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栓塞治疗”)在顽固性咯血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收治的 45例因顽固性咯血入院,需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肺叶切除术术前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未施行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引起咯血的责任血管分布情况、与原发病的关系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SA检查发现研究组20例患者共有出血责任血管 5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侧支循环42支,肺动脉(PA) 3支;研究组结核性毁损肺及肺空洞并发曲菌球患者(11例)的NBSA 以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下动脉为主(共29支),支气管扩张患者(9例)的NBSA以食管固有动脉、膈下动脉为主(共13支)。介入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13例,占65.0%,咯血减少7例,占35.0%。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155)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50±2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P=0.000);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0±3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0±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P=0.000)。结论 NBSA为顽固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其分布规律与原发病相关;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助于控制咯血,并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肺双途径栓塞治疗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s,PAPs)伴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ve angiography,DSA)证实为PAPs伴大咯血的15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相关影像学表现、介入治疗技术和临床止血成功情况,随访1年内咯血复发状况.结果 共发现15个PAPs,肺CTA发现14个,血管造影发现1个.术中仅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6个,仅肺动脉造影发现4个,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造影均发现4个,1个体肺动脉造影均未发现.介入栓塞术后咯血有效止血14例,1例患者术中因大咯血窒息导致死亡.患者随访1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2周复发大咯血行外科切除术;1例咯血术后3个月余复发,再次行介入栓塞后咯血停止.结论 经体肺双途径栓塞治疗肺结核患者PAPs伴大咯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方法可行,但仍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咯血中的应用及其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BAE的咯血患者共153例,术后随访2年,主要终点为咯血复发;对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咯血行BAE后的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患者平均年龄(63±15)岁,男性99例,占比64.7%,既往主要合并高血压病51例(33.3%)、肺结核43例(28.1%)和糖尿病21例(13.7%),37例(24.2%)患者有吸烟史;153例中有16例在2年内复发咯血,复发率为10.5%。153例患者平均有(2±2)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存在异常,复发组平均有(6±4)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异常,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01)。54例(35.3%)介入手术时同台运用支气管镜介入,其中未复发组有52例(38.0%),复发组2例(12.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异常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数量多是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OR 1.529,95%CI 1.226~1.907,P0.001),而双介入治疗是咯血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 0.071,95%CI 0.009~0.533,P=0.010)。结论 BAE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有效的手段。靶血管越复杂,术后越容易复发。双介入的运用可降低BAE术后咯血的复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 ,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 5 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 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 ,其中男 37例、女 2 3例 ;年龄 8~ 75岁 ,平均 4 7 6岁。对其中咯血复发病例确定复发原因并予病因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  5 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术后 2年治愈31例 ,治愈率为 6 2 % ,总止血有效 4 7例 ,有效率为 94 %。术后短期内咯血复发 9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持续不愈、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 ,漏栓和肺外体循环参与肺内病灶供血导致血管难以彻底处理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中、长期咯血复发 10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则是肺结核好转后空洞内继发真菌感染 (主要是曲菌球 )及肺结核再次复发。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远期疗效明显 ,可防止大咯血引发的危险 ,为治愈肺部结核病变争取时间 ,有利于患者安全好转。血管栓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 ,但去除引起慢性炎症刺激的感染病因才能真正治愈肺结核咯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大咯血的近期疗效,分析影响再发咯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即时止血率,及30 d,90 d,12个月三个时间点的累计咯血控制率及再治疗措施、疗效。以χ2检验、Logistic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短期内再发咯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74例患者在行栓塞治疗后,术后24 h内咯血症状消失,即时有效率为92.5%(74/80)。11例在术后30d内复发咯血,7例患者在术后90d内新发咯血,仅有3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复发咯血,术后30 d、90d、12个月,3个时间点的累计咯血控制率分别为86.25%(69/80)、77.5%(62/80)、73.75%(59/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短期内再发咯血与病程长短、是否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分流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的良恶性、病灶数量、栓塞剂类型、术前24 h咯血量无关(P0.05)。将所有危险因素纳入Log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仅有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分流是影响患者短期内再发咯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大咯血近期疗效确切可靠,术后30 d内咯血最易复发。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分流是影响患者短期内再发咯血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血管畸形引起咯血的止血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60例,肺癌15例,支气管扩张症20例、血管畸形10例。结果105例咯血,经介入止血后96/105(91.4%)。结论肺癌、支扩及血管畸形者咯血易复发。当无手术指征时,此是较好的权宜之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36例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患者肺部基础病变包括 :支气管扩张 13例 ,肺结核 11例 ,肺癌 9例 ,肺脓肿 1例 ,隐源性咯血 2例。结果 :2 9例即刻止血 (80 .6 % )。在 2年的随访中 ,术后 15d内复发大咯血并窒息死亡者 4例 ,另外 4例复发咯血者 ,3例再次行BAE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因复发而行手术治疗者 2例。因此 ,2年随访总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83.3%和 2 2 .8%。主要的并发症为自限性的短暂胸痛和发热。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选择、复发原因和进展。方法47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12例,肺癌2例,肺炎3例,肺隔离症l例,每日咯血〉100ml的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后,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使用真丝线段等栓塞相应的支气管动脉和参与血供的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等。