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旋转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对机床整机动态性能的影响很大,是可动结合部间存在阻尼的主要原因。实际摩擦因数的大小受到接触面材料、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整度、接触面间的润滑状况、受载状况以及接触面间相对速度的大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与参考值有较大出入,因此有必要准确测出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提出一种测试摩擦因数的思路,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仅仅依靠机床数控系统本身的反馈数据,即可方便地计算出旋转工作台静压导轨的摩擦因数。测试了4种不同工况下的速度-摩擦因数曲线,分析了不同油压下旋转工作台静压导轨的转速与摩擦因数的关系,为整机动力学仿真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面是影响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刚度的重要因素,工作台竖直移动式卧式加工中心中,结合面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尤其显著。根据机床固定结合面及滑动结合面的特点,将动力学模型中的结合面表达为一系列刚度-阻尼单元;利用影响系数法建立工作台竖直移动式卧式加工中心Y轴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床身-立柱固定结合面、立柱-工作台滑动结合面刚度阻尼特性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绘制工作台、拖板、立柱位移响应的FFT图。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机床装配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工作台承载状况,分析滚滑复合导轨和静压导轨的特性,确定该机床工作台导轨结构方案,并在分析工作台载荷的基础上对液体静压导轨进行设计计算。经测试检验和实际应用:设计的导轨完全满足工作台精度和性能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工作台承载状况,分析滚滑复合导轨和静压导轨的特性,确定该机床工作台导轨结构方案,并在分析工作台载荷的基础上对液体静压导轨进行设计计算.经测试检验和实际应用:设计的导轨完全满足工作台精度和性能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移动测量是测量仪中关键性技术,基于静压气浮导轨的工作台在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介绍静压气浮导轨的设计方法,对承载能力及气膜刚度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研制出能满足移动精度要求的静压气浮导轨工作台。  相似文献   

6.
魏平  于连栋 《机床与液压》2016,44(8):171-171
数控双立柱车床主轴安装高精度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以保证工作台径向跳动,主轴上部装有大承载推力轴承,用于卸去工作台一部分重力,保证工作台端面跳动。主轴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床加工精度。工作台一般采用静压导轨结构,为了保证工作台静压导轨的精度和油膜刚度,要求工作台静压导轨油膜间隙控制在0.03~0.04 mm内,使工作台和工作台底座有良好的接触,才能保证工作台静压导轨的正常使用。主轴精度及工作台和工作台底座配合精度的调整,对机床工作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立式双立柱车床精度的调整,重点在机床主轴精度调整方面。阐述主轴轴承间隙调整和卸荷垫调整方法。按此方法调整装配能有效保证工作台的工作精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负压吸附导轨的工作原理,针对精密机床开式静压方式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漂移和运动不稳定问题,提出采用负压发生器与小孔节流流量控制器相结合的新型负压吸附静压支承技术,建立了负压吸附导轨计算模型,并对气膜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保证了精密机床开式静压导轨所需的气膜厚度和刚度。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机床导轨中,应用表明:提高了机床运动稳定性及工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邵志骋  宋丽华 《机床与液压》2012,40(8):91-92,99
介绍大重型数控立式车床工作台静压导轨的结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计算和选择合理的油腔形式,以保证工作台导轨有较高的刚度。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机床上采用静压轴承、静压导轨和静压丝杆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有日益广泛的趋势。对重载、高精度机床常采用薄膜反馈节流的静压支承,它比毛细管节流等固定节流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只要参数选择合理,它能保证在较大的载荷变化范围内,导轨的位移接近为零。对双面薄膜节流等面积对置静压支承,其设计状态下的无穷大刚度条件的推导在国外早有叙述,并已由上海机床厂试验验证。而对双面薄膜节流不等面积对置  相似文献   

10.
液体静压导轨作为精密机床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着机床的整机性能。应用单点激振、多点拾振的频响函数法获取液体静压导轨空间3个方向上的动态响应特性。采用一种改进的频率响应函数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辨识算法,对液体静压导轨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辨识,得到了液体静压导轨结合部导轨空间3个方向上的模态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黏性阻尼矩阵、结构阻尼矩阵。结果表明:导轨滑台垂直Z方向上刚度矩阵、黏性阻尼矩阵数量级随激振频率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大,导轨进给X方向与Y方向动态参数受高频激振频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