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与治疗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的MELD分值与入院时MELD分值的差值(△MELD分值),分析MELD分值和△MELD分值与患者3个月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MELD分值死亡组患者为37.00±6.50,存活组为25.80±5.20,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远高于存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0,P〈0.01),接受治疗2周后△MELD分值死亡组患者为1.57±0.89,存活组为-0.99±0.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5,P〈0.01)。患者入院时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MELD分值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的c-统计值分别为0.90和0.76。MELD分值〈25组,患者3个月后病死率为2%,25≤MELD分值≤30组病死率为7%,300组和≤0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1%和13%,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LD分值和△MELD分值越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越高,MELD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可以结合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后的△MELD分值来决定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LED)评分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1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其3月内的死亡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该系统预测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准确性,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M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对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2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分成血浆置换组(8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评分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MELD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但在MELD〉40的患者,则无明显降低;PE组患者病死率(49.4%)低于对照组(64.8%,P〈0.05),在MELD≤39的患者,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最佳MELD临界值为26,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80.0%,而PE组为30,其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9.8%,准确性为72.9%。结论 MELD评分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42例,记录人院时、1、2和3周的MELD和MELD-Na评分,应用c-statistic(等同于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每一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观察的终点时间为3个月。结果 患者入院时MELD和MELD-Na评分c-statistic分别为0.728和0.731;入院1周后c-statistic均为0.883。入院1周后判断患者3月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26.14(敏感性91.7%,特异性81.8%)和29.02(敏感性100.0%,特异性77.3%)。结论 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可以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短期预后,入院后1周评分优于入院时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后3个月时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 15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和非PE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MELD的评分变化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周PE组胆红素、INR、肌酐、MELD分值及在20~29、30~39组MELD分值较非PE组均显著降低(P<0.01).PE组病死率及MELD分值在20~29和30~39范围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PE组,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MELD分值≥40患者病死率,PE组和非PE组均为100%.结论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短期内病死危险性随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评分系统能较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HBV DNA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早、中、晚期患者HBV DN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2004~2008年197例不同时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HBV DNA阳性情况,并统计早、中、晚期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的3个月死亡率,入院2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早期HBV DNA阳性及阴性组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34%、7.4%(P0.01);中期分别为48.8%、44.4%(P0.05);晚期分别为80.0%、76.9%(P0.05)。早期HBV DNA阳性及阴性组入院2周△MELD值分别为3.6±4.8、0.8±4.1(P=0.01);中期分别为1.5±4.2、1.1±6.5(P0.05);晚期分别为-1.6±7.3、-1.1±5.8(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有影响,但中、晚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慢性重型肝炎是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病死率达60%~90%。本研究引入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 stage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并应用c统计值(concordancestatistic)评估MELD预测的准确性;同时探讨年龄、性别、病因、低钠血症、顽固性腹水对MELD评  相似文献   

8.
MELD评分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志平  廖粤斌  王介非  巫善明 《肝脏》2006,11(5):316-317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凝血酶原时间(PT)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 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6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第2天的MELD评分和PT,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与PT的预测能力.结果 生存组患者MELD评分和PT分别为24.1±5.42和(22.2±3.73)s,死亡组患者MELD评分和PT分别为37.3±5.74和(29.6±5.19)s(P<0.01),MELD评分与PT显著相关(r=0.78,P<0.01),MELD评分与P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0.887(P<0.05).结论 MELD与PT两者均能较好地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但MELD评分的分辨力显著优于PT.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MELD最佳临界值。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2005年收治的39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观察3月内的死亡率。结果236例在3个月内死亡,病死率为60.6%。MELD分值在小于30、30~40和大于40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8.1%(86/226)、87.6%(106/121)和100%(44/44)。应用该模型预测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ELD临界值为28.c-statistic为0.837,敏感性为69.2%,特异性为86.4%。MELD分值与血清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呈明显正相关,与预后情况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患者短期内(3个月)死亡危险性随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模型能较准确预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于建武  赵勇华  孙丽杰  李树臣 《肝脏》2006,11(5):312-315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并探讨年龄、性别、病因、低钠血症、顽固性腹水对MELD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MELD评分,计算3个月病死率,应用c-统计值评估MELD预测的准确性并分析该评分系统的影响因素.结果 MELD在20~29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病死率为56.0%,30~39分者为76.5%,≥40分者为98.2%.