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研究配电网负荷预测、规划重要意义和基本任务,分析了配电网负荷预测常用方法,并对配电网规划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9)
本文对县域配电网的规划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了县域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县域配电网规划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从而使县域配电网的电网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为广大县域用电地区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析了配电网规划在城市发展和创先国际企业中的重要性地位;并具体概述了配电网规划的原则及思路,做好配电网规划是电网安全、可靠、经济效益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4.
李国有 《建筑电气》2014,(12):28-32
根据电网规划理论及有关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校园配电网规划特点,总结多年来校园配电网规划设计经验,介绍规划原则、负荷预测、负荷等级、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等,提出校园配电网规划及配电设计的改进方法,阐述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余文中 《广东建材》2009,(3):196-197
本文提出了基于综合管理决策系统的配电网自动规划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借助于系统的综合管理模块,信息可以尽可能便捷、直观地“推送”到规划人员面前,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规划人员去发现。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对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6)
本文首先对智能配电网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配电网规划发展现状,然后具体阐述了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3)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要求和需求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城市电网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增强。在我国,城市10k V的配电网规划就成为了解决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和电网设备滞后老化之间矛盾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能最大限度保障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优、最快、最安全的措施。然而,我国城市10k V配电网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瓶颈,影响了配电网本该对城市发展建设做出的巨大帮助,也导致了配电网与城市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因而,这就要求建设者对城市10k V配电网在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本文对智能配电网发展要求、面临的问题、挑战及目标做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方案,希望对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全面评估配电网故障风险的方式方法,并综合评估配电网故障风险的指标体系,简要对故障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期对实际中的配电网规划和建设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0.
谢永熙 《城市建筑》2014,(15):199-199
本文通过介绍了我国城市10kV配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规划建设想法,希望为城市中低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舍乙类建筑鉴定与加固抗震设防目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抗震设防标准进展,探讨了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在不同重要性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以及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目标和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给出了既有校舍乙类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验算地震作用取值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搞好校舍乙类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  相似文献   

12.
抗拔桩和抗压桩受力性状异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抗拔桩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性状的研究比较缺乏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杭州某工程软土地基中抗压、抗拔钻孔灌注桩静荷载试验和桩身轴力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抗压桩与抗拔桩受力性状的异同性,得出了不同的荷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抗拔桩和抗压桩的侧阻、端阻存在很大的不同,抗压桩端部侧阻发生增强效应,而抗拔桩端部侧阻出现退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经济与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相关的核心技术 ,主要讨论了利用 Arc SDE和 Arc IMS以及 MSSQL Server等数据库和网络集成技术 ,并对空间数据仓库理论应用于农业经济环境评价的思路作了介绍 .以美国加里福尼亚州YOLU县农业经济环境评价的研究和实验为例 ,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结果表明 ,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经济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 ,思路是正确的 ,可以作为我国这方面研究和应用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构智能健康监测愈来愈成为重大工程结构健康与安全的重要保障技术,也愈来愈成为重大工程结构损伤积累乃至灾害演变规律的重要研究手段。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是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结构分析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组成的,不同系统的谐调运行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来实现。首先从监测内容、等级和功能等方面研究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然后,分局部监测变量和整体监测变量研究传感器的最优测点确定方法和原则,提出传感器的选型原则;提出数据采集系统的总线设计方法和方案,研究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提出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给出斜拉桥基于构件和基于结构体系的安全评定设计方法;提出斜拉桥施工监控、成桥试验、运营健康监测和养护管理四位一体系统的共享设计原则;提出系统集成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内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估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歆弘 《建筑科学》2004,20(4):80-83
建筑使用后评估关注的是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建筑物的性能和服务于业主/用户的满意程度,它连接了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使用阶段,为后续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建筑业用户的满意度。本文介绍了建筑使用后评估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和近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建筑使用后评估在国内开展的必要性,也提出了在国内开展的难点,可作为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意义及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隧道支护系统极限位移的意义,系统地介绍了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确定方法。采用连续体模型,按铁路隧道衬砌标准设计采用的断面形式和材料参数,对各级围岩中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进行计算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与允许位移进行比较,单、双线断面相对位移分开,拱顶下沉、拱脚水平位移和墙脚水平位移设不同判据,采用修订前规范所列的埋深档次,确定档次范围值,最后综合确定出一套适于当今铁路隧道位移判别的极限位移数据。  相似文献   

17.
海西运动晚期,大量的火山碎屑随同陆源碎屑沉积成岩,使其形成的这套富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质;后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反逆冲滑覆聚矿构造为成矿提供了有利聚集空间;厚达几千米的火山岩系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矿源;特殊的构造环境及长期活动的断裂为成矿提供了足量的热源;构造盆地及粗碎屑岩储藏了丰富的地下水,加之有充沛的地表水、岩浆水补给,为成矿提供了所需的水源。这诸多因素成为宝坪铜矿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the demand-capacity model is developed for hydraulic design of granular and granular-cum-geocomposite drainage layers in pavements. The demand is given by the intensity-duration curve obtained from the 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 which is geographic location specific and corrected for climate change. The capacity curve corresponds to critical infiltration rates and critical durations for a drainage layer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hydraul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The design is acceptable if the capacity curve exceeds the demand curve. The design framework is illustrated for typical geometries of highway pavements with three granular gradations and three geocomposite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framework, hydraulic equivalence is defin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drainage layers. The permissible reduction of granular layer thickness for hydraulic equivalence is evaluated if geocomposite is embedded in the subbase layer of pavements. For an optimum gradation based on hydraulic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thickness of granular layer with geocomposite could be reduced by 30% compared to the granular layer without geocomposite, which showed similar hydraulic perform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drainage layer thickness with geocomposite is shown based on the demand for storage to satisfy the drainage requirement for rainfall events of high intensities and long duration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晰长江流域住宅居民采用分体式空调供暖供冷的行为特性,选取了4个典型城市的19户住户(均为新建住宅小区,家庭结构相似,采用一级能效房间空调器),对其空调房间全年温湿度和耗电量进行了连续一年的监测.结果 显示:住户采用空调供暖多集中在12月,夏季供冷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空调开启比例高于50%,且多发生在20...  相似文献   

20.
徐惠  范明桥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12):2317-2321
当前中国工程界对细粒类土的分类存在两种不同标准,一种是按液限wL和塑性指数Ip构成的塑性图进行分类,一种是按单一塑性指数Ip进行分类,并且这两种分类方法的分类指数Ip的确定标准也不相同,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对中国细粒类土的两种分类标准的历史由来进行了探寻,并与国际上通行的细粒类土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中国细颗粒土分类标准的统一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