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9例咯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引起咯血的病因。方法以咯血症状的患者的发病年龄、伴随症状、X线胸片或肺CT等相关检查明确病灶部位与疾病的关系。结果咯血最常见的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占咯血原因的大多数。结论中青年的咯血病人以肺结核为主;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占一定比例,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有反复咯血症状而全身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以支气管扩张多见;少量咯血或痰血为主伴胸痛、消瘦的需高度警惕肺癌。  相似文献   

2.
26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病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63例(研究组)及单纯肺结核患者260例(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咯血、痰菌、合并空洞、合并感染的情况和住院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咯血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合并空洞、痰菌阳性和合并感染等临床表现上差异显著。两组病例短期住院抗结核治疗近期病灶吸收效果、痰菌阴转差异显著。结论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要重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经常规抗结核治疗近期胸片病灶吸收较差,痰菌阴转率低,抗结核治疗时间应比单纯肺结核延长。  相似文献   

3.
咯血诊治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血系指咯出血液而言,其程度重至咯出净血、明显血痰,轻者仅痰中带血。一般认为48小时内咯血量>600ml 者谓之大量咯血。一、病因咯血是肺、心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据统计占胸科门诊患者7~15%。现将常见的咯血病因列于表1,供临床诊断时参考。必须指出,慢性炎症肺疾病,特别是伴有肺组织破坏时,如空洞型肺结核、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及曲菌球等是导致大量咯血的原因。然而,近年来随着肺结核防治工作普遍地开展,结核病的发病率已显著降低,因此肺结核已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肺结核咯血发生率约为20%~90%[1]。咯血会造成结核病灶播散,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直至死亡。近年文献报道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结核咯血有效率可达80%左右[2-3],但对远期疗效追踪报道较少。本文对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间因肺结核咯血行BAE治疗57例患者疗效及5~7年的疗效追踪观察,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对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间因肺结核咯血行BAE治疗57例患者疗效及5~7年的疗效追踪观察。其中男性42例,女性15例,年龄17~78岁,平均49.2岁。咯血病史最长17年,最短1d。大量咯血(>200ml/次或>600ml/d)14例,中等量咯血(>100ml/次)28例,小量咯血(<100ml/次)15例。57例均无出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伴空洞形成24例,病灶位于左肺16例,右肺13例,双肺28例,慢性纤维空洞7例,陈旧、稳定性病灶9例,毁损肺1例,痰结核菌阳性21例,耐药结核病5例。痰培养生长普通致病菌28例,痰霉菌阳性2例。发热27例,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L)23例,合并糖尿病6例。2.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两病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研究组)及单纯肺结核患者84例(对照组)在咯血、痰菌和合并空洞、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咯血表现上无差异,而在X线表现空洞、痰菌阳性及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的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要严重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短期病灶吸收差,痰菌阴转率低。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要延长抗结核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妊娠结核病是影响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结核病以肺结核居首位,肺外结核在妊娠结核中约占10%[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28岁,1996年8月以妊娠39周,午后低热,咳嗽1周,咯血1天在外院就诊摄X线胸片提示右肺上斑片影内见透光区,考虑"肺结核"转到我院作PPD试验,硬结15×17 mm有水泡,血沉56 mm/1 h结核抗体阳性,血常规正常,痰查抗酸杆菌3次均为阴性,痰查瘤细胞3次为阴性,确诊为(1)继发性肺结核右上涂(-)初治;(2)妊娠39周,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及抗感染,止血治疗后血止,停用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继续抗结核治疗3周,病人出现分娩先兆,请市妇婴医生会诊后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分娩出一男婴,病人留院抗结核治疗1个月出院后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复查肺片右肺病灶有吸收,空洞闭合停药.  相似文献   

