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潘生丁增强抗肿瘤药物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潘生丁与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及足叶乙甙(VP-16)联合应用的价值,我们选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可以看到:当阿霉素浓度为0.5μg/ml时,对A549的抑制率为29.76%,加入0.5~10μg/ml潘生丁时,其细胞生长抑制率提高了13.27%~31.42%,对长春新碱、足叶乙甙来说,当加入不同浓度潘生丁(0.5~10μg/ml)时,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8.43%~43.21%及16.13%~29.47%。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潘生丁具有增强某些抗肿瘤药物(ADM、VP-16、VCR)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抗药细胞模型,研究维拉帕米和奎宁对膀胱癌抗药性的逆转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阿霉素(ADM)大剂量短暂冲击结合低浓度递增法,建立抗药细胞模型,测定抗癌药物50%抑制浓度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结果获得了具有多药抗药性的BIU-87/ADM细胞,该细胞对ADM的敏感性下降了21倍,同时对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rubicin)、长春新碱、依托泊甙也具有显著的交叉耐药性,对顺铂、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无抗药性。BIU-87/ADM细胞在脱离ADM诱导第8周后,其抗药性保持90%以上。BIU-87/ADM细胞内ADM聚积量显著低于BIU-87细胞(P<0.05);维拉帕米、奎宁能使BIU-87/ADM细胞内ADM聚积量增加(P<0.05),两者联合应用基本上可逆转BIU-87/ADM细胞的抗药性。结论(1)BIU-87/ADM细胞具有多药抗药性(MDR)表型,且抗药性稳定。(2)细胞内ADM聚积量减少是抗药细胞的重要变化,维拉帕米、奎宁能逆转BIU-87/ADM细胞的抗药性,可能与增加细胞内ADM聚积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的建立及耐药机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递增顺铂(DDP)浓度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DDP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DDP为亲代A(549)的24.4倍。在无DDP的培养基中培养5月余,其耐药性仍稳定。A(549)DDP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亲代细胞(P<0.01)。BSO耗竭细胞内GSH后,A(549)DDP细胞对DDP敏感性增加5倍,BSO对亲代A(549)细胞无增敏作用,A(549)DDP细胞GST酶同功酶GST—π含量较A(549)高1.6倍,却无GST基因扩增,表明GSH/GST解毒系统参与A(549)DDP耐药性的产生。实验结果亦示A(549)DDP与卡铂及氨甲喋呤间存在交叉耐药,而与易产生MDR或atMDR之ADM、VCR、VP-16、VM-26无交叉耐药,A(549)细胞无P-糖蛋白(P-gp)表达,Southernblot研究A(549)DDP无mdrlTopoⅡ基因扩增,提示A(459)DDP细胞系与MDR及at-MDR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4.
顺铂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多重抗药性的形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建立人肺腺癌的多重抗药细胞系-A549/DDP。方法采用恒定药物浓度,周期性作用的体外诱导法、MTT法、光镜、电镜、活细胞计数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研究。结果A549/DDP对顺铂抗药,对卡铂和鬼臼乙叉甙产生交叉抗药。A549/DDP的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但其体外细胞群体生长倍增时间与A549的无差异。A549/DDP细胞bc1-2基因表达较A549的增强。结论A549/DDP是抗药性能稳定的多重抗药细胞系,bC1-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其多重抗药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肺腺癌A549/DDP耐药细胞减弱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文哲  胡义德  李金瀚 《癌症》2000,19(4):325-327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A549/DDP耐药细胞的多药抗药机理。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DNA断裂点的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亡的状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癌细胞在顺铂作用下产生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革。3μg/ml,5μg/ml,7μg/ml顺铂作用48小时,A549细胞DNA裂解片断呈现典型的阶梯状排列条喧,而在5μg/ml、7μg/ml顺铂作用48小时,A549/  相似文献   

6.