评估MELD模型c-统计值为0.782.在单因素分析中,MELD在20~29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与年龄(P=0.047)、病因(P=0.039)、血清钠(P=0.029)和腹水(P=0.031)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MELD在20~29分时年龄(P=0.012)、病因(P=0.024),血清钠(P=0.005)和腹水(P=0.017)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当MELD大于30分时,只有MELD积分(P=0.015)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MELD评分系统能准确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的预后.MELD在20~29分时,年龄、病因、低钠血症、顽固性腹水对MELD评分系统有一定影响.当MELD大于30分时,只有MELD积分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及预后。方法1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2000mL)组、B(3000mL)两组,并设对照组(未PE治疗)。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判断患者(PE)治疗的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病情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ELD分值在30~39患者PE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肌酐(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A组为48.28%,B组为46.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分≥40的患者PE后的TBIL、INR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A、B组分别为88.89%、82.14%,与对照组9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浆量的血浆置换均可改善肝脏功能,尽早PE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2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并用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MARS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转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病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法肝硬化患者228例,重型肝炎患者156例,分别计算Child-Pugh及MELD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肝病预后评估的优缺点。结果MELD评分与Child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4,MELD评分的预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Z=1.96,P<0.05)。结论MELD评分较好地预测肝病患者死亡发生的危险度,其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42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肝硬化Ch ild-Pugh分级、败血症、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分期、消化道出血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自相关系数构建评估方程,将原始数据代入公式。结果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显著(P<0.001),以0.5为判别界限,好转组临床符合率84.3%,无效组临床符合率95.5%。结论评估方程可较好地评估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浆置换治疗2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对其病死率及生化指标改变的影响,研究置换的血浆量、置换次数及治疗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并能显著改善各种血清生化指标,增加血浆置换量和次数能提高治疗效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采用血浆置换疗效明显好于中期及晚期患者。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肯定的治疗效果,选择适当血浆置换量、置换次数及治疗时机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进行判断,评估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资料,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临床诊断是否存在肝炎肝硬化分为非肝硬化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重型肝炎组.观察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直至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情况,将病情好转、出院或稳定3个月以上者归人生存组,因病情恶化濒临死亡而自动出院或死亡者归入死亡组.  相似文献   

17.
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友祥  王渭康  王冯滨 《肝脏》2006,11(2):78-80
目的通过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后3个月时的预后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及对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99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人工肝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的评分变化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MEL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20 MELD≤29和30≤MELD≤39者MELD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人工肝组与对照组比较MELD评分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MELD≤19和MELD≥40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人工肝治疗后分值20 MELD≤29和30≤MELD≤39者3个月时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ELD≤19和MELD≥40者人工肝治疗后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0≤MELD≤29和30≤MELD≤39者患者应积极进行人工肝治疗.MELD≤19分者临床可以积极内科保守治疗而不必进行人工肝治疗.MELD>40者应尽早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在治疗急性乙型临界性6重型肝炎并防止其向重型肝炎发展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病人治疗,同时随机设对照组30例。治疗组除应用苦参素外还与对照组一样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并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病程TBil、ALT、A/G、PTA和PT等指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在防治急性乙型临界性重型肝炎向急性重型肝炎发展上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MELD评分体系在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  姚宏昌 《山东医药》2006,46(11):49-50
对1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和3个月,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不同MELD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存活者与死亡者的MEL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随MELD分值升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随之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动态进行MELD评分可用以评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应用c-统计值评估MELD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该值等同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生存与否的MELD最佳临界值。方法121例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与非PE组,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观察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81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PE组35例,非PE组46例)。MELD分值在20~30和30~40范围内的患者病死率,PE组病死率分别为31.6%、57.7%明显低于非PE组的67.6%、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达到或超过40的患者病死率,PE组为93.3%,非PE组为10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该模型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ELD临界值,PE组为30,敏感性80.0%,特异性52.0%,c-统计值为0.777;而非PE组的临界值为25,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6.7%,c-统计值为0.869。结论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患者短期内死亡危险性随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