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信号与系统"2001年秋教学情况简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EECS)“信号系统”课程2001年秋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独特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尤其对教学人员的配置,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要求,对考试测验的管理和对学生成绩的考核等办法,都值得“信号系统”课程教学管理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用多媒体技术改革"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要求,用PowerPoint制作“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与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EDA软件仿真,用于“电子电路”课程教学。突出现代教学模式的互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我院的“电子电路”教学实践,对如何发挥传统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各自的优点,充分利用教师人力资源、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升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优质的系列网络课程。作者结合“电路理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类)建设经验,详细介绍了“电路理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实施方法,提出了适合工科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的“金字塔扩展式”理论教学体系和“四位一体互补式”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网络课程模式有利于实现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和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电路理论"课程中的若干教学实践,包括绪论课的讲授、电磁学原理和数学方法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和内容的有机扩展等。在合适的条件下实践这些教学内容与方法,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夯实电路理论基础,展示电路理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理想二极管是“电子线路”课程中学生第一个接触的非线性理想器件,也是最为简单的非线性器件。含理想二极管电阻电路虽是一类简单的非线性电路,但对于学生理解非线性器件的特性、掌握直流大信号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具有引导性的意义。笔者总结了含理想二极管电阻电路的三种分析方法:观察法、预猜验证法和开路电压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整流电路是出现最早的电力电子电路,原有教学偏重相控整流电路内容,对网侧特性和谐波限制标准分析较少.本文围绕近年发展的谐波与功率因数分析、功率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技术,系统梳理与详细分析各类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特性和关键参量,进行了整流电路相关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组成的改革,探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综合改革方案,即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环节之后增设综合实验环节,并引入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电路模拟仿真。改革后的“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有效地融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两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并实现了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环节的良好过渡。  相似文献   

8.
通过Multisim 10.1软件对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了仿真,观察到了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波特图的变化规律,采用波特仪分析了耦合电容或旁路电容的大小变化引起下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和发射极电阻的变化引起上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得出了虚拟仿真结果与实际理论计算相吻合。通过实例验证了,将Multisim 10.1仿真软件合理地引入电子电路实践教学后,可使电子电路理论教学变得更具体,有利于电子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理论性强,难于理解。其中有关非线性器件的近似线性化处理,加之直流、交流混合激励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看清电路的本质,导致学习效果较差。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基本电路的特点,在本课程教学中注意运用“电路分析基础”中的相关定理进行讲解与具体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实践环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混频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模拟调幅调频通信收发系统实验及常用仪器的使用。为了更好地在32个课时内完成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电路单元和系统级的概念,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本文从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本课程建设的途径,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明了本课程建设的途径。教学实践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并从综合能力培养,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科生培养方式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归纳。从分析可以看出,MIT注重拓宽学生专业基础,通过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特点对于优化我国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Bell  T.E. 《Spectrum, IEEE》1989,26(9):52-57
The 70-year career of MIT's Harold E. Edgerton is described. Edgerton is the developer of pioneering stop-action pho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electronic flashes. He developed the strobe while he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MIT. He remained at MIT, becoming professor emeritu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1968, after 30 years of teaching electrical measurement and stroboscopic photography. Edgerton has stayed active since his retirement, continuing to teach his freshman stroboscopic photography seminar, sandwiched between scientific expeditions that have had him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3.
借鉴MIT本科生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MITEECS)本科生教学的授课、答疑、作业与考试几个环节的一些做法,作为我们提高本科生授课质量、讲究教学方法的一种借鉴,着实提高中国本科生教学质量,并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美国MIT的电磁波教学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电磁波极化、全反射定义及左手介质推出等方面,论述了美国MIT电磁波理论教学在概念定义的完整性、独特性及对结论的分析拓展等三个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阐明了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要开拓思维,体现时代性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Interdisciplinary product design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pproach to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s presented that has succeeded a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in motivating both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to orient their academic studies and career plans towards design activities. The course emphasizes that product developmen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unction requiring skills that span traditional departmental boundarie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demands of modern design practice in order to specify a model for educating design professionals. They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for a new way of teaching design, and outline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meeting this challenge. The course taught at MIT is described, and some related issues are addressed. The information distributes the results of experience in product design education to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6.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中的数据库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后,比较了国内外数据库课程现状。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学,分析了其数据库课程的特点,总结了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的现状和差距,探讨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包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教材选择、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课程的改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MIT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本科课程体系评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IT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在其工学院的8个系中是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个系,参考该系的课程设置状况,对深化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了解该系2002-2003学年最新的系级本科课程体系,从中得到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门开放课件"Electrical,Optical andMagnetic Materials and Devices"和"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分别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它们与我院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电气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9.
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的假彩色法、TNO法与MIT法,重点分析了MIT法的发展过程。假彩色融合法计算量很小,容易实现实时处理,但缺点是色彩不太自然;MIT法用前馈型中心-周边分离神经网络模拟生物的彩色视觉特性,融合图像的彩色自然直观,可用于多种传感器的彩色融合;TNO法可看成MIT法的简单形式,计算简单,较易实现实时,采彩也较为自然,但只能融合二种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