对人Glioblastoma细胞系采用反复短期暴露于高浓度的高三尖杉酯碱(HHT)药液中的方法,建立了一株多药耐药(MDR)细胞系,命名为Glioblastoma/HHT。此细胞系高度表达P-糖蛋白(Pgp),但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5μg/ml维拉帕米(异搏定)能部分逆转Glioblastoma/HHT细胞系的耐药性。2.5μg/ml~10μg/ml异搏定不仅能增加Glioblastoma/HHT细胞对柔红霉素(DNR)的摄取量,也能减少DNR的外排,而且上述作用随异搏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抑制肝癌耐药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同位素掺入法研究细胞的增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结果单独应用VPM对耐药肝癌细胞BEL┐7402/ADR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与ADR合用,ADR与对细胞增殖基本无影响的2.5μg/ml浓度的VPM合用时,IC50较单独用ADR时明显降低(P<0.05);而与5.0μg/ml的VPM合用时,其IC40较单独用ADR降低更显著(P<0.01)。VPM可显著增加细胞内的抗癌药浓度(P<0.05~0.01)。结论VPM降低ADR的IC50、增加抗癌药的细胞毒性,可能与其拮抗p┐170糖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逆转人肺腺癌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效果并探讨其与阻断NF κB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单用吴茱萸碱、顺铂(DDP)以及两药联用在不同时间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影响,计算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RT PCR检测各组MDR1、NF κB、Bcl-2、MMP-2和VEGF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pIκB-α、pIK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吴茱萸碱0.125mg/L、0.25mg/L针对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3.668和11.48。RT PCR显示在吴茱萸碱作用下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随着吴茱萸碱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当吴茱萸碱与DDP联用时,可明显提高A549/DDP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凋亡细胞显著增加(<0.05)。Westernblot法结果提示A549/DDP细胞中pIκB-α的表达水平随着吴茱萸碱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pIKKα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吴茱萸碱可以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阻断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增加耐药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细胞毒作用和抗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谢冰芬  刘宗潮 《癌症》1998,17(6):418-420,427
目的:进一步研究茶多酚(TP)在体外细胞毒作用、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噻唑兰(MTT)体外试验法和灌胃给药体内抗瘤试验。结果: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CNF2、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GLC-82细胞及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102.72μg/ml、35.76μg/ml、70.0μg/ml和63.10μg/ml。体内灌胃给予TP1.25mg/kg、5.0mg/kg和20m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Integrinβ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维培养方法获得A549细胞团簇(MCS);血球计数器计数法比较阻断Integrinβ3作用前后A549MCS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Integrinβ3表达和A549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过5天细胞培养,成功建立了A549MC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2μg/ml),A549MCS中Integrinβ3表达量随ADM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阻断Integrinβ3的作用后,A549MCS对ADM的敏感性增强,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0.19μg/ml下降至0.11μg/ml,细胞凋亡率从(15.81±1.87)%上调至(30.14±2.89)%。结论 Integrinβ3的表达水平能够影响A549MCS的药物敏感性,可能与Integrinβ3抑制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环孢霉素A逆转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62/VCR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克服P-糖蛋白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途径。选择环孢霉素A(CsA)作为耐药逆转剂,分别采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CsA对人白血病细胞株的毒性及逆转效果,观察CsA及长春新碱(VCR)对K-562/VCR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检测K562/VCR细胞膜P-g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sA在非毒性剂量浓度4μg/ml以下能逆转细胞耐药,与VCR合用能抑制K562/VCR生长;K562/V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几种有效的抗肿瘤药多药抗药性(MDR)逆转剂对MDR细胞膜脂流动性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逆转MDR机理。方法:细胞株为抗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及其相应的敏感株MCF7。Pgp表达测定采用Westernblot法,膜脂流动性的测定采用DPH标记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法。结果:在无逆转剂存在时,MCF7/ADR细胞的荧光偏振度显著低于MCF7细胞,吲哚衍生物2苯3(3’,5’双吗啉甲基4’羟基)苯甲酰吲哚(HWL12)及吗丙嗪(Pro)显著增加MCF7/ADR细胞的荧光偏振度,即降低膜脂流动性。苄普地尔(Bep)及维拉帕米(Ver)对MCF7/ADR细胞的荧光偏振度无影响,即不能改变膜脂流动性。Ver、Bep、HWL12能显著地降低Pgp表达,而Pro无此作用。结论:pro逆转MDR的作用可能与降低MDR细胞膜脂流动性有关;Bep及Ver可能与降低Pgp表达有关;HWL12可能既与降低MDR细胞的膜脂流动性有关,也与降低Pg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自体可溶性肿瘤抗原协同IL-2诱导外周血PBMC增殖及杀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自体可溶性肿瘤抗原(TSA)与IL┐2共同诱导PBMC增殖及杀瘤作用。方法分三组用APAAP法观察细胞表型,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靶细胞为MNK45系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结果培养第7天TSA(10μg/ml)协同IL┐2诱导PBMC增殖显著高于单独IL┐2诱导(P<0.01)。且CD+8及CD+25表达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0,当效/靶比为80∶1时IL┐2诱导的PBMC杀瘤活性为48.6%,而10μg/mlTSA协同诱导PBMC杀瘤活性为86.3%。结论为研究TAK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提示该类细胞具有临床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三种互补MDR1mRNA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ODN),分别互补MDR1mRNA序列起始区、含AUG起始密码子区及针对Loop形成位点区的序列,作用于阿霉素(DOX)诱导的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DOX。经流式细胞分析及RT-PCR的方法检测,发现三种ASODN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BEL-7402/DOX细胞膜表面P-GP含量;同时MDR1mRNA的表达也有轻度降低,其中尤以互补MDR1mR-NALoop形成位点的ASODN抑制作用最强。以导向配体Gal10-PLL修饰此ASODN后,作用于BEL-7402/DOX细胞,发现与相同剂量未修饰ASODN比较,P-GP含量由76.8%降至19.8%;对ADM的IC50由1.28μg/ml降至0.42μg/ml。实验说明,半乳糖基修饰的互补MDR1mRNALoop形成位点的ASODN能够明显降低肝癌多药耐药细胞膜表面P-GP的含量,并较大程度地逆转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DOX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甲氰咪呱(CIM)对鼠体内IL2/LAK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将B16细胞经尾静脉接种于C57BL/6小鼠,第3d分别应用DHanks液、CIM(10mg/ml)+CIM(1μg/ml)诱导的脾细胞,IL2+IL2(500U/ml)诱导的LAK细胞,CIM(10mg/ml)+IL2+CIM(1μg/ml)和IL2(500U/ml)共同诱导的LAK细胞,观察鼠肺转移结节和生存期。结果显示,单用CIM并不能减少肺转移结节和延长生存期;CIM+IL2/LAK治疗组与IL2/LAK治疗组相比,可减少肺转移结节(P<0.05)和显著延长生存期(P<0.01)。结果表明,CIM能够增强IL2/LAK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16.
