害病菌,减少养殖品种疾病的发生。水产养殖的消毒包括池塘消毒、苗种消毒、饲料消毒和养殖工具消毒,即通常我们所讲的"四消"。一、池塘消毒池塘既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活动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沃土"。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  相似文献   

14.
浅谈池塘污染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水产养殖将要进入新的转换期。此时,重谈池塘污染与修复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经过长时间养殖,水生生物排泄物、饲料残饵、药物残留都沉积于塘底,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养殖不利。为了实现高效养殖,提高养殖者对池塘污染危害性及修复重要性的认识,现将池塘污染知识及修复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品种的密度及投饵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过多的增加了池塘的承载量。尽管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种养殖方式给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池塘水质及底质过度污染,严重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鱼、虾、蟹等长期处于高应激、高紧张状态,其正常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期以来,不少水产养殖户由于忽视鱼池的清整,池坡倒塌严重,淤泥沉积逐年增加。一般池塘的淤泥都在50至—00厘米之间,使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鱼类活动空间缩小。从而使池塘的生态条件恶化,疾病加重,出现死鱼泛塘现象,成鱼产量下降。据专家调查论证,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与淡水鱼类养殖相比,淡水鱼类的每667m~2效果远远不及特种水产养殖的效益。为了发展特种水产,调整养殖结构,笔者特向有关养殖户介绍两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是我县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但由于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不仅影响了草鱼的品质,还制约了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科学利用资源,实施鱼类健康养殖,生产安全水产品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主题。为进一步提高草鱼养殖效益,探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在提高草鱼养殖效益方面的可行性,笔者在峡江县农业科技园进行了草鱼池塘健康养殖试  相似文献   

18.
健康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以来,安徽省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池塘、湖泊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通过狠抓示范推广,促进产业素质提升;狠抓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产养殖和资源养护并重,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措施,促进了安徽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产量增长、质量提高、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变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这充分证明,健康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溧阳市埭头镇黄家荡特种水产养殖场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由于实施循环水养殖新模式,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效益,池塘养殖密度、产量均提高了10%-20%。目前此项生产技术正在当地被嫁接推广使用开来。水产养殖污染与农村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人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断投放食料和定期更换养殖池塘尾水排放,不仅对地表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一些养殖品种出现相对过剩,使水产养殖效益下降。认对这种情况珠海市斗门区在做好市场开拓和品种更换的同时,大力推广越冬养殖,使一些常见的养殖品种也能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斗门区水产越冬养殖的发展与现状斗门区隶属珠海市,是广东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2001年全区有池塘0.8万hm2、鱼眊0.2万hm2,养殖产量7.3万t,产值14亿元。其中养殖南美白对虾0.33万hm2,产量2.9万t,产值7.7亿元;养殖罗氏沼虾0.2万hm2,产量0.7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