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稚鳖腐皮病与疖疮病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霉素以0.6g/kg饲料剂量投喂稚鳖,以40ppm药浴48小时,隔天用3ppm的呋喃唑酮药浴两次连续6天治疗稚鳖腐皮病与疖疮病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免去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相似文献   

2.
温室养鳖生石灰新用法在温房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我们在温房调温彻中每换1次水都用20ppm生石灰消毒1灰的技术规程,取得了甲鱼成活率达90%以上的好效果。现分析生石灰在养鳖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一是有较强的杀菌作用,20ppm生石灰浓度可...  相似文献   

3.
一、小瓜虫症状:病鱼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点状囊泡,刺激体表产生大量粘液,镜检可见圆球状缓慢滚动的虫体,病鱼游动迟缓或跳出水面,可引起大量死亡。病原:多子小瓜虫。流行:每年冬季及开春水温较低时易流行,鲤鱼、鳊鱼易得。预防:“鱼虫清2号”0.3ppm全池泼洒。治疗:1.“鱼虫清2号”0.5ppm全池泼洒,隔一天用一次,连用2-3次,然后再隔一天,用“富氯”0.3ppm全池泼洒。2.用“鱼虫清2号”水剂0.4ppm全池泼洒。图示:A:车轮虫染色片,反口面观;B:大量车轮虫寄生在鱼苗的鳍上,反口…  相似文献   

4.
福鼎市城郊某土池小鳖场。1997年12月初引进鳖苗1000只,饲养半年成活900多只,到1998年6月初突然发病。病鳖不吃饵料后3-4天死亡。曾用多种抗生索内服治疗无效,31天中死亡249只。7月4日邀访笔者诊治。临床症状:6月2日开始发病。病鳖精神不好,绝食后3-4天死亡。用多种抗生素拌料内服,均无法控制病情。每天死亡6-8只,引天已死亡249只。7月2目换他时发现70%以上的鳖已发病,表现鳖底板血管充血。送诊病鳖10只途中死亡2只。临床检查,病鳖虚弱,伸缩头颈无力,底板血管充血。抓在手中的病鳖,挣扎后血管末梢出血,血如珠冒出,抹拭掉…  相似文献   

5.
1996年10月30日,我场从南昌引进稚鳖8000余只,逐级升温使其与室温相适宜,药物消毒后入池。次日发现有少数稚鳖爬上食合.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即时隔离处理,未见其效,反出现死亡,且死亡数增加。11月15-18日.平均每天死亡668只,此后稍有缓和,29日,第二次复发.死亡数每天均过百只。在一月内共死稚鳖187。1只.死亡率达23.4/。一、发病时的温室情况:11月份北方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温室水温在2。IC—29C,12月底水温能稳定在29”C-31C,每3天换水一次,食台用具每天用0.SPPm漂白粉(有效氯50%)消毒。二、病鳖症状:11…  相似文献   

6.
鳖穿孔病的治疗方法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到一种治疗鳖穿孔病的较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病因:饲养环境恶化或残饵腐败造成水中细菌繁生,并以鳖本身有外伤为主要原因。症状:轻者是在背甲裙边和腹甲部位出现疮疤,其疮疤周围边缘部充血。如果症状进一...  相似文献   

7.
一、抓好雅鳖的暂养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人暂养盆中。暂养盆可用木盆或塑料盆,一般装水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暂养开始前二天不必投喂饵料,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的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量的15%,配合饲料为3%-5%。每天投喂2次,换水一次。同时还应在盆中加入少量鲜水草。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饲养即可转入稚鳖池养殖,稚鳖他要求达到:大小在10平方米左右,油深50厘米,池底…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用抗生素和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CIO2)结合应用对中华鳖细菌性疾病治疗的试验结果。从患病的中华鳖体内分离病原菌并在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基础上,以25.0mg/kg鳖体重的烟酸诺氟沙星拌铒口服,每天1次,连喂5天,与此同时,用0.12ppm的CIO2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泼洒3天。结果表明,抗生素和CIO2结合应用的方法,对于中华鳖的细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推鳖送温室前一切正常,进温室后身上出现白点,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是白点病。因为稚鳖的表皮非常薄嫩,很容易擦伤,皮肤接伤后又很容易被水中条件致病菌——嗜水契丹胞菌所感染而发生白点病。穿孔病的初期阶段是体表长出数个突起的小白点,以后白点逐渐扩大,形成小白脓包,把白脏包抠掉就形成一个小洞,这是穿孔病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说白点病是穿孔病的初期阶段。甲鱼由点启的防治方法:l、预防:A、稚鳖送温室前用“鳖净”0.4ppth消毒池水,三天后再放人稚鳖。B、推鳖太地前用“种苗净”11克日to公斤水药治15分钟。C、每10天…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3日,笔者应龙海市紫泥镇吴亚村养鳖场的邀请.去看病鳖。该场5月24日开始发病一每天死鳖10多只,高峰期达20多只,经笔者几天的现场指导,鳖痫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该鳖场,养殖水面1.6亩,水深0.9米,放养稚鳖1800只.平均只重18—20克,水质一般。据养殖户口述:病鳖一般不摄食,伏产食料台上,有的停靠池边,鳖体表生毛,爪部肌肉糜烂,裙边有缺口,背甲有白斑,不久即死去。鳖场发病后养殖户以为得了水霉病,先后使用孔雀绿,土霉素渣、及磺胶类药均无效。笔者到现场后,打捞两只病鳖,检查结梁如下:1.体表有钟形虫,2.爪掌…  相似文献   

