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晓 《中国能源》2004,26(7):4-7
一国的能源安全是该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前提。能源安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和控制境外石油资源,二是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三是通过控制能源运输确保石油供应链的安全。文章针对我国能源运输现状,提出了应把能源运输归入国家安全战略框架之中,扶植中国大型油轮船队进入资本市场,鼓励油公司和船公司的战略合作,防止重复投资和协调无序竞争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能源安全政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刚  刘兰翠  魏一鸣 《中国能源》2004,26(12):36-41
国际能源新秩序正逐步形成,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国内外能源安全的研究,从能源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主要油气进口国家的能源安全政策,通过对能源外交、能源进口、石油战略储备等政策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对我国能源安全政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投资代表,在构建能源特别是能源科技领域合作机制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金砖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专长,在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中占有重要份额,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金砖国家应通过开展战略储备、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技术研发及项目融资等方面的联合研究,进一步加强能源安全合作。此外,金砖国家应根据各国能力和优先事项,分享各自在能源安全领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探索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南非是非洲大陆唯一拥有核电站的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建设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因此二者在核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4.
王北星 《中外能源》2010,15(6):12-17
美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宗旨是确保能源安全,减少石油进口,保护环境.维护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保障能源供应;增加财政拨款,促进能源科学研究;改进汽车燃油利用状况。2007年美国通过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汽车工业的能耗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制订更为严格的能效标准。2009年美国众议院又通过《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其主要内容为:首次对企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制;要求逐步提高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对排放指标、分配额度作出了规定,并引入排放配额交易制度。综合来看,美国出台的主要政策法规都有各自配套的激励措施和投资计划。美国的能源战略对我国具有以下启示:应从战略高度构建完整统一的国家能源法制体系,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要根据国情确立能源安全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中美两国应继续加强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以取得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效果;我国应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争取早日进入世界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能源安全的内涵不断拓展,矿产安全已列入新型能源安全的范畴,能源矿产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拉美地区能矿资源优势突出,加强中拉能矿投资合作为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能矿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中拉能矿投资已建立坚实的合作基础,投资合作潜力巨大,但风险仍存。因此,我国应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兼顾发展与安全,综合提高中拉投资合作水平,以保障能矿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能源安全观念侧重于能源供应量有持续充足的保障,伴随能源技术发展,传统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大规模生产、远距离运输的能源体系正逐步向新的能源体系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技术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愈发重要,也将影响着新的世界能源格局的形成。本文阐述了能源技术视角对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对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能源安全战略应将能源技术作为核心内容,重视能源体系转换中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加强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化水平,突破前沿性技术;坚持能源技术产业目标导向,加强创新性技术的应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及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短缺、能源安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问题。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其内容应包括:合理的能源供应路线,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保证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使得能源消费能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保证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消费的环境友好性,这有赖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文中建设通过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并开展有关法律、政策、投资、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在“十五”期间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的框架,同时要重视节能,发展可再能能源,开展国际合作,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复杂的背景下,重申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是,国内的能源供求关系却亮起了“红灯”,来自外部能源供应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显现。为此,要真正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因能源保障或突发事件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危险,确实需要从如何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认真思考有关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在碳减排、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我国化石能源领域必将迎来重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页岩气作为重要的清洁非常规能源类型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将在这一阶段扮演重要角色.文中通过对我国传统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分析,表明我国深层页岩气资源将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起到重要接续...  相似文献   

11.
Sovereign Wealth Funds (SWFs) are state-owned investment funds that invest in real and financial assets.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SWFs' investments have resulted in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of host countries because SWFs continue to expand rapidly and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ctive in real-time strategic transactions. Given this background, China, which has the biggest SWF in the world,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of energy resources shortages while its plan is to accomplis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oals. Energy security is a key driving force of the energy investment policy of China's SWFs. This makes the SWF investments more complicated and more politically sensitive. The combination of sovereign rights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energy also makes geopolitics more complicated and brings more uncertainty to SWF investm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security and energy investments of China's SWFs. It is recognised that the energy investment of SWFs must follow a sustainable path to coordinate energy security, economic growth, return o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Government policymakers are urged to balance the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returns on SWFs against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 The conclusion presents insights for policymakers, energy scholars and SWF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2.
