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新型清梳联纺机采棉的工艺技术措施。介绍了JWF1213型梳棉机的技术特点以及纺新疆机采棉的配棉、流程配置、上机工艺参数。分析了各工序半成品棉结和短绒率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生条和成纱质量指标;总结了清梳联纺新疆机采棉的工艺措施和注意事项。认为:应根据新疆机采棉含杂高的特点,清棉多排杂,落棉隔距适当偏大掌握,各部打手速度均宜偏低选择;梳棉机适度分梳,多排短绒和细小杂;优化清梳联各联机前后供棉参数和发挥好自调匀整的作用,以保证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指标满足纺纱要求。  相似文献   

2.
降低清梳联棉结与短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降低清梳联棉结与短绒的途径.分析了原棉性能及清梳联工艺与生条棉结、短绒率的关系,通过正确选配原料,以控制棉结短绒增长率为目的对开清点组合、各级打手速度、梳棉机速度、隔距、定量及针布选型等进行工艺优化配置,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使清梳联生产线生条棉结和短绒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国产清梳联纺细特涤纶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产清梳联纺制细特涤纶纤维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试验、分析,改进了国产清梳联的工艺流程和部分设备,优选了清梳联抓棉机打手速度、梳棉机出条速度、锡林刺辊速度、锡林~盖板隔距等工艺参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条与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采用机采棉纺制18.2 tex纱的纺纱工艺要点。为了提高机采棉纺纱质量,解决机采棉含杂率高、短绒率高的问题,对纺纱工艺进行了优化;清梳联采取早落少碎、多松少打的原则,单轴流开棉机提高打手速度,适当加大打手与尘棒的隔距;主除杂机提高大分梳辊速度,以增强分梳;梳棉机提高刺辊、锡林、盖板速度,降低出条速度;采取两道并条,均6根并合;粗纱定量偏轻掌握,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细纱采取大牵伸、大捻度、高速度的原则。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采用机采棉顺利纺制出普梳纱产品,成纱质量达到2007 USTER公报25%水平。认为:机采棉含杂率较高,纺纱工艺配置应以清除杂质为主,以促进成纱质量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5.
以纺纯棉普梳40s纱为例,配以大量试验数据,详细阐述了郑纺机清梳联设备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去除短绒的相关工艺。通过调整清花各个单元机打手的转速,提高清花设备开松、除杂效率,减少对纤维的打击损伤,优化梳棉机工艺隔距,增强梳理质量,合理配置系统风量风压以及滤尘压力等措施,改善生条质量,降低生条短绒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升清梳联工艺生产C 9.72tex成纱质量,针对其生条短绒率高、成纱强力低等问题对清梳联工艺进行优化;并在FA116型主除杂机的刺辊针布改为梳针式打手后不同速度下,以及FA203A型梳棉机选用双齿型锡林针布、提高盖板针布转速、加装后棉网清洁器及提高出条速度条件下的生条质量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清梳联工艺优化后,C 9.72tex成纱质量在原基础上提高20%以上,满足质量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缩短,用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清梳联优势,降低生条棉结和短绒含量,分析棉结成因及原棉成熟度、疵点、线密度以及回潮率等质量指标对棉结的影响,探讨清梳联工序各单机打手转速及工艺隔距对棉结和短绒的影响,用AIFS实验数据对各机工艺进行优化,强调清梳联合机组使用和维护要点。指出:清梳联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原棉选配、工艺技术、运转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工序试验和检验,将清梳联生条棉结和短绒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根据设备技术特点和原棉内在质量,调整好清梳联各打手转速、选配好针布型号、优化各部隔距、维护并使用好设备,方能有效控制棉结和短绒,达到提高生条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巴西棉单唛纺C 18.2 tex针织纱的质量,针对巴西棉含杂含糖较高,适纺性较差特点对棉花进行了消糖处理.调整了清梳联打手速度、尘棒角度工艺,梳棉机速度、隔距和并条牵伸工艺合理配置,粗纱采用重定量,细纱优选牵伸工艺,最终使C 18.2 tex针织纱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梳棉机工艺配置与生条短绒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探讨梳棉机工艺参数与生条短绒率的关系.分析了短流程清梳联中短绒率增加的原因,对短绒增加较多的FA221B型梳棉机的刺辊速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刺辊与分梳板隔距、刺辊与锡林隔距、锡林速度、盖板速度、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固定盖板隔距、出条速度进行了优化试验,优选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使生条短绒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认为刺辊速度的增高和给棉板隔距的减小是短绒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探讨国产清梳联生产长绒棉特细号纱的工艺措施。介绍了郑州纺机清梳联系统的工艺特点,通过降低各清棉设备打手速度,优选梳棉工艺隔距与速度,使CJ 5.8 tex品种半成品及成纱质量指标均得到改善。认为:清梳联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可纺长绒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