结果40例栓塞后立即止血,2例反复栓塞〉2次后仍有咯血,3例随防1年,仍有间断少量咯血,1例栓塞术中大咯血窒息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成功,1例咯血再发急诊行左下肺叶切除术。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85.1%,复发率约为14.8%,复发原因包括血供动静脉畸形,支气管动脉漏栓,栓塞物脱落,原发病进展,造影操作不仔细。而且在栓塞术中要做好抢救准备,特别是病因不明确的咯血要重视,建议先行增强CT扫描或选择性CT造影明确以选择更好的安全治疗手段。我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靶血管在2支以上和栓塞物联合栓塞,术中适当灌注止血剂,是提高有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lubran2胶介入栓塞在肺癌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2009—2012年期间采取姑息治疗的30例中晚期肺癌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Glubran2胶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栓塞完成即刻造影,支气管动脉为其靶动脉,均于术中成功注胶,Glubran2胶血管内铸型良好。即刻止血23例,术后4 h止血7例。术后复发1例,无一例出现脊髓损伤、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12及24个月随诊无咯血事件。结论 Glubran2胶介入栓塞治疗肺癌咯血创伤小、安全、止血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及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84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进行病因分类,对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30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其即刻、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分别为肺结核(63例,75.0%)、支气管扩张症(11例,13.1%)、肺曲霉病(6例,7.1%)、肺癌(2例,2.4%)和肺动静脉瘘(2例,2.4%)。对其中30例致命性大咯血患者(肺结核25例,肺曲霉病和肺动静脉瘘各2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即刻止血率达90.0%(27/30)。术后随访5~29个月(平均16个月),近期止血率93.3%(28/30),远期止血率达96.7%(29/30)。结论致命性大咯血的病因主要为肺结核,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症和肺曲霉病,BAE是治疗致命性大咯血的首选措施,具有安全、有效、高成功率优点,为基础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选择、复发原因和进展.方法 47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12例,肺癌2例,肺炎3例,肺隔离症1例,每日咯血>100 ml的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后,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使用真丝线段等栓塞相应的支气管动脉和参与血供的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等.结果 40例栓塞后立即止血,2例反复栓塞>2次后仍有咯血,3例随防1年,仍有间断少量咯血,1例栓塞术中大咯血窒息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成功,1例咯血再发急诊行左下肺叶切除术.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85.1%,复发率约为14.8%,复发原因包括血供动静脉畸形,支气管动脉漏栓,栓塞物脱落,原发病进展,造影操作不仔细.而且在栓塞术中要做好抢救准备,特别是病因不明确的咯血要重视,建议先行增强CT扫描或选择性CT造影明确以选择更好的安全治疗手段.我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靶血管在2支以上和栓塞物联合栓塞,术中适当灌注止血剂,是提高有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李海  王星  陈向东  孙斌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46-1247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结果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经1周、1个月、3个月的疗效观察,大咯血止血成功率分别可达99.5%、95.5%、94.4%,随访6个月成功率达93.4%。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的病理基础,栓塞材料及方法选择、介入止血无效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经由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条件的肺结核大咯血病人,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4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果 支气管动脉栓塞组患者即刻止血率、临床治愈率、有效控制率、无效率分别为82.4%、88.2%、5.9%、5.9%,支气管镜介入止血治疗组则分别为53.3%、60.0%、26.7%、13.3%.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较支气管镜介入止血具有止血效果迅速、明显、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李海  程钢  王星  陈向东  孙斌  郭季宣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99-1500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124例肺结核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全部进行了随访,时间18~96个月,平均60±8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124例全部达到即刻临床止血,即刻止血100%;2例(0.18%)术后出现脊髓损伤;中远期复发57例,复发率5.1%。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痊愈快、并发症少,应视为治疗肺结核咯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好转2例(5.4%),无效1例(2.6%)。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病人窒息、死亡。有些患者内科治疗往往达不到立即止血的效果。目前我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展介入工作以来,共治疗肺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372例。其中肺结核咯血患者123例,绝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肺结核咯血37例患者,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曾忠  蒋凛  周静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1):126-130,134
目的探究经股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并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股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15例,30d后患者术后观察复发情况,将术后未复发者作为对照组(n=92),术后复发者作为观察组(n=2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术后复发患者复发时间特征, 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现,患者依从性、经济状况、合并症、耐药情况、肺结核类型、紧张焦虑情绪、活动不当,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营养状况、文化程度、CT表现、出血部位、凝血指标、术前RBC、术前Hb、术前PLT、咯血量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咯血动脉穿刺支气管动脉造影行栓塞术后复发患者术后5~10d咯血率最高,显著高于术后1~4d和术后11~30d(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依从性、经济状况、高血压、糖尿病、真菌感染、支气管炎、耐药情况、肺结核类型、紧张焦虑情绪、活动不当均为肺结核咯血危险因素。以上述7个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患者术后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者依从性、真菌感染、支气管炎、高血压、肺结核类型、耐药情况为导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穿刺支气管动脉造影行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咯血复发多在术后5~10d,而导致肺结核咯血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依从性、合并症、肺结核类型、耐药情况均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大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异常支气管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10例咯血停止,4例咯血渐止,1例术后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对大咯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 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 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大咯血患者防止气管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咯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对照组18例(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33.3%(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机械通气基础上治疗大咯血,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气管导管内灌洗术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导管堵塞,避免反复气管插管、窒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