莫神星  贾艳 《中外能源》2013,18(5):4-11
能源发展战略是对能源总体发展的部署、谋划和设计。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既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提供了依据。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能源安全战略的指引,科学谋划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促进中国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远 《中外能源》2009,14(7):6-9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家战略提出了新挑战,促使我们把能源战略提升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美国奥巴马政府把能源产业集群的整体改革作为新战略的核心,这给了人们重要的启示。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有良好的基本面,但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必然要有战略上的大调整、大提升。我国能源战略应从能源自给提升到能源自主;从多元化提升到绿色主导下的多元化;从供应保障提升到效率优先;政府从解决能源矛盾提升到引导和监管;从节能要求提升到节能举措;从货币核算提升到国际能量通货本位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外能源》2013,18(2):1-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石油供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石油消费重心正在转向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2000~201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5.7%,北美和欧洲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居全球领先水平,天然气消费普遍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是能源投资的主体,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投资也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煤炭和石油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对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欧美引领着新能源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中心.气候变化问题使能源安全的内涵扩展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是中国的不二选择;其次,维护海外投资利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量;第三,需要重新考虑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另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以何种政治姿态影响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及欧美等国解决能源争端、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是我国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要注重能源大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有区别地与具有不同能源安全利益诉求的国家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对话中要积极倡导能源贸易“去政治化”,提出既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又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能源部门融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晓微 《中国能源》2010,32(6):33-37,4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部门的资金来源,研究发现影响能源融资模式和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融资风险、以及资源状况和行业本身特点等几个方面;在对能源部门融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投融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敏英 《中国能源》2009,31(2):23-26
继续坚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可再生能源替代核电发展,保证未来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是德国近期能源战略的选择。本文介绍德国至2014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以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化工战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化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资源量中煤炭占90%,煤炭占一次能源产用量的约70%。分析了我国发展煤化工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我国能源生态现代化战略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煤炭与气体烃转化成液态甲醇替代石油能源化工的发展道路,将产生一场工程技术革命,成为保障我国能源、环境、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能源化工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与基础性产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危机之后国际局势动荡,使我国的石油市场受到严重影响。从产量、进出口和国际局势的影响等3方面对我国石油供给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并结合石油需求发展状况和石油安全对我国石油供需发展历程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这13年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为原始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对我国2013~2020年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我国石油的自给能力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供不应求的状态将日益严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重视和增加石油储备资金投入,加大勘探力度和技术水平,全方位保证我国石油供应安全;走能源多元化道路,建立节约型消费模式,抑制石油消费地过快增长;开发下游市场,贯彻“走出去”战略,有效弥补国内石油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19.
时代在变革,经济在转型,世界能源政治格局、能源经济格局、能源供需格局和能源地缘结构格局也随之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把握好能源基本发展趋势和格局变化,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油气合作中的话语权、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国际安全战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越  潘继平 《中外能源》2013,18(5):22-27
非洲已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近年来我国有超过30%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非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预计整个地区待探明石油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200×108t左右,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非洲油气主要用于出口,2011年非洲石油产量的62%和天然气产量的46%均用于出口。总体上讲,非洲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投资开发前景,但其宏观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北非、西非等传统油气资源国安全形势堪忧,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石油政策走向不确定以及海盗活动猖獗等都加剧了非洲地区油气投资的风险。建议我国应尽早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方向;建立非洲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油气勘探风险保障机制,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在传统油气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新兴产油国的合作,也可考虑与加蓬、尼日尔等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进行规模合作。另外,在中非合作中一定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更多、更稳定的油气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