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索将循环神经网络和连接时序分类算法应用于藏语语音识别声学建模,实现端到端的模型训练。同时根据声学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通过在隐含层输出序列上引入时域卷积操作来对网络隐含层时域展开步数进行约简,从而有效提升模型的训练与解码效率。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声学建模方法相比,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在藏语拉萨话音素识别任务上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而引入时域卷积操作的循环神经网络声学模型在保持同等识别性能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的训练和解码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中首次涉及藏语的自然对话风格大词汇电话连续语音识别问题.作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藏语识别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数据稀疏问题.文中在基于深层神经网络(DNN)的声学模型建模中,针对数据稀疏的问题,提出采用大语种数据训练好的DNN作为目标模型的初始网络进行模型优化的策略.另外,由于藏语语音学的研究很不完善,人工生成决策树问题集的方式并不可行.针对该问题,文中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自动生成决策树问题集,对三音子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状态绑定,从而减少需要估计的模型参数.在测试集上,基于混合高斯模型(GMM)声学建模的藏字识别率为30.86%.在基于DNN的声学模型建模中,采用三种大语种数据训练好的DNN网络作为初始网络,并在测试集上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藏字识别正确率达到43.26%.  相似文献   

3.
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带有情感的语音的特征,阐述了现有的几种从语音中提取情感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语音识别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从ENIAC问世之后,立即有人想到要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并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说,语音识别的研究历史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一样长。计算机的发展已历经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以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好几代,单单微机的CPU就从早期的4004发展到今天的奔腾三代,涌入了普通家庭,已与我们的数字化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与计算机同步发展的语音识别技术似乎并不遵循摩尔规律,它的产品也迟迟未能进入市场。时至今日,语音技术产品的市场日益升温,语音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进一步在亿万百姓中普及的关键技术,也必将成为信息产业的标志性技术和未来计算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普通语音语料库构建方法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自然口语语音识别研究相关需求以及藏语自然口语语音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适用于藏语语音识别的口语语音语料库建设方案以及相应的标注规范,并据此构建了时长50小时,包含音素、半音节、音节、藏文字以及语句共5层标注信息的藏语拉萨话口语语音语料库。统计结果显示,该语料库在保留口语语音自然属性的同时,对音素、半音节等常用语音建模单元也有均衡的覆盖,为基于藏语口语语音数据的语音识别技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时域分析在藏语语音技术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短时处理的基本思想,进而研究了几种主要的短时分析方法在藏语语音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短时自相关函数等,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研究表明这几种方法能够描述藏语语音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Bark子波变换和概率神经网络(PNN)的语音识别模型。利用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Bark滤波器组进行信号重构并提取语音特征,然后利用训练好的概率神经网络进行识别。通过训练大量语音样本来构成语音识别库,并建立综合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LPCC/DTW和MFCC/DWT方法相比,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4.9%和10.1%,达到了96.9%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9.
藏语拉萨话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冠宇  孟猛 《计算机工程》2012,38(5):189-191
根据藏语的特点,提出藏语拉萨话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声学模型,利用高层次的藏语语言知识减少模式匹配的模糊性。以音素和声韵母为声学建模单元,在HTK平台上建立上下文相关的连续隐马尔可夫声学模型,以实现藏语拉萨话特定人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情况下,该模型词错误率只有7.8%。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基于链接时序分类技术的端到端的大规模连续语音识别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将其应用于藏语识别中,取得优于主流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性能.在基于端到端的语音识别中,不需要发音字典等语言学知识,识别性能无法得到保证.文中提出将已有的语言学知识结合至端到端的声学建模中,采用绑定的三音子作为建模单元,解决建模单元的稀疏性问题,大幅提高声学建模的区分度和鲁棒性.在藏语测试集上,通过实验证明文中方法提高基于链接时序分类技术的声学模型的识别率,并验证语言学知识和基于端到端声学建模技术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语音识别的特点,对BP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而结合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有效的方法——遗传(GA)算法,针对传统BP算法识别准确率高但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对BP网络进行改进,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GABP),并建立相应的语音识别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识别时间,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语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音识别的特点,对BP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而结合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有效的方法——遗传(GA)算法,针对传统BP算法识别准确率高但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对BP网络进行改进,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GABP),并建立相应的语音识别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识别时间,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语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深度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对深度学习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就其在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语音识别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声学建模、大数据下的模型训练和说话人自适应技术;语音合成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若干语音合成方法;语音增强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若干典型语音增强方案。论文的最后我们对深度学习在语音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宇红  刘桥  任强 《计算机学报》2006,29(10):1894-190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模糊系统模型为基础,利用改进的模糊聚类辨识算法,构成一种新型的模糊聚类神经网络(FCNN),并将其作为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器,对每个状态的输出进行预测.它不仅能有效地在语音识别中引入帧间相关信息,而且能克服状态输出概率密度函数为混合高斯分布的束缚.通过对非特定人汉语孤立词和连续音节的语音识别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音识别实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键  古碧绮 《计算机工程》1999,25(4):12-13,52
在分析了传统音识别方法的特点后,提出一种规则结合模型的语音识别思想,并实现了特征空间轨迹匹配+神经网络”方法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BP神经网络在特定人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进而对非特定人语音识别做了一定的实验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了传统的语音识别方法——模板匹配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方法的优缺点。神经网络可以得到较高的识别准确度,但是训练速度慢是它的弱点,因此,针对经典的BP算法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对BP网络加以改进,提高网络训练速度,通过改进使神经网络用于语音识别的各种优越性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语音合成是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随着神经网络理论的不断深入,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合成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通过分析藏文字结构与藏语拼读规则,融合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和注意力机制,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藏语语音合成技术。实验数据表明,该文方法在藏语语音合成上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8.
语音识别是研究让机器能够听懂人类口述的自然语言的一门学科,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入与机器进行自然语言通信。介绍了语音识别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语音识别单元选取、特征参数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实现方法对各种技术作出介绍,以达到在语音识别中提高识别率的效果。最后对各种技术以及语音识别系统的作用和意义作出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智能语音技术包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语音识别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识别系统通常需要建立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神经网络的兴起使声学模型数量急剧增加,基于神经网络的声学模型与传统识别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语音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前端,具有许多研究方向,文中着重对语音识别任务中的文本识别、说话人识别、情绪识别三个方向的声学模型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尽可能对语音识别技术的演化进行细致介绍,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目前语音识别的主流方法进行概括比较,介绍了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模型的优势,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最后提出当前语音识别任务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