7.
钱梁  刘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41-1342
目的比较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病灶定性诊断中的穿刺成功率、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分别行B超和CT定位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角度。90例肺内周围性病变分为60例B超定位和3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活检确诊率为96.7%,1例轻度气胸,1例咯血痰;CT定位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7%,1例轻度气胸,1例咯血痰,1例针道转移。结论 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及其相关胸部CT表现,以期提高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BAE)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胸部CTA及BAE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肺结核不同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经CTA检查共发现187支咯血责任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4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63支(多位于肋间动脉及锁骨下动脉);DSA发现咯血责任血管192支,以DSA为诊断“金标准”,CTA对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为97.4%;35例(占37.2%)病灶周围可见支气管动脉分支局限性迂曲、扩张,供血支气管动脉平均内径为(2.0±0.7)mm;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胸部CT发现病灶多位于多肺叶,病灶以弥漫性分布为主,多无胸腔积液,此外伴空洞、钙化、支气管扩张及淋巴结钙化等,均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灶性质、胸膜增厚程度及结核病灶与增厚胸膜之间关系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明显相关(P<0.05),其中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病灶病变以增殖、渗出为主,邻近胸膜增厚程度多较轻微或没有增厚且增厚胸膜无或轻度黏连者居多,而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合并NBS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肺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邻近胸膜增厚明显,且肺部病灶与增厚胸膜紧密粘连者居多。结论肺结核伴咯血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关系紧密,可通过胸部CT表现提示咯血责任血管是否源于NBSA,可帮助提高BA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责任血管及其相关胸部CT表现,以期提高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BAE)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胸部CTA及BAE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肺结核不同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经CTA检查共发现187支咯血责任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4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63支(多位于肋间动脉及锁骨下动脉);DSA发现咯血责任血管192支,以DSA为诊断“金标准”,CTA对咯血责任血管的检出率为97.4%;35例(占37.2%)病灶周围可见支气管动脉分支局限性迂曲、扩张,供血支气管动脉平均内径为(2.0±0.7)mm;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胸部CT发现病灶多位于多肺叶,病灶以弥漫性分布为主,多无胸腔积液,此外伴空洞、钙化、支气管扩张及淋巴结钙化等,均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灶性质、胸膜增厚程度及结核病灶与增厚胸膜之间关系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明显相关(P<0.05),其中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病灶病变以增殖、渗出为主,邻近胸膜增厚程度多较轻微或没有增厚且增厚胸膜无或轻度黏连者居多,而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于BA合并NBSA的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肺部病变以纤维化为主,邻近胸膜增厚明显,且肺部病灶与增厚胸膜紧密粘连者居多。结论肺结核伴咯血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关系紧密,可通过胸部CT表现提示咯血责任血管是否源于NBSA,可帮助提高BA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资料。结果85例中先患糖尿病者60(70.6%),两病同时发现l7例(20.0%),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者8例(9.4%),患者有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症状和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疗程结束时,血糖FBG7.8mmol/L有71例,其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63例(88.7%)。痰结核菌阴转59例,糖尿病控制不理想14例中,有2例病灶吸收好转,痰结核菌有1例阴转,多数病灶在进展,有3例5年内死亡。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病并发时,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应当提高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石洁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66-1366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约1/3~1/2的患者有咯血。咯血量多少不定,多数患者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对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我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30岁以10例,30—59岁19例,60岁以上23例;病程一年以内者11例,1—5年31例,5年以上者10例。所有病例经临床表现、痰菌、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艾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0):657-659
典型肺结核是指:(1)有肺结核接触史;(2)典型症状(低热、盗汗、咳嗽、咯血等);(3)典型体征(消瘦、贫血、肺上部湿啰音);(4)典型X线表现(病灶好发于上中肺野,浸润、硬结、钙化、纤维化病变混合存在,病灶存在时间长,常有空洞形成);(5)痰结核菌阳性;抗痨治疗效佳(耐药肺结核除外)。  相似文献   

14.
正咯血是肺结核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1/2的肺结核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伴有咯血。为此,本研究观察了水飞蓟宾胶囊对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致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保护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依据患者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46例(男31例,女25例,)和对照组43  相似文献   

15.
刘琼  邓小军  黄小英 《山东医药》2014,(24):108-109
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多支血管栓塞使止血成功率提高,术后复发减低,但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1~4]。我院对15例多支血管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多支血管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9~2012年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15例,均有支气管动脉之外的其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男10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 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 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82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诗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64-1364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迁延,症状多,易于发生多种并发症。2008年9月~2009年9月,我们共收治了肺结核病人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16~64岁,平均40岁。初治肺结核50例,复治肺结核32例。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52例,形成空洞43例,伴有咯血16例。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MEB)、吡嗪酰胺(PZA),短程化疗方案一般为6—9个月,长效化疗方案为1.5~2年。治疗后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痰菌转阴52例。  相似文献   

18.
唐小莉  陈珊珊  张侠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9-1920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肺结核合并肺癌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0例患者中,菌阴肺结核(47例,78.33%),肺癌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43例,71.67%);临床表现以咳嗽(56例,93.33%)、咳痰(28例,46.67%)、痰血或咯血(18例,30%)为主;影像学特点表现各异,肺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同侧居多(52例,86.67%)结论提高肺结核合并肺部肿瘤的认识,及早检查,正确诊断,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大咯血更是来势凶猛 ,易出现休克、窒息等 ,有猝死的危险。我院近来共收治肺结核并咯血患者 72例 ,经严密观察病情和有效护理 ,提高了治愈率。阻止了并发症的恶化 ,降低了死亡率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1~ 1999年 8月共收治 72例肺结核并咯血病人。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 88岁 ,最小 2 1岁 ,平均年龄 4 6岁。结核病史 1~ 2 5年不等。表现咯痰血 3 1例 ,中等量咯血 3 5例 ,大咯血 8例 ,合并肺心病 12例 ,肺性脑病 2例 ,心衰 10例 ,肝肾功能损害 12例 ,高血压病 10例 …  相似文献   

20.
垂体后叶素和阿托品联用治疗肺结核大咳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肺科采用垂体后叶素和阿托品联合应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 45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院住院的 84例大咯血患者 ,发病时咯血量 1次 >5 0 ml,或 2 4小时咯血量 >30 0 ml,符合大咯血标准。全部患者均有夜间咯血发作史。患者入院后依据病史、体征、X线胸片、胸部 CT片、痰结核菌检查和 PPD试验可以明确诊断为肺结核 ,其中 6 2例为肺结核伴空洞形成 ,15例为肺结核伴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可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咯血。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出、凝血机制检查 ,排除出血性疾病。所有患者均无应用垂体后叶素和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