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博尔纳病病毒( BDV)是在人与哺乳动物间自然传播的一种动物病原体,人体感染BDV后可导致病毒相关基因组发生变化。目前,随着BDV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检测出的BDV感染例数不断增加,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BDV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894年在德国博尔纳镇的马群中爆发了一种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致死性马脑炎,后证实该病是由一种有包膜的非节段性单股负链RN A病毒引起,即博尔纳病病毒(BDV ),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称为Borna病(BD)[1]。BDV 编码六种病毒蛋白,包括核蛋白( p38/p40 N )、非糖基化的特殊蛋白(p10X)、磷蛋白(p24/p16P)、基质蛋白(gp18M )、糖蛋白(gp94G )和 R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p190L )[2]。BDV同其他病毒一样经历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到基因表达最后释放子代病毒的生活周期,本文将对BDV 在宿主细胞内的生活周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贵州省部分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浆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脑脊液同时进行检测,分析同组病人不同标本BDV循环免疫复合物(BDV-CIC)及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新型的三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BDV-CIC以及抗体的方法,检测9例GB...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部分地区博尔纳病病毒(Bornadiseocevicus)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对来自于贵州省部分地区(遵义、毕节、铜仁)的30例精神分裂症(SCH)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液单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用软件对所测定的序列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V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6.7%(2/30);健康体检者中未检出,二者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strainV毒株、C6BV毒株、He80/FR病毒株进行比较,突变率均为3%,均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1766毒株进行比较,突变率为2%,有2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即与1766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发现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出BDVp24基因片段阳性2例,而健康人中未检出,说明Borna病病毒感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两组问BDV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所采标本地区较局限或标本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邹吉敏  马立人  袁宝军 《河北医药》2009,31(19):2550-2551
目的观察EB病毒特异性抗体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EB病毒感染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102例肺癌患者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G、IgM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及EB病毒核抗原(EBNA1)IgG抗体,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G、EA-IgG、EBNA1-IgG抗体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1.57%、21.57%、83.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组织学类型有关,肺鳞癌血清EBV病毒VCA-IgG、EA-IgG、EBNA1-IgG抗体阳性百分率分别为89.19%、29.73%、94.59%,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P〈0.05);但与肿瘤部位、临床类型、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肺癌的病理生理,EB病毒感染与肺鳞癌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祖莹  李德发 《河北医药》2000,22(11):856-857
脑囊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 ,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多为单独CAg或CAb研究。其实机体在某一抗原持续存在时 ,除游离Ag和Ab外 ,尚有Ag Ab复合物形成 ,而免疫复合物必将影响CAg和CAb检出率。本文应用ELISA法测定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CAg、CIC的含量 ,旨在探讨CIC在囊虫病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94年 7月~ 1998年 7月 ,来自本院及本市其他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10 1例 ,脑囊虫病诊断符合马云祥[1] 1989年标准。其中男 57例 ,5~ 67岁 ,平均 38.4岁 ;女 53例 ,6~ 52岁 ,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患者血清中血液循环系统免疫复合物(CIC)、抗核抗体(ANA)含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关系,为疾病SLE的综合临床判断诊疗以及对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治疗效果的综合分析提供更多可靠性的指标。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健康对照人员和不同发病期的SLE患者血清中CIC、ANA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将检测后得出的数据综合进行相关的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CIC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疾病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CIC与ANA同时进行检测还可以有效提高检出早期患者的阳性率。结论 血清中CIC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SLE患者疾病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其作为SLE诊疗及疾病活动状态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鲁春起  邹明玉 《天津医药》1990,18(12):720-723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测了3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 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 C_3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测定值(P<0.01),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提示在人体囊虫病发病过程中,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够激活补体,从而导致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人体患囊虫病后,体液免疫功能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据文献报道,囊虫的可溶性抗原能诱导B淋巴细胞生成特异的IgG、IgE.因此,检测患者体液中的lgG、IgE,可使多数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但在临床上,用ELISA检测囊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体,其阳性率的对比又如何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本文以32例患者的血清与脑脊液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1.I待检血清与脑青波取自囊虫病患者32例,年龄Zffe50岁,男20例,女12例,其中以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合并CT证实混合型18例;CT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近似(P>0.05),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齐拉西酮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哌啶醇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氟哌啶醇组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乙肝发病机制上的作用。方法: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试验对120例乙肝病人和12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结果:乙肝病人CIC的阳性率达49.2%,正常人群CIC阳性率仅为11.7%,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结论:循环免疫复合物在乙肝病理性免疫损害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与氯丙嗪进行治疗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氯丙嗪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患者治疗情况上进行比较,试验组对阴性症状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性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发生的头晕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其对阴性和阳性症状患者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  相似文献   

14.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10~20 mg.d-1,po,qd;氯氮平300~500 mg.d-1,po,b id。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观察8周。结果治疗组PANSS总分减分率为50.4%,有效率为87.5%;对照组PANSS总分减分率为49.4%,有效率为85.0%。两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起效较早。治疗组过度镇静、流延、便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使用奎硫平300~600 mg·d-1,bid;对照组30例,使用氯氮平300 mg·d-1,bid。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与氯氮平同样有效,但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阿立哌唑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按入组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疗程均为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的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得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及CGI量表评分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而且两组显效率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奎的平及氯丙嗪初始剂量均为50 mg&#8226;d 1,隔日增加剂量50 mg,剂量范围300~500 mg&#8226;d 1,奎的平平均(433±19) mg&#8226;d 1,氯丙嗪平均(468±39) mg&#8226;d 1,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0%,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50.0%,有效率90.0%.治疗组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16例有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奎的平对症状的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18.
奋乃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龙  傅正闯  孙轻骑 《医药导报》2004,23(3):0152-0153
目的: 观察奋乃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奋乃静片,6 mg·d 1开始,每天增加2 mg,到症状缓解停止加量,最大剂量20 mg·d 1,po;治疗组同时加用尼莫地平片20 mg,tid,po。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在治疗第1,2,4,8周时,治疗组BPRS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0.01)。结论: 奋乃静合用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较单用奋乃静的疗效好,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19.
张传芝 《医药导报》2002,21(10):629-630
目的:探讨抗氧化药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抗氧化药(维生素C 200 mg及维生素E 100 mg)联合利培酮,对照组安慰药合并利培酮;抗氧化药和安慰药用法相同,均tid,po.两组患者开始给利培酮1 mg&#8226;d 1,午饭后服用,渐增至3~6 mg&#8226;d 1,治疗组最高剂量(4.52±0.39) mg&#8226;d 1,对照组最高剂量(4.54±0.39) mg&#8226;d 1,两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12周进行比较.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认知因子、阴性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例数偏高.结论:抗氧化药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在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效,并能减轻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