11.
食盐防治特种水产养殖病害验方食盐在特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应用广泛,具有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疗效好等优点。下面分品种将其常用验方作一介绍。1.鳖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钟形虫病;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不明原因鳖病,我们利用组织解剖,病理检查及细菌培养,查明该鳖病系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肝脓疡病。选用口服抗生素和注射抗生素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口服抗生素效果不佳,注射抗生素治疗后鳖病情好转,鳖病得以控制,表明鳖肝脓疡病注射治疗优于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3.
鱼病防治验方三则一、薄荷治草鱼病薄荷叶含有芳香族物质,具有杀菌、镇痛等疗效。用它治疗草鱼的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有明显的效果。其方法是:每天每667米2鱼池投喂10—25公斤鲜薄荷,一般3—5天就可基本治愈病鱼。为了巩固疗效,最好再投喂10天...  相似文献   

14.
陈鹏飞  吕彪 《内陆水产》1996,24(2):22-23
鳖“红脖子病”“赤斑病”“穿孔病”并发症防治试验1995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荣昌县养鳖场连续出现成鳖死亡,从数天死亡一只发展到日死亡数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元。我们在小范围治疗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住了鳖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鳖用药物     
鳖用药物杨先乐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第二章鳖用药物的作用和治疗鳖病的原则鳖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治疗鳖病,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使鳖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与鱼药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它的特殊性。第一节鳖用药...  相似文献   

16.
吴日杰 《淡水渔业》1997,27(4):36-37
随着人工养鳖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鳖病也随之泛滥起来。京山县人工养鳖自19M年至今已有门年之久,细菌性鳖病已于1992年在本地流行过,也曾经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发病严重的三户共死亲鳖一吨多。通过几年来的养鳖实践,已基本掌握了它的防治规律。96年5-6月又在这里发生并流行了病毒性鳖病——鳖鳃腺炎病。经用多种西药治疗,始终不能控制,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现报告于下:主要症状早期发现,开始发病一周内,零星死鳖,几乎都是大个体雄性,死后生殖器外露,因死鳖体表完好,加上北风冷雨水温低,又无浮肿现象,故误认为是前些时晴天…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笔者对洛阳市大部分的甲鱼养殖场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某些甲鱼场的特殊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其中,肿颈与肺炎并发症的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实例之一。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病鳖基本情况:病鳖取自1996年6月17日洛阳市郊区红山乡上寨村再兴甲鱼养殖场,雄性重57克。2.症状:①颈部右侧水肿,压迫头部偏向左端,头不能缩回。用注射器可从水肿处抽出淡黄色液体;②病鳖背部隆起,在水面呈漂浮状,虽用力下潜但不能潜至水底。腹腔有气体,用注射器沿后肢基部内侧插入腹腔可抽出气体。气体抽出后,病鳖可潜入水底,背部隆起消失。待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00,299(10)
【作用与用途】本品系新型ClO2制品,且采用特殊增效剂及稳定剂等有关载体处理,使用时无需采用活化剂进行活化,避免常规ClO2的使用不便性,应用成本极低。可迅速抑灭养殖水体各种致病菌及病毒。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河蟹、虾类、鳗鱼、鳖及普通淡水鱼传染性疾病,同时本品无刺激性,不损伤水生生物,不破坏水色,且能改善水质。 【用法及用量】外用,全池泼洒。 ①预防:疾病流行季节,每15-20天泼洒本品1次,其用量为0.5ppm。 ②治病:疾病发生后,连续泼洒本品 2次,每次用量为 0.7-1.0ppm即可。 注意:本…  相似文献   

19.
报刊要闻     
<正> 野生鳖驯养技术 浙江省浦江县水电局水产站总结了多年驯养野生鳖的经验,大致如下:1.剔除伤残病鳖;2.放养前7~10天将鳖池消毒,鳖进池前用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min,鳖池面积50~200m~2,水深0.7~1m。饵料以杂食为宜,每天喂两次,投饵量占鳖体重的5~10%。先喂动物性饵料,约一个月后转喂人工饵料.日常要注意防病,防天  相似文献   

20.
鳖的赤斑病和红脖子病及其防治一、赤斑病(一)预防方法1.亲鳖和商品鳖在放养前,每公斤鳖腹腔或肌肉注射(一次)10~12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2.用土法疫苗(即类毒素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南京等地已有鳖用免疫疫苗供应,大型养鳖场可自行制备,制法与鱼类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