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ER、PR及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接诊的12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及Ki67进行检测进而对化疗反应进行预测.结果 患者ER、PR及Ki67指标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阴性组的pCR明显高于阳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阴性组的pCR高于阳性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阴性组与阳性组的pCR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ER与PR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Ki67与ER以及PR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1);治疗后患者的Ki67高表达病例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ER、PR及Ki67可以作为临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8例乳腺癌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56/76)、55.1%(43/76)、85.9(67/76)、65.3%(51/76)、62.9%(49/76);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者是炎性乳腺癌,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保乳手术的概率、降低对肿瘤的分期和判断药物与肿瘤的相关性等。我院一般采取4、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雌激素(ER)、孕激素(PR)为乳腺癌分泌治疗疗效的预测物,而研究发现Cerb-B2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系。Ki-67是了解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的标记物。本文通过对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对比和化疗前后ER、PR、Cerb-B2、Ki-67这  相似文献   

4.
Her-2、TopoⅡα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er-2、TopoⅡα、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TopoⅡα、ER和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乳腺癌ER、PR、Her-2及TopoⅡ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5%、62.5%、30%和86.3%;Her-2及TopoⅡα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亦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则相反,无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Her-2及TopoⅡα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TopoⅡα、ER和PR,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erbB.2和Ki-67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5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和C-erbB-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Ki-67的表达,对ER、PR和C-erbB-2的表达状态无明显影响。新辅助化疗后检测可为后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黄建军  杨海松 《中国药房》2008,19(11):841-84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_erbB_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1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表达状态发生改变的分别有15、20、12、17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ER、PR、C_erbB_2、p53的表达发生变化,但新辅助化疗对ER、PR、C_erbB_2、p53表达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在治疗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35例行TEC方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不同将其分为Luminal A型41例,Luminal B型47例,Her-2+型28例,三阴型19例。对比不同亚型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就新辅助化疗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在年龄、化疗周期、TNM分期、原发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状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在近期临床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以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4%、53.2%、82.1%、89.5%,其肿瘤控制率分别为78.0%、76.6%、96.4%和100.0%,四种亚型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4%、76.6%、57.1%、52.6%,其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2%、87.2%、67.9%、6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以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其3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周期及原发肿瘤直径上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治疗不同亚型乳腺癌上效果良好,以ER、PR、Her-2为依据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指标。此外,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形态、淋巴结状态的不同也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_erbB_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1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表达状态发生改变的分别有15、20、12、17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_erbB_2、p5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ER、PR、c_erbB_2、p53的表达发生变化,但新辅助化疗对ER、PR、c_erbB_2、p53表达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状态在不同临床特征的亚组中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14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LN)情况、Ki-67指数、是否抗Her-2治疗将患者分成不同的亚组,对...  相似文献   

10.
闫山英  李海平  马力  张新计  张晓飞 《河北医药》2013,35(12):1769-1771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Ki67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外科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2390例,对Ki67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Ki67与绝经情况无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脉管瘤栓、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HER-2、Ki67、p53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Ki67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经内乳动脉置管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临床认为不能一期手术,分期为ⅢA~ⅢC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患侧内乳动脉置管微量泵持续给药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包括FAC、FEC、AC和TAC,以21 d为1个周期.2~4个周期后视情况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标准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对肿瘤标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ER、PR检测.