阿霉素在小鼠体内诱导S-180细胞株抗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阿霉素腹腔注射治疗15个周期培育传代,得到抗阿霉素的S-180细胞株(S-180R)。此抗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抗药性比亲本细胞提高66倍。对典型的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刻VP16(Etoposide)抗药性增加9倍。经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抗药细胞显示多药抗药基因(MDRgene)产物P-170糖蛋白过表达。流式萤光细胞仪测试结果也表明抗药细胞比亲本细胞排出药物能力提高89倍。可以肯定这是MDR基因过表达产物所致。本工作为筛选有效逆转抗药功能的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提供了有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中证实一组有生物活性载体:磺胺(SU)、9-氨基吖啶(ACD)、异烟肼(INH)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M)、2,4-二氯(D)或2,4,5-三氯(T)的萘氧乙酸、2,3,5-三氯苯甲酸(TB)、α-萘乙酸(NAA)的衍生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多聚酶(DP)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抑酶力最强的化合物。方法:参照K.Ono法分离、纯化并检测DP活性。MTT法测定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IC50。结果:1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中5个化合物在100μg/ml浓度下对DP粗酶抑制作用大于50%,抑制率分别是A8403(2,4-D-ACD)78.5±5.5%,A8845(2,4,5-T-SMZ)75.8±16.0%,A8601(NAA-SN)74.5±6.0%,A8874(2,4,5-T-INH)73.4±2.9%,A8873(4M-INH)71.0±12.1%。其中A8403(9-2,4-二氯苯氧乙酸氨基吖啶,2,4-D-ACD)抑制DP能力最强。对DPα的IC50为3.4142μg/ml,对DPβ的IC50为3.7523μg/ml。A8403对体外培养的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及HeLa  相似文献   

18.
汪雪兰  王斌 《癌症》1998,17(6):410-413
目的:肿瘤细胞的多药抗药民生(MDR)是化学失败的主要原因之定,P-糖蛋白高表达是MDR的主要机制,逆转MDR成为肿瘤治疗亟待的问题。目前用于研究抗经性和筛选逆转抗药性药物的模型较少,本实验拟构建多药抗药性细胞株。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MDR1基因CDNA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ZIR-NecSV(X)的克隆位点,并用脂染胺介民的DNA转移技术,将其转入包装细胞PA317中,收集含病毒子的培养上清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诱导培养的一株P388/ADR抗药株进行了形态学的研究:通过TEM(透射电镜)观察到:取自腹水的P388/ADR抗药株细胞形态不规则膜表面微绒毛增多,并出现较长而粗的微绒毛和小突(FOLD),即“抗药形态”,而敏感的P388/0只有短的微绒毛,即“敏感形态”。阿霉素作用P388/0细胞48小时,膜表面微绒毛增多,胞浆内紊乱,线粒体增多,形态不一,但无长而粗的脊突;而作用P388/ADR细胞则仍然为“抗药形态”,异博定逆转P388/ADR抗药后,仍然为“抗药形态”,提示:抗药形态的变化可能不是单独由GP-170产生导致的,而可能有另外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观察了亚硒酸钠(Na2SeO3)和维甲酸(RA)单独和联合作用对致癌物MNNG诱发的人全血白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eO3和RA均具有抗诱变作用;当Na2SeO3(0.1μg/ml)和RA(0.1μg/ml)联合作用时,也可明显降低MNNG诱发的UDS值,其联合抑制作用大于Na2SeO3的单独作用。实验结果还显示,Na2SeO3作为抗癌剂,它在高剂量时又呈现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