新辅助化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研究ER、PR不同表达状态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比较ER、PR的不同表达状态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经内乳动脉置管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没有支持ER、PR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经内乳动脉置管新辅助化疗中对疗效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前后ER、PR、c-erbB-2的变化,探讨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共收集了4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化疗前行乳腺肿瘤粗针穿刺活检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ER、PR+、c-erbB-2的表达。随后进行3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为多西紫衫醇75mg/m2iv,d1;表阿霉素75mg/m2iv,d1;环磷酰胺500mg/m2iv,d1;q21。化疗后评估疗效并对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手术标本通过同法检测生物学因子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2均发生了改变,新辅助化疗前ER和PR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新辅助化疗后上调(ER:22.92%vs.18.83%;PR:20.83%vs.14.58%),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变ER、PR、c-erbB-2的表达,本临床研究未发现ER、PR、c-erbB-2变化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指数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25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乳腺肿物的超声特征: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术后行石蜡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检测ER、PR、Her-2表达、Ki-67表达,分析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点与ER、PR、Her-2表达、Ki-67表达之间关系。结果不同的PR组间微钙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阴性组更多出现微钙化;ER、PR、Her-2、Ki-67不同组的其他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组的Ki-6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的Ki-67阳性率高于导管原位癌组。结论乳腺癌超声特点与ER、PR、Her-2、Ki-67表达之间有一定联系,对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Ki67、Her-2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4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Her-2和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Ki67、Her-2和nm2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结论联合检测Ki67、Her-2和nm23蛋白表达是衡量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R、PR、Ki67、以及P53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检测腋淋巴结状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淋巴结状况与以上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窝淋巴转移阳性率为41.6%,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8%、75.4%、72.2%和54.8%,ER和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状况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及新辅助化疗对于乳腺肿瘤ER/PR/PS2/HER-2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乳腺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UICC分期,所有患者采用CEF或TE方案化疗,分别接受了2个周期及3~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同时将穿刺的组织行ER、PR、PS2和HER-2免疫组化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FAC或TE两种不同化疗方法治疗48例乳腺癌,FAC法化疗26例,占54.2%,TE法化疗22例,占45.8%。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粗针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检测结果ER/PR/PS2/HER-2阳性率无明显增加。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免疫组化ER/PR/PS2/HER-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一种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亚型(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乳腺癌亚型,具有高侵袭性、恶性程度高、治疗棘手等特点。由于其不表达ER、PR和Her-2,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的靶向治疗中受益,其治疗手段相对于其他乳腺癌亦相应受到限制。目前逐渐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TNBC的临床研究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生物学标志物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寻求新辅助化疗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预测因子。方法我院乳腺外科2007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ER、PR、HER-2的表达情况,化疗2~6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生物学标志物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69例新辅助化疗的病例中,ER、PR、HER-2阳性率分别是53·6%、50·7%、29·0%,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71·0%。临床完全缓解率30·4%,临床部分缓解率40·6%,疾病稳定27·5%,疾病进展1·4%,病理完全缓解率5·8%。结论 ER、HER-2阴性的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ER、HER-2可作为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赵辉  逢凌云 《中国医药》2012,7(2):184-185
目的 探讨Ki67检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81例乳腺癌患者给予3个周期化疗后手术.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第1天;盐酸阿霉素100 mg/m2,第1天;5-氟尿嘧啶60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肿瘤组织化疗后反应.结果 Ki67在新辅助化疗前56例高表达,25例低表达,高表达率为69.1%.新辅助化疗后18例高表达,63例(77.8%)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92,P<0.05).新辅助化疗后Ki67高表达18例中,化疗有效5例,无效13例;63例低表达中有效43例,无效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指数变化明显者化疗反应明显.结论 Ki67检测可以指导新辅助化疗用药,是一种判断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肖宇明 《哈尔滨医药》2013,33(4):298-299
目的 检测ER、PR、Her-2在10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103例,分别取原发性乳腺癌初次手术后病理组织与复发后再次手术后的病理组织,检测ER、PR、Her-2水平.对其中87例患者随访2年.结果 10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0例、浸润型混合癌21例、粘液腺癌12例;ER、PR、Her-2的总改变率依次为12.6%、20.4%、1.0%.87例随访患者中,9例死亡.ER、PR、Her-2的阳性存活率分别为94.3%、96.1%、90.0%和90.3%,对应的阴性存活率分别为82.4%、80.6%、89.4%和91.1%,其中ER、PR阳性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ER、PR、Her-2均为重要的乳腺肿瘤标记物及预后因子,受治疗影响较大的是PR,ER次之;ER、PR的阳性患者生存率较高,两者联合可评估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